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腹泻病暴发调查

    作者:余必丰

    2003年6月16~21日,连江县某渔村发生1起腹泻病暴发,经调查证实为食用被溶藻弧菌污染的海产品所致.

  • 河豚毒素的生物合成

    作者:于瑞莲;王琴

    介绍国内外河豚毒素研究的新动态一利用海洋细菌进行河豚毒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包括河豚毒素的来源、产河豚毒素的菌种及性质、培养条件及影响因素、代谢合成机理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 威海地区两种海洋弧菌多重降落 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徐晓军;吴玉龙

    目的 分析威海地区食源性疾病中,海洋性弧菌的检出率,并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创伤弧菌及溶藻弧菌的多重降落PCR反应体系.方法 收集怀疑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分析,并且针对创伤弧菌的vvhA基因与溶藻弧菌的toxR基因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rimer-BLAST检测引物特异性.应用该引物建立多重降落PCR,并检测93份粪便标本,其结果与细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结果 威海地区怀疑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海洋性弧菌45例,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随后为创伤性弧菌和溶藻弧菌.所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对致病菌两种基因(vvhA、toxR)DNA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04 CFU/mL、103 CFU/mL;与细菌培养法相比,灵敏度及总灵敏度均达100%,检测vvhA、toxR基因特异性分别为96.47% 、95.45%,总特异性达95.95%.结论 我们建立的多重降落PCR检测体系可用于由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引起的食源性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

  • 溶藻弧菌引起肠道感染1例

    作者:董海新;鞠爱萍

    溶藻弧菌为嗜盐性弧菌之一,可从耳渗出液或创伤脓液中发现.常为海水感染创面的蜂窝组织炎病原菌,而由溶藻弧菌引起的肠炎未少见,现报告如下:

  • 多重PCR快速检测5种重要致病性弧菌

    作者:王琪;滕勇勇;何仕雯;杨泽;吴雷;莫秋华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5种重要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以霍乱弧菌ompW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oxR基因、创伤弧菌vvhA基因、拟态弧菌VMH基因和溶藻弧菌gyr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系统评价其特异性和检测下限值.结果 成功构建致病性弧菌多重PCR检测方法.评价结果显示其特异性为100%,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拟态弧菌的检测下限值为100 CFU/ml,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检测下限值为1 000 CFU/ml;多重PCR的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分离培养方法(56% vs 17%).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可用于海环境和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监测.

  • 溶藻弧菌TaqMan实时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作者:王海波;张京云;王多春;阚飙

    目的:建立溶藻弧菌TaqMan实时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溶藻弧菌胶原酶基因colH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评价此反应体系的特异度,并确定其检测下限.结果:优化的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为200 nmol/L,探针浓度为200 nmol/L,检测下限为1.0×10<'2>拷贝/μl,较普通PCR提高了100倍.特异度为10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体系能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溶藻弧菌,可以作为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 养殖牙鲆出血症病原菌的鉴定

    作者:李正义;陈晓;应骏;刘云国;雷质文;贾俊涛

    目的:对山东青岛某养殖场患出血病牙鲆分离的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Compact的革兰阴性菌鉴定卡(GN test kit),结合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API20E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测试,为了进一步确定8株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16S rDNA基因序列,与相关细菌序列进行比对,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8株菌中5株为溶藻弧菌,1株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株为产酸克雷伯菌,1株可能为河流弧菌.结论:弧菌在分离菌中占据优势.

  • 广州地区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溶藻弧菌污染状况与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作者:张晶;陈佳璇;伍业健;陶霞;吴新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海产品、淡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中溶藻弧菌污染状况,研究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溶藻弧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广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标本,进行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toxR、CollagenasevP、toxS、trh、tdh、tlh、CollagenaseVA、UreR、FlaA、ompW、AspA、fur等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集320份样品,溶藻弧菌检出率为20.31%,其中海产品的检出率高,为26.30%,淡水产品检出率为11.67%;65株食源性和环境分离株检测到toxR、Collagenase、tlh、FlaA、ompW、AspA、fur基因,未检测到toxS、trh、tdh、UreR基因.结论 广州地区海产品、淡水产品测到及外环境水体中溶藻弧菌污染严重,其致病因子具有复杂性及独特性,需加强水产品与外环境水体的监测,做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

  • 鱼及环境中霍乱弧菌和溶藻弧菌污染状况和PFGE分型分析

    作者:张春艳;刘杰;刁保卫;黄淑华;陈磊;巩飚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鱼及相关水体中霍乱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情况,并分析不同来源菌株的同源性关系.方法 参照GB/T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对所采集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及溶藻弧菌的检测和霍乱弧菌的血清学分型,采用PFGE的方法对2种弧菌的代表菌株做分子分型.结果 共检出霍乱弧菌72株,检出率为33.3%;检出溶藻弧菌101株,检出率为46.8%;从养殖场采集样本中霍乱弧菌为优势检出菌,而在销售和餐饮环节优势检出菌为溶藻弧菌;72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非O139群;16株霍乱弧菌代表菌株和20株溶藻弧菌代表菌株的PFGE分型相似度分别为53.6% ~ 100.0%和60.1% ~86.3%.结论 开封地区鱼及环境中霍乱弧菌及溶藻弧菌污染较严重,菌株PFGE型别呈明显的多样性.

