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抽动秽语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性儿童的反应抑制和精细调节

    作者:朱云程;江茜茜;刘丽;杜文永;曹爱爱;张郦;鞠康;李欣馨;李国海;季卫东

    目的:了解抽动秽语综合征(TS)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可能存在的神经心理缺陷的异同点。方法:选择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6~16岁门诊TS男性患儿30名,TS共病ADHD男性患儿36名,ADHD男性患儿36名以及性别、年龄、智商匹配的健康男性儿童50名作为对象,选择Stroop色-字干扰测验(Stroop)和Purdue钉板测验(Pur-due)分别对反应抑制和精细调节经行评估。结果:ADHD组的Stroop测验得分高于TS、TS共病ADHD、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S和TS共病ADHD组间Stroo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TS共病ADHD组以及 ADHD 组 Purdue 测验中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5)。结论:男性ADHD儿童可能存在反应抑制缺陷,而TS与TS共病ADHD儿童未发现上述现象,反应抑制功能可能代表了TS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补偿机制;TS、TS共病ADHD组以及ADHD组均存在精细调节缺陷。

  •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的IL-1Ra基因多态性与执行功能

    作者:季卫东;杨闯;周家秀;黄晓琪;姚静;郭田友;郭兰婷;刘协和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第2内含子86bp可重复多态性(IL-1Ra86bp VNTR)与汉族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TS)及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TS诊断标准的儿童112例,健康对照7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所有对象的IL-1Ra86bp多态位点进行测定,分析该位点与TS疾病的关联,同时采用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test)测定研究对象的执行功能.结果:全部112例TS组和54例单纯TS组的IL-1 Ra86bp位点基因型频率(54.0%,56.0% vs.55.1%)和等位基因频率(77.0%,78.0% vs.77.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8例TS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组的IL-1Ra86bp长(L)位点基因型频率(79.0%vs.55.1%)和等位基因频率(90.0% vs.77.0%)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TS共病ADHD组L/L基因型的儿童C错误数多于对照组[(5.8±14.8)vs.(2.8±12.4),P <0.05].结论:IL-1Ra86bp基因多态性与共病ADHD的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存在关联,携带L/L基因型的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执行功能可能较差.

  • 金童颗粒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张如意;李林;张丽;艾厚喜;楚晋

    目的 观察金童颗粒治疗实验性抽动秽语小鼠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采用苯丙胺腹腔注射及阿朴吗啡皮下注射方法建立拟抽动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童颗粒大、小剂量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观察动物的自主活动和攀爬行为,检测动物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在苯丙胺模型中,金童颗粒组小鼠的自主活动和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低于模型组( P<0.05);在阿朴吗啡模型中,金童颗粒组小鼠异常攀爬时间较模型组缩短( P<0.05).结论 金童颗粒能够改善拟抽动模型小鼠异常增高的自主活动,降低其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

  • 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丽霞;吴俊;周贤刚

    目的:评价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以针刺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治疗组有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以针刺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安全有效.

  • 4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王显锏;阳清伟

    目的:总结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分析4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统计各所累部靠位所占的比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以7~10岁男性儿童多见,其临床以多部位肌肉抽动和发音痉挛为主要表现,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其临床表现.熟练掌握其诊断方法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意义.

  •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扩散张量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韩忠龙;彭芸;刘玥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儿童期发病的神经精神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支持TS患者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STC)环路可能存在着功能障碍.基于DTI的形态学研究显示,脑白质异常不仅局限于运动通路,躯体感觉通路、边缘系统等同样受累.任务态fMRI研究显示,TS患者存在功能代偿机制.静息态fMRI研究显示,TS患者皮层-基底核网络存在功能障碍.本文对TS的扩散张量成像和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程宇航;郑毅;王力芳;刘瑞玫;李文标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儿童和青少年中抽动秽语综合征(TS)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少量血提取DNA和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67例患儿及72名正常青少年进行TS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48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所测人群中的48 bp VNTR多态性表现为2~7次重复;其中以4次重复为常见.病例组48 bp VNTR 7重复等位基因(DRD4*7R)频率为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DRD4基因 48 bp VNTR多态性主要集中于4次重复序列片段,DRD4*7R等位基因与TS存在关联,可能影响TS的易感性.

  • 抽动秽语综合征PET脑代谢显像的研究

    作者:唐玲;欧阳巧洪;王瑞霞;董雪雅

    目的:利用PET技术观察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脑功能异常的部位.方法:经临床确诊TS患者65例,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行PET脑显像,图像采集自动重建后,目视观察18F-FDG在PET脑显像图像中的代谢分布.结果:65例TS患者中PET脑显像异常者61例(93.8%).异常部位代谢分布表现为放射性分布减低.受累的部位以颞叶和顶叶居多,右侧颞叶受累30例(49%),左侧颞叶受累9例(14.7%);左侧顶叶受累28例(45.9%),右侧顶叶受累9例(14.7%).受累部位为1处者24例(39.3%),2处及以上者38例(62.3 %).结论:大多数TS患者都存在脑功能障碍,且受累部位代谢分布均为放射性分布减低;PET对TS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小世界网络研究

