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中药剂型改革的探析

    作者:胡荷斌

    如何使同一配方、同一药物加工配制后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或完全相同的效果,既保持中医药特色,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应该在剂型改革上着手。1 部分中药制剂西药化 根据药物各有效成分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进行提取,制造出性质稳定、奏效快、应用方便的中成药,如注射剂、冲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滴丸、输液剂、气雾剂等剂型。这些新的制剂、新的剂型的研制开发成功,不仅是药剂学上的成就,也是多学科相互合作的结果。例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青蒿素注射液、靛玉红、雷公藤皂甙、银杏叶黄酮等新制剂,体现了中药采取西药的提取制备方法,获得了纯度高、疗效好、性质稳定的理想制剂。深受临床医师与患者的欢迎,既丰富了中医药学的治疗手段,又适应了中医急诊治疗需要。

  • 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医急诊——浅析中医急诊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杨荣臣

    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着重要的理论建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近代以至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急诊制剂少、人才匮乏、临床诊疗规范不完善等等,其特色与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使急诊功能普遍成为中医医院的薄弱环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和中医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开展中医急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投入和积极的支持,使中医急诊工作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医改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台,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医改是中医医院当前的首要任务。中医医疗机构要以中医急诊为突破口,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完善的中医服务。

  • 加快中医急诊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者:蓝毓营

    通过对历代急诊医家对中医急诊的贡献,对中医急诊人才培养进行思考.认为:要加快中医急诊人才的培养,必须走中西医相结合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医急诊本科教育;必须及时地将中医急诊的新成果进行推广;必须重视对急诊的联合攻关.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CBL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福生;王苏妹;刘锦;郑香春;李淑芳;朱颖;沈威;潘惠惠;方晓磊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CBL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年在我院急诊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共48人随机均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及传统LBL教学法进行授课,急诊科进科前和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出科前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以评估学习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BL联合PBL组在临床操作能力、自我学习沟通能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西医临床诊疗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和理论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自我学习和沟通能力.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医临床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

    作者:蔡桦杨;邓庆平;罗翌

    为提高中医临床课程教学质量,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医临床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针对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中医急诊学作为试验课程,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中医急诊课堂教学“十步教学法”对教案、课件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临床模拟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实践.经比较发现改革后,教学总体评分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层次分明、结合实例、信息量大、启发性、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评分逐年升高,提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医临床课程改革有利于从启发学生自学、思考,培养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 "既病防变"思想与中医急诊思维

    作者:陈雪梅;王儒平

    中医急诊治疗危急重病时,应将"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融合进治疗中,以整体现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传变规律,把握治疗时机,用药宜于病情传变之先,防止疾病加重或发展恶化.

  • 中医急诊中调理气机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邢仪霞

    目的:对中医急诊中应用调理气机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医急诊患者40例,均采用调理气机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6 d 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经1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在中医急诊治疗中应用调理气机法可取得显著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作者:王重卿;赵玉成;张小红

    参麦注射液是中医急诊常用针剂.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其对各类频发室性早搏,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弘扬中医急诊 服务人民健康

    作者:王鹏;罗之谦;陈云强;陈松;谢毅强;陈晓松;吕传柱

    中医药起源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不断实践中,中医药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近代,受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药在一些人包括西医这个特殊人群心中的地位不断动摇,人们开始质疑它、荒置它,甚至认为可以废止它[1];人们常常形成片面思维,认为中医药与急诊不沾边、是慢郎中,急病应找西医[2].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中医药诊疗技术逐渐应用于急诊诊疗,取得了良好成效[3].中医急诊学是推动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医学学术发展的主要体现和标志[4].中医急诊的精华元素在现代急诊中都有体现,本文通过梳理中医急诊与现代急诊在病性认识、诊疗思维、治疗技术等方面的共识,来肯定中医急诊对现代急诊的贡献,以此来激发相关人士,尤其是急诊人探寻中医药这座宝库的兴趣.

    关键词: 中医急诊
  • 以病例为导向的中医急诊临床教学探索

    作者:宋玉洁

    中医急诊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对于从业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着较高的标准.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以病例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接近于实践环节,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 急诊按摩科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刘玉泉;周昌奉

    本文简介中医院急诊按摩科如何进行建设与管理,归纳中医急诊按摩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中医急诊按摩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急诊按摩科的发展方向.

