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鉴别和分类地位的探讨

    作者:马雅军;瞿逢伊;曹毓存;杨宝金

    [目的]论证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分子鉴别法(鉴别PCR和rDNA-ITS2序列)检测辽宁及山东两省现场按蚊标本,并依据ITS2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结果]分子鉴别显示,辽宁和山东两省均存在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我国雷氏按蚊(辽宁和山东省,n=6)和嗜人按蚊(辽宁、云南、河南和四川省,n=10)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分别为451 bp、46.2%,448 bp、46.0%;各地雷氏按蚊和嗜人按蚊序列均无差异,但各地嗜人按蚊与对照组江苏的嗜人按蚊相比,种内序列差异为0.88%;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种间序列差异为25.7%.分子系统树显示雷氏按蚊与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与凉山按蚊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根据分子鉴别,确认我国雷氏按蚊与嗜人按蚊为同域分布的2个独立种.

  • 湖北省疟疾高发区媒介按蚊对杀虫剂敏感性的监测

    作者:余品红;张华勋;张绍清;徐博钊

    [目的]了解采取不同灭蚊措施后,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DDT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观察蚊虫死亡率.[结果]溴氰菊酯浸帐灭蚊1年、3年和DDT滞留喷洒灭蚊3年的地区,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区分剂量死亡率分别为83.8%,83.7%和84.7%,为初步抗性群体,LT50分别为8.69,7.48和9.87 min;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区分剂量死亡率分别为76.5%,57.0%和79.0%,为抗性群体,LT50分别为12.0,15.4和11.2 min DDT喷洒地区嗜人按蚊对DDT区分剂量死亡率为95.8%,为初步抗性群体,LC50为0.73%;中华按蚊对DDT区分剂量死亡率为44%,为高抗群体,LC50>4%.[结论]大量地在稻田使用杀虫剂,导致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DDT已产生抗药性,尚未发现嗜人按蚊产生明显抗药性.

  • 我国嗜人按蚊和雷氏按蚊分类地位的探讨

    作者:瞿逢伊

    我国嗜人按蚊和雷氏按蚊的分类地位虽经多次修订,其存疑问题迄今未获解决,蚊媒分子鉴别研究的发展为澄清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作历史性回顾评述,并根据分子鉴别研究新进展对我国嗜人按蚊和雷氏按蚊的分类地位和正确命名修订作探讨.

  • 重庆市不同媒介疟区灭疟后期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蒋诗国;肖邦忠;李继银;肖鹏;吴成果;黄文利

    重庆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东经105°15'~110°10',北纬28°~31°45'.总面积为82000 km2.1997年设为直辖市,辖40县(市、区),人口3060万.东南多为山区,西北多为丘陵.海拔1980 m,低为195 m.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1100mm.为间日疟流行区,偶有输入性恶性疟.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20世纪70年代,中华按蚊区疟疾流行已控制.嗜人按蚊区疫情波动不定.经过大量的媒介调查试点研究,80年代中期采取了灭蚊措施,自1993年后疟疾年发病率降至1‰以下.1997~2000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重庆市嗜人按蚊的分布调查

    作者:蒋诗国;肖邦忠;唐成田;王卫国;李心术;肖鹏;晏维

    重庆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东经105°15'~110°10',北纬28°~31°45',面积8.8万km2,辖40个区(市、县),人口3 020万.东部多为山区,与湖北、湖南、贵州省接壤;北部多为丘陵,与四川、陕西省相连.海拔高为2 626 m,低为130 m.有交错纵横的大小溪河经涪江、嘉陵江及乌江等汇入长江.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约1 100 mm.主产水稻、玉米及小麦等.传疟媒介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中华按蚊疟区于70年代即控制了疟疾流行,而嗜人按蚊疟区疫情波动不定.80年代中期在嗜人按蚊疟区采取了灭蚊措施,1993年以来,疟疾年发病率稳定在1/万以下,取得了显著效果[1].1977年开展嗜人按蚊分布调查,1998年对嗜人按蚊分布区特征进行了试点调查,共调查37个区(市、县),结果报告如下.

