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和防治

    作者:程丽霞

    血小板在人体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时,输注血小板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血小板输注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迅速破坏而危及生命.PTR在血小板支持治疗中常见且棘手,预防和治疗PTR已成为临床输血的一项重要课题.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倪晓丹;王德付

    目的: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可能引起PTR的原因,讨论寻找预防PTR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输注血小板的患者92例,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调查分析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病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 P T R的关系,探讨P T R的预防措施。结果92例血小板输注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0例,其中输注无效1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无效率为63.3%;血液病患者P T R率为36.4%,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结论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易引起PTR。对抗体阳性者要进行血小板配型,选择相配合的血小板输注,以减少PTR的发生。

  •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活强;蔡葵;容伯芬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病因探析

    作者:周映君;韦喜敢;周建月;周吉成;吕亮亮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并评估血小板抗体在血小板输注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125例血液病患者并按病种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及其特异性.结果 125例血液痛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28.0%(35/125),非免疫因素占60.0%(21/35),免疫因素占40.0%(14/35),其中HLA抗体阳性12例,HPA抗体阳性2例,未发现CD36抗体.在3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急性白血病占62.9%.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与患者的民族、性别、血型无关.结论 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由非免疫因素引起的,免疫因素以HLA抗体为主.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患者所患疾病、输注次数、各类并发症有关.

  • 血小板输注指征及影响疾病治疗的因素

    作者:邓素容

    目的:了解血小板输注后的效果监测,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治疗输注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有血小板减少的498例各类疾病患者,在输注单采血小板前、输注后1 h、输注后24 h采集血常规,采用迈瑞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计算血小板校正增加值、血小板回收率。结果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比例占70.68%,预防性输注占29.32%;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5.70%,其发生率与输注血小板次数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指征,尽量减少输注次数,以免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

  • 25例临床诊断血小板输注无效诊治的分析

    作者:谢利群;陈爱萍

    目的探讨病人完整临床资料、非免疫因素及免疫因素对正确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412例血小板输注中25例临床诊断输注无效进行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价需要完成临床记录及实验室检测定量比较,并且受非免疫因素及同种免疫因素影响.结论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指征,正确评价每次输注效果,制定完整有效的支持治疗佳方案.对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

  • 108例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莉;李明华;叶海辉

    目的 探讨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临床分布及血小板抗体类型.方法 对10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且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鉴定,分析患者血浆中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的分布,并调查患者临床情况.结果 108名患者以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原发病为主,患者血浆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为,单纯抗-HLA阳性占42.6%,单纯抗-HPA阳性占20.4%,抗-HLA与抗-HPA双阳性占37.0%;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抗体类型结果为,GPⅡb/Ⅲa达50.0%、GP Ⅰa/Ⅱa占40.7%,GP Ⅰb/Ⅸ占16.7%,GPⅣ占27.8%.结论 免疫因素引起的PTR患者以HLA抗体为主,HPA抗体类型以GP Ⅰa/Ⅱa和GPⅡb/Ⅲa为主,对临床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鉴定,能有效评价患者输注效果,准确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 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效果观察

    作者:贾春媛;张楠;庞桂芝;张趁利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6例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通过ELISA法和磷酸氯喹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评价其临床输注效果.[结果]66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CCI和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14.35±9.21和103.29±76.20;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33.3%; 108次血小板输注后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4次(28例),阳性率为31.5% (34/108),其中HLA抗体19次,HPA抗体3次,HLA+HPA抗体12次;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无效输注率(76.5%或26/34)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的无效输注率(135%或10/74),[结论]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有利于临床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作者:尤建国;李玉峰;汪承亚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临床在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因很复杂,主要由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因素引起.为此,学术界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其病因、实验室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血小板配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长江;权红艳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应用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效果及评价此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医院中医血液科住院的83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输注形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血小板配型相合后再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研究组,共输注血小板108次;直接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对照组,共输注血小板118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以及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输注前1h,其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研究组输注血小板1h、24 h后,其CCI与PP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00,P<0.01).结论 AA患者输注血小板前采用血小板配型技术,可有效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率,进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 PRA检测在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伍建宁;蒋燕

    目的 探讨HLA抗体特异性(PRA)检测在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6例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PRA,给予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分别输注CDC交叉配型血小板与随机供者血小板,检测患者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PPR),比较两种血小板输注患者PPR的差异,探讨患者PRA水平与PPR之间的关系,动态观察27例患者血小板输注后PRA水平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的HLA抗体阳性率为72.2%.采用CDC交叉配型法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24h PPR平均值(9.65、45.44)有显著性差异(P<0.001).CDC交叉配型法与随机供者血小板输注法血小板输注24h PPR平均值(45.44 vs 12.35)有显著性差异(P<0.001).CDC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供者随患者PRA水平升高而减少.连续跟踪27例患者的PRA水平变化,发现有59.26%(16/27)的患者PRA水平无改变,29.63%(8/27)的患者PRA水平降低,11.11%(3/27)的患者PRA水平升高.结论 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CDC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可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对于需长期输血的PRA高水平患者来说,要找到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需要做大量频繁的交叉配型实验.PRA水平影响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输血效果.PRA检测为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选择正确的血小板输注方案及预测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有意义.由于输注血小板后,患者PRA水平可随时间而改变,需要监测患者PRA水平的变化.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分析