  • 模拟情景剧教学在中医急诊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邓海霞;李辉

    目的 探讨模拟情景剧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级中医本科生23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并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操作知识掌握、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比较两组学生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操作熟练度、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是符合中医急诊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安全应用急诊必备中成药静脉针剂

    作者:包培荣;陆峰;尤可;李松峰

    自1992、1995、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3次开展"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评审遴选工作以来,中医临床、中药生产和科研界普遍认为这对促进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和导向意义,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学诊治急危重症的疗效.目前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已发展到53个品种,其中的18种静脉制剂更是中医急诊临床的有效"武器弹药".但通过文献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在应用中药静脉制剂治疗过程中,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可酿成严重后果,如休克、猝死等.为扬长避短,安全地应用急诊必备中成药静脉制剂,特浅谈若干管见如下.

  • 融入现代急救体系,发扬中医特色——论中医急诊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苏维广;丁邦晗;杨关林

    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急诊工作在近2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10个中医急症协作组的攻关科研成果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实践、多个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的相继建立、专业的中医急症学术期刊--<中国中医急症>的公开发行和中医急症专著--<中医急诊学>和<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的出版,现代中医急症的学术体系得以建立并初具规模,具备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

  • 促进中医急诊医学及其学科建设不断发展

    作者:陈士奎

    建国50年来,在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医急诊医学研究成为主要领域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为了促进全国中医急诊工作的发展,曾制定全国中医急诊工作“八五”和“九五”计划,把建设和发展中医急诊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急诊专业人才培养、成立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建设和全国中医急诊医疗中心建设、研究制定急症中医诊疗规范、遴选和推广急诊必备中成药、建立全国中医急诊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开展中医急诊医学学术交流、出版发行<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组织专家编写中医急诊医学专著等等,励精图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中医急诊工作发展.

  • 中医急诊,大有作为

    作者:黄汉超

    回顾近30年的中医急诊发展道路,一系列突破性的急诊成果都源于坚持走“病证合参,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优势互补”的道路,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今后中医急诊可能存在突破的六大领域.

  • 中医急诊科科室经营与人才建设之我见

    作者:黄汉超

    近年来新医改的启动,对中医急诊科的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在急诊科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医急诊科建设如功能布局、科室运作方向、人才建设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以期对急诊中医科建设有所裨益.

  • 基于中医辨证探析胸痛证治体系构建

    作者:奚肇庆;赵国安;孙业喜;李猛;张固豪;林飞

    急性胸痛快速、准确地鉴别诊断是急诊科诊疗的难点与重点,而胸痛中心的建立在胸痛早期明确诊断、危险评估、快速诊疗、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然胸痛中医辨证尚缺乏专文描述,为此本文通过胸痛临床症状以及基础病变情况,根据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胸痛涵盖中医胸痹、猝心痛、肺胀、肺痈、悬饮、缠腰火丹等多个疾病范畴.中医急诊对于病情复杂,病因多样,病情变化急的胸痛具有系统的辨证思维、能明确虚实病机,阐明病位,指出扶正、祛邪以及扶正祛邪治则,指导胸痛临床辨证论治.因此,探析胸痛中医证治体系对现代胸痛中心建设、构建胸痛证治体系、早期评估病情、正确分诊、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构建及临床探索

    作者:王儒平;曾靖;陈雪梅

    通过探索制定适合中医急诊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及继续教育的合理方案,为培养优秀急诊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该培训方案结合急诊医学专业特点,通过对60名中医急诊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观察,构建了一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尤其是提高急诊住院医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急诊思维,效果良好.

  • 加强中医院校学生急诊学科培养之管见

    作者:刘海生

    笔者认为,影响中医院校学生急诊学科培养的主要因素有三:(1)中医急诊专业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尚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诸多不足,加之中医急诊学教材仍需不断丰富和完善,造成医学生中医不精西医学浅,知识结构和深度与临床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的现状.(2)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工作辛苦、风险大,易发生医疗纠纷,且多学科交叉,专业性不强,不利于个人的学术发展.因此医学生经过急诊实习后主动选择从事急诊专业的积极性很低.(3)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造成实习资源相对不足,临床实习困难增多.本文就如何加强中医院校学生急诊学科培养,从医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实习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4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