  • 福建省20年来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吴金俊;许龙善;李莉莎;欧阳榕

    1972年,福建省疟疾再次流行,年发病率为238.3/万,重要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1].经积极防治,1979年降为4.133/万.1980年转入疟疾监测管理,采用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对策,使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从1980年发病率5.596/万降至1999年的0.009/万.随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流动人口剧增,疟疾爆发点时有发生,20年间共有80个点(村)出现爆发,其中81.3%由流动人口引起,18.8%发生在放松防治工作地区.为此,将20年来流行趋势及爆发点的主要特征概括分析如下.

  •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嗜人按蚊分布与疟疾发病率影响的探讨

    作者:潘嘉云;郑香;钱会霖;柳朝藩;郭传坤;蒋妙根;陈怀录;顾政诚

    目的 探讨稻田使用化学农药对嗜人按蚊种群分布与疟疾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历史调查证实为嗜人按蚊分布的浙江(1987年,杭嘉湖地区的湖州、德清、安吉、长兴、余杭、萧山和嘉兴等7县的11个调查点)、四川(1987年,乐山的沐川、峨嵋、夹江和沙湾,及宜宾地区的兴文、长宁、筠连和高县等8个县10个村)和广西自治区(1983年,河池地区环江县川山公社的社村、何顿和白丹等3个村)的16个县共24个村作为调查点,用半通宵室内人饵诱捕和清晨全部人房蚊帐搜捕法,调查嗜人按蚊密度和种群比例.收集当地历年按蚊调查资料、疟疾发病率资料、单双季稻种植面积和稻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情况,分析嗜人按蚊种群密度和疟疾发病率的变化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关系.结果 浙江省杭嘉湖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双季稻为主,至1973年农药使用量为45kg/hm2,是20世纪50年代的50倍;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80年代末11个调查点均未发现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四川省乐山和宜宾地区调查点以种植单季稻为主,60年代开始稻田使用化学农药,70~80年代初期农药使用量平均为8.6kg/hm2,嗜人按蚊密度(86.2%)与60年代初(82.2%)比较无明显变化(x2=0.63,P>0.05);80年代中期以后,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至2000年及以后的使用量均约为18.18kg/hm2,嗜人按蚊密度逐年下降.至2010年调查点未发现嗜人按蚊;全县无疟疾病例报告.广西环江县以双季稻为主,60、70和80年代初期稻田用农药量分别约为1.79、5.13和7.68kg/hm2,80年代初嗜人按蚊密度为52%(1747/3392); 2000年以后平均稻田农药使用量达20.38 kg/hm2,嗜人按蚊密度明显下降.2008年后,在人房已较难捕获到嗜人按蚊,年平均发病率下降至0.14/万.结论 农耕制度的改变和稻田高剂量使用化学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破坏嗜人按蚊的孳生环境,使其分布范围缩小,数量减少或“消失”,削弱了其传疟作用.

  •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特征及传疟作用

    作者:郑香;汤林华;顾政诚;朱泰华;施文琦;蒋伟康;周水森;潘波;林荣幸

    目的 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及传疟作用.方法 2002年和2004年在横琴岛采用全通宵/半通宵人、牛饵诱捕和灯诱等方法捕蚊,观察该岛嗜人按蚊成蚊、卵和蛹皮形态,并与江苏嗜人按蚊进行比较.收集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相关参数,估算媒介能量.结果 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特征与江苏省的嗜人按蚊基本一致.嗜人按蚊是横琴岛优势蚊种,趋吸人血比例和人血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媒介能量分别为5.1914和0.7052,前者的传疟作用约为后者的7倍.结论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与江苏的应属同种,以吸人血为主,具备较高的疟疾传播潜势.

  • 我国嗜人按蚊订正为雷氏按蚊的学术探讨

    作者:瞿逢伊

    本文对我国重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和雷氏按蚊的分类地位和学名使用作了历史性回顾和探讨.根据当前我国文献记载,已具有充足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论据,表明嗜人按蚊为雷氏按蚊的同物异名,订正并恢复使用雷氏按蚊学名已刻不容缓.

