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型超声对研究膈肌呼吸运动的价值分析

    作者:邝永卫;李柠肖

    目的:研究探讨M型超声对研究膈肌呼吸运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32例,其中观察组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年龄与观察组相似,共32例.使用M新超声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进行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双侧膈肌加速时间和双侧膈肌加速度等.结果: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无明显差异,深吸气时左侧膈肌运动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参与研究的人员在静呼吸及深吸气时,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左侧加速时间外,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右侧加速时间、双侧加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表明M型超声可以实行动态化非侵入性的、对膈肌呼吸运动的有效观察,这是对于呼吸运动是否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M型超声观察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明秋;郭瑞君;张谱;常晓红

    目的应用M型超声评价健康成年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探讨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M型超声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确诊COPD患者43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选取年龄、身高、体质量与之接近的并且健康条件符合的43人作为对照组。应用M型超声观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加速时间、加速度等。肺功能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article 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e of one second,FEV1/FVC)等。结果正常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无明显差异,深吸气时左侧膈肌运动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静呼吸及深吸气时,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除左侧加速时间外,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右侧加速时间、双侧加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COPD组深吸气时膈肌运动幅度与FEV1、FVC、FEV1/FV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型超声可以实时动态非侵入性的观察膈肌的呼吸运动,对于呼吸运动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监测膈肌运动指标对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

    作者:樊麦英;罗杰英;文辉;宁凤玲;高敏;韩小彤

    目的 通过超声评估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膈肌运动指标,探讨膈肌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48?h的40例患者,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在SBT?1?h内采用床旁M型?超声评估患者的膈肌运动指标,包括膈肌位移、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应用呼吸机测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40例患者均纳入终分析,其中撤机成功组28例,撤机失败组12例.撤机失败组膈肌位移明显小于撤机成功组(mm :9.56±2.13比13.66±4.10, P<0.01),D-RSBI和RSBI明显大于撤机成功阻〔D-RSBI(次·min-1·mm-1):2.06±0.68比1.44±0.66,RSBI (次·min-1·L-1):61.70±25.00比44.91±14.51,均P<0.05〕.膈肌位移、D-RSBI、RSB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851和0.711,以膈肌位移和D-RSBI的预测价值较大.当膈肌位移的佳临界值为11.15?mm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1.4% ;当D-RSBI的佳临界值为1.42次·min-1·mm-1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2.1%.结论 膈肌超声指标的膈肌位移及D-RSBI可以准确预测撤机失败,其在指导撤机上优于传统的RSBI.

  • 3种超声方法测量膈肌运动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伟;许媛

    目的:比较3种超声方法测量膈肌运动状态的实用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头颈部术后的机械通气成年患者。患者取平卧位,使用5 MH超声探头,置于肋缘下右锁骨中线与右腋前线中点用M型超声记录随呼吸活动的膈肌运动幅度(方法A);然后将超声探头置于右腋前线,用B型超声测定膈肌运动幅度(方法B);此后在右腋前线再改用M型超声测定膈肌运动幅度(方法C)。分别在潮气量10 mL/kg和4 mL/kg两种情况下,按照A—B—C的顺序重复2次测量膈肌运动幅度。结果共20例患者入选,均完成两种潮气量下3种方法的测量。无论是大潮气量时还是小潮气量时,方法A检测的膈肌运动幅度(mm)均明显大于方法B和方法C (大潮气量:16.8±5.2比10.9±3.2、12.4±4.9,小潮气量:6.2±1.8比4.9±1.4、5.0±2.2,均P<0.01),而方法B和方法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及可重复性: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下,3种超声方法前后两次测得的膈肌运动幅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A=0.960、rB=0.900、rC=0.833,均P=0.000);3种方法组内相关性系数分别为ICCA=0.953、ICCB=0.792、ICCC=0.816(均P=0.000),其中以方法A的可重复性更好。结论超声测量右侧膈肌运动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以右侧销骨中线肋缘下M型超声记录随呼吸活动的膈肌活动幅度的可重复性更好。

  • B超评估膈肌活动与呼吸机脱机时间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李娟;陈萍;高琴霞;施翠林;杨江

    目的:探讨B超评估膈肌活动与呼吸机脱机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呼吸机支持相同病情患者,分为甲、乙2组各30例,在相同治疗条件下,通过B超检测,甲组在膈肌运动微弱下脱机,乙组在膈肌运动较强下脱机,观察2组脱机时间。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B超评估膈肌运动与呼吸机脱机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对肝脏肿瘤放疗靶区勾画设计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璐;滕峰;王斌;谢德全;倪园园;姜平

    目的 观察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膈肌在人体纵轴方向的运动规律,探讨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设计.方法 对15例肝脏肿瘤患者应用ABC,同时用Elekta Synery加速器配备的XVI系统中的Motion View功能采集连续图像150张,然后测量膈肌的运动幅度.结果 15例患者经训练后均能达到ABC的要求,配合ABC可很好地控制膈肌的运动,在一次屏气的前3/4时相,膈肌在人体纵轴方向的位移幅度不超过1 mm,但是在屏气的后1/4时相,膈肌在人体纵轴方向的位移幅度较大,在3.12~5.00 mm,中位值为4 mm.结论 ABC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膈肌的运动,可减少放疗过程中肿瘤靶区的位移,进而提高3DCRT的精度.

