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金霞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2017年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术前检查时间、确诊病情时间、术前抢救时间,观察2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者入院检查时间(17.48±4.62)min、确诊病情时间(32.48±6.53)min、术前抢救时间(62.84±13.35)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9.59±4.58)min、(36.64±9.39)min、(71.13±1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4.375,4.377,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x2=4.398,P<0.05);抢救成功率93.18%明显优于对照组88.10%,死亡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x2=4.661,5.277,P<0.05).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三甲医院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救治延误综合评价模型评分体系的建立

    作者:张小曦;黄清海;许奕;洪波;杨鹏飞;赵瑞;左乔;段国礼;刘建民

    目的 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效率延误的危险因素,探讨单中心颅内破裂动脉瘤救治效能的综合评价模型评分体系的建立.方法 课题调研时间为2017年9月至12月.(1)选择问卷专家组成员,由34名专家通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法问卷进行评分.(2)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及评分标准.综合模型分为一、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团队能力、医疗设备和急救体系三方面评价因素;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包括颅内责任动脉瘤年治疗量、医院等级、脑血管病团队、导管室、手术室、CT检查设备、CT血管成像设备、院内卒中绿色通道、转院机制、会诊机制、多学科协作诊疗制度的建设等11项评价因子.二级指标的总分值为0~30分.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及评分获得单中心救治效率等级,包括效率极高(25~30分)、效率较高(18~24分)、效率高(11~17分)、效率较低(5~10分)和效率极低(0~4分).(3)随机抽取6家医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模型及Delphi专家咨询法问卷评分和排序.(4)专家的积极性以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进行评价,回收率越高表明专家的积极性越高.问卷的信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α值)表示,α值为0.7~0.8表示具有较好的信度,>0.8表示信度非常好;问卷的效度采用KMO系数,KMO值越接近于1表示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结果 (1)Delphi专家咨询法问卷评价结果显示,2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3%(29/34)、88.2%(30/34);克朗巴赫系数 α 分别为为0.958、0.969;KMO系数分别为0.822、0.843.(2)一级指标中团队能力、医疗设备和急救体系的权重分别为0.35、0.32、0.32.二级指标中脑血管病团队所占权重大,为0.105;多学科协作诊疗制度所占权重小,为0.081.(3)对随机抽取的1~6家医院进行评分和排序,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模型的评分结果分别为26、24、7、15、16、2分,Delphi专家咨询法问卷的评分结果分别为(9.6±0.5)、(8.0±0.8)、(5.2±1.2)、(6.2±1.2)、(6.4±1.6)、(3.7±1.7)分,排序均为1、2、5、4、3、6.结论 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可建立单中心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救治效能的综合评价模型评分体系,但综合评价模型评分与颅内破裂动脉瘤救治延误的一致性尚须进一步验证.

  • 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颅内破裂动脉瘤救治效率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小曦;黄清海;许奕;洪波;刘源;金志超;杨鹏飞;赵瑞;左乔;段国礼;刘建民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临床急症[1],对责任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早期干预,尤其是发病24 h内进行处理,可以显著降低IA的再破裂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2-5].然而,目前国际上极少有关于aSAH患者急诊救治流程的相关报道.Delphi专家咨询法是基于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集专家组成员的评估意见,通常经过3~4轮意见征集,使意见趋于集中,适于对一些悬而未决、难以量化研究的临床问题进行评估[6].本研究通过的Delphi专家咨询法对专家组成员进行意见征询,通过专家评分,构建aSAH患者急诊救治效率影响因素的评估体系,为管理者对aSAH急诊流程的优化提供依据,以期优化我国医院对aSAH患者救治的效率.

  •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萍;张婷婷;于龙娟;胡敏;李冬梅;甘丽芬;张玲娟;陈蕾;朱宣;张永巍;吴涛;邓本强;刘建民

    目的 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2分]的比例.结果 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n缩短至27 min(Z=-5.422,P<0.001);DTP中位数由105 min缩短至68 min(Z=-2.707,P=0.007);ITN中位数由21 min缩短至8 min(Z=-5.981,P<0.001);ITP中位数由78.5 min缩短至45 min(P=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卒中护士组m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vs 49.09%;69.77%vs 50.91%,均P<0.001).结论 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成批伤病员救治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力;张树华;王永进;张拥军;王天轶

    目的:探讨提高成批伤病员救治效率的信息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单独的掌上计算机对成批伤病员的救治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可根据预案自动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到上级救治机构服务器.结果:上级机构可获得即时现场信息作为决策依据,下达指令、提供援助.随时反馈到救治现场.结论:该系统将医学救援与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成批伤病员救治指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效率.

  • 跨区基地化训练中野战医疗所的信息化保障问题研究

    作者:苏澎;罗茂华;胡占生;陈伟;肖庆

    目的:探讨跨区基地化训练中野战医疗所信息化保障模式,以提高野战医疗所信息化水平.方法:介绍医院自行开发的野战医疗所信息系统的功能构建及其“一套系统、两类终端”的工作模式,分析该信息系统在医院野战医疗所跨区基地化轮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实现了野战医疗所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但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伤员信息录入流程、精细物资管理、提高操作终端配置标准.结论:医院野战医疗所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提升野战医疗所的救治效率,提高野战医疗所的信息化水平.

  • 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田兰松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心肌梗死静脉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肌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作者:黄秀兰;林玉全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肌溶栓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采用急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2组溶栓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作者:冯泽华;唐邵辉;谢红珍;徐婷婷

    目的:探讨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胸痛中心收治的49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的参与分为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FMC2B、首份心电图、D2B、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Ridit检验,观察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胸痛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伟平;梁海云;甘淑贞

    目的:研究分级分区管理干预对急重症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148例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例)与对照组(n=70),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照组统一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护理差错、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为(6.28±2.0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3±3.69)min(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61±4.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4±6.39)%(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08%,虽高于对照组的82.7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率为1.28%,虽低于对照组的7.14%,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急重症患者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高原寒区野战环境中伤病员远程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朱刘松;李佳欣

    目的:设计高原寒区野战环境下、实战训练时医疗所伤病员远程分类系统,以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效率,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端发射设备、组网设备及高集成模块,实时采集现场视频、音频等伤病员数据信息,以无线数字方式实时、连续和高质量地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医疗所分类门诊中心。结果:危急重患者抢救效率和伤病员分类检伤效率显著提高,高原寒区野战医疗卫勤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利用远程分类系统将分类检伤工作前移,为危急重伤病员争取黄金救治时间,能够极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长梅

    目的:研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时间在2016年1月直至2016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20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其两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严重胸腹外伤患者入院检查时间、病情确诊时间、术前抢救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成功率96.67%,与对照组相比较高,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率,改善其预后情况,值得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