  • 用核糖体DNA鉴别PCR区分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作者:马雅军;瞿逢伊;徐建农;郑哲民

    目的:建立鉴别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PCR检测技术,并对现场标本进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rDNA ITS2序列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用PCR技术扩增种特异DNA片段(中华按蚊425 bp,嗜人按蚊253 bp),根据扩增片段的长度对两种按蚊进行鉴别.结果:应用该法检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3个实验室品系共70例, 经卵鉴定的嗜人按蚊野外标本20例,均显示单一的种特异扩增带.凉山按蚊、贵阳按蚊和帕氏按蚊对照共9例全部无扩增.检测采自我国10省12个不同地点,根据成蚊形态初步鉴定为中华按蚊的标本共440例,具中华按蚊种特异扩增带的标本占66.1%,具嗜人按蚊种特异扩增带的标本占12.7%,其余21.1%的标本无扩增带,表明检测样本中混有其他蚊种,仅根据成蚊形态难以鉴别.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和灵敏的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鉴别方法,可用于野外蚊种鉴别.

  •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rDNA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差异

    作者:马雅军;瞿逢伊;徐建农;郑哲民

    目的:比较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2区(ITS2)序列差异.方法:通过对PCR扩增的rDNA ITS2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每种蚊测定3个克隆片段序列,比较其差异.结果: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rDNA 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468和452 bp,GC含量分别为44.87%和49.12%,两者序列差异为28.8%.结论:rDNA ITS2序列差异可用于建立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分子鉴别方法.

  • 淮安市2005年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贾从英;杨文洲

    淮安市除洪泽、盱眙两县为嗜人按蚊复合媒介地区外,其它均为单一的中华按蚊媒介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发生2次大面积的疟疾暴发流行.随着新的抗疟药的使用和对病人正规治疗等措施的落实,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 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性

    作者:周华云;朱国鼎;李菊林;金小林;陆凤;刘耀宝;Jetsumon Sattabongkot;高琪

    目的 比较我国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性. 方法在我国间日疟流行区采集间日疟病例血样,采用体外人工膜饲感染系统在实验室同时体外人工感染广东、辽宁、江苏3个不同地理株的嗜人按蚊,在感染后的7~9 d和14 d分别解剖蚊胃和唾液腺,并检测蚊体内的卵囊和子孢子数.结果 共配对感染江苏、广东和辽宁地理株嗜人按蚊35批,感染7~9 d 3种按蚊卵囊阳性率分别为68.57%、60.00%和68.57%,感染后14 d子孢子阳性率分别为22.86%、14.29%和22.86%,3种按蚊感染卵囊和子孢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后7~9 d分别解剖江苏、辽宁、广东株嗜人按蚊228、235只和228只,卵囊阳性蚊比例分别为28.07%、25.11%和26.75%.在感染后14 d分别解剖江苏、辽宁、广东株嗜人按蚊150、142只和135只,子孢子阳性蚊比例分别为10.67%、8.45%和11.85%,三者间卵囊和子孢子阳性蚊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江苏、广东、辽宁株嗜人按蚊子孢子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东、辽宁、江苏3个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均对间日疟原虫易感.

  • 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用于江苏省疟疾疫情不稳定地区传疟媒介的鉴定

    作者:周华云;金小林;朱国鼎;刘体亚;唐月娥;袁守国;佘桂芝;李菊林;王伟明

    目的 了解江苏省近年来疟疾疫情回升地区媒介按蚊种类.方法 采用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半通宵室外人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内捕蚊法捕获的现场按蚊进行蚊种鉴定.结果 经形态学鉴定和PCR基因扩增,并与实验室模式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雷氏按蚊DNA基因比较,现场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结论 中华按蚊仍是目前江苏省疟疾疫情回升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 发作期与间歇期间日疟原虫在不同按蚊体内发育差异的研究

    作者:朱国鼎;高琪;周华云;李菊林;金小林;陆凤;夏惠;Jetsumon Sattabongkot

    目的 比较临床发作期与间歇期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体内发育的差异.方法 在我国间日疟流行区分别采集临床发作期与间歇期间日疟病例的血样,采用体外人工膜饲感染系统在实验室同时体外人工感染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在感染后7~9 d和14 d分别解剖蚊胃和唾液腺,并检测蚊体内的卵囊和子孢子数.结果 临床发作期间日疟原虫感染中华按蚊的卵囊阳性率和阳性蚊比率、子孢子阳性蚊比率和感染度均低于间歇期间日疟原虫感染,临床发作期间日疟原虫感染嗜人按蚊的子孢子阳性率、阳性蚊比率和卵囊阳性蚊比率均低于间歇期间日疟原虫感染,而子孢子感染度则高于间歇期疟原虫感染.结论 临床发作期与间歇期间日疟原虫体外人工感染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卵囊和子孢子有差异.