  • 由溶藻弧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

    作者:侯霄煜

    2004年8月,一旅游团在某海滨城市就餐 5 h 后乘火车离开.上车 1 h 后,部分成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接报后疾控中心遂派人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溶藻弧菌
  • 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斌;方敏;姚泽洪;李秋玲;刘建群

    1999年10月,武汉市发生一起因食用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45%,无死亡病例发生,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溶藻孤菌污染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由多种弧菌科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测报告

    作者:潘黎正;周旭;吴晓莉;娄美秀

    在沿海城镇的食物中毒中,由副溶血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已屡见不鲜.随着各地对致病性弧菌科中的邻单胞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的深入研究,相继报告了由拟态弧菌、梅氏弧菌、溶藻弧菌及类志贺邻单胞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1、2、3、4].但由沙鱼弧菌为主的多种致病性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至今未见报导,现报告如下:

  • 从一起食物中毒标本中检出溶藻弧菌

    作者:李士凯;赵小冬

    2003年8月29日晚8时左右,济南市市区一建筑工地的13名民工到一快餐店就餐,餐后约6 h左右(自30日凌晨2时开始),13名民工陆续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症,共同症状为不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脐周绞痛,水样便.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是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 一起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作者:李刚;赵军

    2006年8月18日凌晨1时20分,我单位值宿人员接到龙潭区某医院门诊疫情电话,称于17日23时50分收治龙潭区某村17名胃肠道疾病村民,经临床医师初步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接报后,龙潭监督所立即组织12名监督员赶赴医院和事发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现将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食物中毒
  • 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导致的炎性因子变化

    作者:武静;刘晓斐;宗玉龙;曹源;胡成进

    目的:探讨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引起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溶藻弧菌ATCC17749T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血液学和肝功能指标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炎性因子抗体芯片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溶藻弧菌ATCC17749T感染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9 CFU。感染组小鼠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溶藻弧菌感染可引起小鼠肝、肺严重损伤;炎性因子检测筛选出20种显著变化的炎性因子,其中细胞因子信号值大于200,倍数改变大于10的有8种炎性因子,分别为 KC、IL‐6、RNATES、IL‐12、Eotaxin、G‐CSF、MIP‐1α、Mig。结论该研究所筛选出的溶藻弧菌感染小鼠后变化的炎性因子为溶藻弧菌炎症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溶藻弧菌分子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南霞;马聪(综述);李艳君(审校)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又名解藻朊酸弧菌,属弧菌科(Vibrionaceae )弧菌属(Vibrio ),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海洋中,对鱼、虾、贝等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污染的海产品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1-3]。此外,溶藻弧菌也可导致伤口感染,可引发渔民或海上作业人员伤口、外耳道等的感染,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则能引起呼吸道、血液、颅内等部位的严重感染。近年来,随着溶藻弧菌食物中毒案例报道的增多,对该菌的流行病学调研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细菌分型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判断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病原菌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制订有效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就溶藻弧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溶藻弧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钟渊福;郭以河;胡永狮;林锦标

    目的 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定量检测溶藻弧菌的方法,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并与传统细菌培养比较其特异性吻合率.方法 选择溶藻弧菌的鞭毛基因fliC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引物,建立Taqman探针qPCR体系.采用双盲法设计,分别用qPCR和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对溶藻弧菌和10株相关细菌进行鉴定,以考核q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同时,通过梯度稀释和绘制标准曲线,评价利用qPCR检测溶藻弧菌的灵敏度.结果 本试验建立的qPCR方法能特异、准确、快速鉴定溶藻弧菌,敏感度达102 CFU/ml.结论 qPCR方法能够有效快速检测溶藻弧菌.

  • 2016年河南省淡水产品养殖环节4种常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监测

    作者:炊慧霞;吴玲玲;邱正勇;张秀丽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产品养殖环节4种常见致病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河南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溯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从开封市和鹤壁市淡水产品养殖场中分别采集水产品、养殖水体和水底淤泥共计312份,开封市检出73株霍乱弧菌(46.79%)、13株副溶血性弧菌(8.33%)和17株溶藻弧菌(10.90%),未检出创伤弧菌;鹤壁市检出8株霍乱弧菌(5.13%),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对1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RH和TDH)检测.1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具有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有12株具有耐热相关直接溶血素基因(TRH),均未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对81株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群,O1群霍乱弧菌3株(小川1株、稻叶1株和彦岛1株),O139群霍乱弧菌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73株.81株霍乱弧菌CTXA毒力基因阳性菌株7株,均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主要受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监测的2个地区污染情况存在差异,污染的优势弧菌是霍乱弧菌.

  • 一起溶藻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作者:蔡金桃;刘建华

    2001年7月13日,通州市某镇发生一起因集体就餐而引起溶藻弧菌食物中毒事件,现将此事件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食物中毒
  • 一起溶藻弧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史顺龙

    2000年9月30日,我县柘塘镇梅山村村民尹某操办家宴时,造成36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实验检测及动物实验证实系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72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