    作者:廖怡;曲海波;蔡晓唐;宁刚;蒋月薪;鲍莉;张毓瑾;李学胜;孙怀强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脑小世界网络特征,以及TS的网络区域属性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并且被诊断为儿童TS的2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22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儿的rs-fMRI相关数据,采用GRETNA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全脑网络属性与区域网络属性有差异的脑区,并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性别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年龄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受教育年限进行比较.采用非参数置换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全脑及局部网络属性参数进行比较.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对节点效率(e)减低脑区的曲线下面积(AUC)与《耶鲁综合抽动症状量表(YGTSS》》总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儿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受试儿的YGTSS评分结果:躯体抽动总评分为(13.32±2.94)分,发声抽动总评分为(4.84士5.10)分,YGTSS总评分为(42.16±12.59)分.③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儿全脑网络均表现出小世界网络属性.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受试儿的全脑效率(Eglob)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而特征路径长度(L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则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2、0.035 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左侧后扣带回(PCC)的e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右侧壳核e亦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这2组数据均采取错误发现率(FDR)校正.④研究组受试儿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及右侧颞极e减低区的AUC值与YGTSS总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444 3,P=0.026 1;r=-0.462 2,P=0.020 0).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儿童TS全脑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TS患儿神经网络全脑及其诸个节点属性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差异,其Eglob减低,而Lp、λ增加,趋向于向规则网络转换.儿童TS患儿的神经网络全脑诸个节点属性异常脑区,聚集于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大脑皮质(CSTC)环路,这揭示其脑网络特点,对评估儿童TS的疾病状态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全脑网络生物学标志物.

  • 应用基于体素的MR形态测量学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脑灰质体积变化

    作者:刘玥;彭芸;高培毅;聂彬彬;吕传凯;张礼萍;季之颖;尹光恒;于彤;单保慈

    目的 应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全脑灰质异常情况.方法 选取31例TS患儿(TS组)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3DT1WI.利用基于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的VBM 2工具箱对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对TS患儿和正常儿童的全脑灰质体积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将灰质体积差异区域的改变值提取出来,与临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量表(YGTSS)评分、病程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 应用VBM方法,发现TS组的左顶上小叶、右小脑半球、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较对照组增大,增加体积分别为4059、2126、84 m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3.71、3.58,P值均<0.05).延髓和左桥脑体积较对照组减小,减小体积分别为213、117 mm3(t值分别为3.53、3.48,P值均<0.05).体积差异区域的体积改变值与临床YGTSS评分无相关性(P>0.05),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与患儿病程呈负相关(Beta=-0.391,P=0.039).结论 VBM能够显示常规MRI表现正常的TS患儿的灰质异常.颡顶叶和小脑体积增加可能是TS患儿的适应性反应,左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可能是评价TS患者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分析

    作者:黄新芳;周延安;饶立德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方法 48例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均填写自制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相关病因调查表,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48例患儿中,有明确发病因素者37例,不明原因者11例.发病因素中前三位依次为:有呼吸道感染相关病史,有孕期及出生异常史,有家族史.结论 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病理损害,围产期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关.

  • 中医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研究述评

    作者:刘弼臣;王俊宏;陈丹;王洪玲

    就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了述评.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虽取得较好疗效,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水平,缺少大宗案例的总结,对本病尚无统一的病名.建议尽快确立中医的诊断病名及病型标准,建立统一的量化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疏肝调肺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作者:马萃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从儿童时期起病,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头、面、肩、肢体、躯干等肌肉)快速抽动,交替出现,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猥亵言语及强迫症状,病因未明的行为障碍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肝风证"范畴.

  • 抽动秽语综合征178例脑电图分析

    作者:刘伟;柳霞

    目的 研究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电图分析.方法 视频脑电图机选用北京新拓NT9200,电极安放按照国际10/20系统进行安置,行单、双极导联常规描记,同时进行过度换气、睁闭眼反应试验,对于11例不合作息儿,在患者睡眠后描记其脑电图.结果 94例正常脑电图,84例脑电图异常:包括70例轻度异常;14例中度异常,表现为高波幅慢节律6例,其中有痫性放电的有8例.共有21例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了复查,1例患者由轻度异常转为正常,1例患者由中度异常转为轻度度异常,余19例无显著的变化.

  • 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价值

    目的: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诊疗分析。方法从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中分析概括了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总结了体针、头针、耳针、埋针和手针等综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本病的规律。结论临床上运用针刺、耳穴、拔罐相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加强针灸临床作用机理的研究,可提供更多的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证据。

  • 硫必利与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作者:刁连伟

    抽动秽语综合征[1](Gilles de la Tourette's syndrome,GTS)是一组病因未明,多在2~13岁起病,男孩多见,以多数肌肉及发音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病,主要临床表现:由面肌、眼肌、颈肌或上肢肌迅速的、反复不规则的抽动起病,其后症状加重,出现肢体或躯干短暂的、暴发性的不自主运动.

  • 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作者:

    目的 比较针剌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与西药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法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氟哌啶醇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16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复发5例,复发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显效4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4.3%,复发13例,复发率为72.2%.两组疗效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比西药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

  • 抽动宁胶囊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毅

    目的:观察中药抽动宁胶囊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按门诊顺序半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药抽动宁胶囊治疗,对照组15例应用西药氟哌啶醇治疗,疗程为90 d.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抽动宁胶囊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却无西药的毒副作用.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雄;郑伟华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76 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76 例患儿中,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约为7:1,多见于8 ~ 10 岁的学龄儿童,平均(8.9±1.9)岁,就诊时病程为2 个月~ 3 年.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结论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上还没有特征性的诊断指标,主要诊断依据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诊断,本组病例经脑电图、头部CT 或MRI 等检查均未发现特异性的异常改变.氟哌啶醇治疗本病效果好,总有效率为94.74%,与苯海索合用,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和生理因素,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

  •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作者:刘玥;高培毅;彭芸;于彤;孙非;曾津津;孙国强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神经精神疾病,病程反复,近几年发病率升高,临床缺乏客观指标评价TS及估计预后,近解剖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TS患者较正常人基底节区及额叶、边缘系统神经影像学有改变.笔者就TS患者的MRI体积测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介绍了TS患者脑体积及弥散特性改变,阐述TS严重程度及疾病过程,更好地为临床有效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线索.

191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