  • 套式PCR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研究

    作者:周华云;朱国鼎;金小林;李菊林;王伟明;曹俊;顾亚萍;高琪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而快速的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方法.方法 采用套式PCR方法,对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的嗜人按蚊、感染恶性疟和混合感染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大劣按蚊以及流行季节现场捕获的中华按蚊体内的疟原虫进行检测.结果 28批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的嗜人按蚊、2批人工感染恶性疟的大劣按蚊和1批混合感染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大劣按蚊的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符合率为100%;589只现场捕获的中华按蚊中,发现间日疟原虫阳性2只,阳性率为0.34%.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而敏感地检出蚊体内不同种疟原虫.

  • 嗜人按蚊溴氰菊酯抗性分子机理研究Ⅲ嗜人按蚊P450基因mRNA荧光半定量RT-PCR分析

    作者:曹俊;高琪;王俊宏;周华云;李菊林

    目的探讨嗜人按蚊CYP6、CYP4基因与溴氰菊酯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嗜人按蚊体内CYP6和CYP4基因的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嗜人按蚊抗性品系中CYP6基因mRNA的含量约为敏感品系的1.39倍.抗性品系中CYP4基因mRNA的含量约为敏感品系的3.63倍.结论嗜人按蚊抗性品系体内的CYP6和CYP4的mRNA量高于其敏感品系,提示嗜人按蚊溴氰菊酯产生抗性机理可能与其细胞色素P450表达量增高有关.

  • 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毒杀效果的实验观察

    作者:周华云;李菊林;朱国鼎;金小林;高琪

    目的观察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拜虫杀10、15、20mg/m2(有效成分)浸泡棉纱布和尼龙纱布,以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为试虫,进行击倒力、致死力和持效观察.结果采用拜虫杀10、15、20 mg/m2浸泡两种材料蚊帐,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接触药帐后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在3.98~7.30 min之间,被击倒的蚊虫恢复饲养24 h,死亡率均为100%;接触药帐3 min,恢复饲养24 h,蚊虫死亡率均>90%;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悬挂180 d后,对媒介按蚊的击倒力仍在8.57~16.31 min之间,且恢复饲养24 h,死亡率仍为100%.结论拜虫杀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有很强的杀灭效果,持效可达180 d以上.

  • 嗜人按蚊溴氰菊酯抗性分子机理研究Ⅱ嗜人按蚊CYP4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曹俊;高琪;周华云;李菊林

    目的获得嗜人按蚊CYP4基因家族成员的cDNA片段.方法采用简并引物对嗜人按蚊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总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采用T/A克隆法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嗜人按蚊均能扩增得到450 bp和530 bp左右的2个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得到6个基因序列,其中4个来自敏感品系,2个来自抗性品系.其中1个来自敏感品系的序列和1个来自抗性品系的序列完全相同.所得的5个不同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AY208141~AY208145),并递交国际细胞色素P450命名委员会,经鉴定确认均为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中的CYP4家族成员,其中4个为新基因,另1个为等位基因,分别属于CYP4家族的CYP4C、CYP4H和CYP4J 3个亚家族.结论得到的5个cDNA新序列为CYP4家族新成员的基因片段.

  • 嗜人按蚊溴氰菊酯抗性分子机理研究Ⅰ嗜人按蚊CYP6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曹俊;高琪;周华云;李菊林

    目的获得嗜人按蚊CYP6基因家族成员的cDNA片断.方法采用简并引物对嗜人按蚊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总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断采用T/A克隆法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中均扩增得到250 bp左右的片断.进行克隆测序,得到10个CYP6新基因,2个来自敏感品系,8个来自抗性品系,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AY273927~AY273936).递交国际细胞色素P450命名委员会,被鉴定为是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中CYP6家族的7个新基因及其3个等位基因,分别属于CYP6Z、CYP6P、CYP6N和CYP6M等4个亚家族.结论得到的10个cDNA新序列为CYP6家族新成员的基因片断.

181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