  • 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的相关分析

    作者:余凤立;敖丽娟;刘芳;王文丽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颈、胸、腰段各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和膈肌运动功能(右侧隔肌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的运动幅度),并对肺功能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膈肌运动幅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平面脊髓损伤肺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右侧膈肌运动幅度、ASIA感觉/运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肺功能下降与损伤平面、残损分级、膈肌运动、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性别、吸烟史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而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膈肌运动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 M型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膈肌运动异常

    作者:邓丹;张宇虹;刘晖;苏本利

    目的:探讨应用M型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膈肌运动异常。方法将67例T2DM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两组,病程>10年为A组(32例),病程≤10年为B组(35例),正常对照组为C组(36例)。应用M型超声分别在平静呼吸,用鼻子用力深快呼吸,深呼吸时测量膈肌运动幅度,同时获得肺功能相关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测值[FEV1(%) of predicted]、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 of predicted]、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FEV1/FVC)和肺活量(VC),并分析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平静呼吸时A、B、C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用鼻子用力深快呼吸和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比较:A组0.05);A、B、C组[FEV1(%) of predicted]、FVC、[FVC (%) of predicted]、FEV1/FVC(%)及V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B、C组在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均与FEV1、FVC及VC呈正相关(<0.05)。结论 M型超声评价膈肌运动具有直接、便捷、非侵入性等优点,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膈肌运动异常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 M型和二维超声评价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膈肌收缩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文艳;刘曙东

    目的 应用M型和二维超声评价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膈肌收缩运动,探讨两种超声测量方法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危象(MC)患者38例(MC组)和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38例(正常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分别测量双侧膈肌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厚度,M型超声测量双侧膈肌取样线上厚处及薄处厚度,计算膈肌收缩变化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组二维超声、M型超声两种方法测得双侧膈肌收缩变化率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正常对照组两种方法测得的双侧膈肌收缩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组两种方法测得右侧膈肌收缩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C组二维超声测得左、右侧膈肌收缩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应用超声测量膈肌收缩变化率可以量化评价膈肌的收缩功能;M型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更好地反映膈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与锁骨上臂丛阻滞对膈肌运动的影响

    作者:高珊珊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相同剂量肌间沟及锁骨上臂丛阻滞和不同剂量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对右侧膈肌运动的影响,对减少膈肌阻滞发生率进行摸索。方法60例右上肢手术的患者,1%利多卡因+0.4%罗哌卡因20ml,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20ml肌间沟组(IA组),16ml肌间沟组(IB组),20ml锁骨上组(S组)。超声引导下行臂丛阻滞,记录各组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并发症及阻滞后5min,30min膈肌移动幅度。结果三组间感觉、运动阻滞效果无显著差异。三组施行臂丛阻滞后5min、30min平静呼吸膈肌阻滞程度,组间比较:S组低于IA组,IA和I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S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组和IB组与阻滞前比较,阻滞后均见加重。深呼吸时三组的膈肌阻滞程度比较与平静呼吸时相似。三组仅肌间沟入路20ml组出现一例胸闷,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相同剂量局麻药臂丛阻滞肌间沟入路比锁骨上入路对膈肌运动影响更大,相同部位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20ml和16ml相比膈肌阻滞发生率相差不大。

  • 膈肌活动度监测在胸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张强华;周钢;张国艳;杨秀娟

    目的 探讨一种判断麻醉深浅程度的新方法,在开胸术中应用彩超监测膈肌运动并与常规麻醉监测方法对比研究.方法 依据麻醉监测方法不同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60例和膈肌组60例,常规组采取血流动力学监测麻醉深浅度,膈肌组除了常规组方法外还增加了床旁彩超检测膈肌活动度指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术中心率(HR)为(112.50±16.27)次/分;平均动脉压(MBP)为(64.40±14.19) mmHg;呼吸(RR)为(16.00±2.7)次/分;机械通气时间(292.00 ±34.58) min;麻醉苏醒时间(39.90±11.18) min;膈肌组HR(91.70±15.97)次/分;MBP为(51.30±9.90) mmHg;RR为(13.00±2.54)次/分;机械通气时间(236.80±38.12) min;麻醉苏醒时间(25.50±10.12) min;膈肌组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膈肌活动度监测比常规方法在判断麻醉程度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一种理想实用的麻醉术中监测手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