    作者:庞桂芝;张晨光;赵全兵;张趁利;娄白敏

    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血小板输血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支持治疗,其输用量逐年增加,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1,2].血液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患者血小板减少,需要输注血小板预防或阻止出血,但随着输血(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次数的增多,有些个体相继产生同种免疫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了血小板相关抗体或/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2-5].

  • 新乡地区HPA基因分型供者库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庞桂芝;张趁利;别立莉;孙学兰;娄白敏;高吴双;申家辉;赵凤莲

    目的 建立新乡地区已知HPA-1-18基因型的无偿机采血小板供者库,为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PRT)患者提供HPA相合的血小板,方法 建立PCR-SSP检测HPA-1-18基因型检测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52名PRT患者,做血小板同种抗体筛查;应用HLA抗体特异性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对血小板同种抗体筛查阳性患者,采用已知HPA基因型的标准谱血小板傲抗体鉴定,并对其进行HPA基因分型;采取HPA抗体无对应抗原的供者血小板进行输注.结果 成功检测出150名无偿血小板捐献者HPA-1-18基因型.在52例PRT病例中,检出血小板同种抗体23例(阳性率44%),其中5例鉴定为抗-HPA (21.7%),分别为HPA-3a 2例;HPA-15b 3例;其余HLA抗体阳性18例.结论 对PRT患者采用HPA基因型相合的方法进行输注取得临床效果.

  • 潍坊地区血小板捐献汉族人群HLA-A、B和HPA1-17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冯云飞;宿军;杨春晴;步立强;车玲玲;赵玲;朱传福;张毅

    目的 探讨潍坊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者HLA-A、B和HPA1-17系统基因多态性区域分布特点,初步建立血小板捐献者HLA、HPA基因资料库.方法 分别采用PCR-SSOP和PCR-SSP方法对200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血小板捐献者做HLA-A、B和HPA1-17系统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结果 受检者共检出HLA-A位点14个,HLA-B位点30个,其中HLA-A座位频率较高的有A*02、A*11、A*30和A*24,基因频率分别为0.317 5、0.1450、0.127 5、0.125 0;HLA-B座位频率较高的有B*15、B*13、B*40和B*51,基因频率分别为0.157 5、0.145 0、0.1200、0.100 0.每个标本均检测到HPA1a、4a、5a、7a-14a、16a、17a基因,HPA7a-14a、16a、17a呈单特异性,未检测出相应的等位基因HPA-b;在HPA1-17中,杂合度高的是HPA15,基因型HPA15a/15a、HPA15a/15b、HPA15b/15b频率分别是0.28、0.565、0.155;其次为HPA3,基因型HPA3a/3a、HPA3 a/3b、HPA3b/3b频率分别是0.355、0.51、0.135.经x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论 探明了潍坊地区汉族血小板捐献者HLA-A、B和HPA1-17系统区域性分布特点,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寻找匹配的血小板提供保障.

  • HPA配型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忠;王震;张印则;李敏;吕蓉;李天君;赵峰

    目的 探讨以HPA配型解决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案.方法1)建立PCR-SSP方法检测HPA-1~5基因型检测方法,建立机采血小板供者库;2)采用微柱凝胶法和Capture-P法对32名血小板输血无效患者作血小板同种抗体筛查,并对2种方法比较;3)对血小板同种抗体筛查阳性患者采用已知HPA基因型的标准谱血小板作抗体鉴定并采取HPA基因型同型输注的原则寻找供者.结果 1)采用PCR-SSP方法成功检测出HPA-1—5基因型,并对1000名血小板供者的HPA-1—5基因型定型;2)3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病例中,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小板同种抗体阳性率为50%,Capture-P法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3)32例血小板输血无效病例中2种方法同时血小板抗体阳性13例,其中2例鉴定为抗-HPA,分别为抗-HPA-5b(P=1/84)、抗-HPA-1a(P= 1/55).结论 对抗-HPA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采用HPA基因型相合的方法寻找供者是有效的.

  •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分布的研究

    作者:邓晶;夏文杰;叶欣;徐秀章;付涌水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的表达及PTR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27名临床上确诊为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应用PCR-SSP的方法检测其HPA-1~ 17基因分型.结果 27名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为HPA-1a(0.900),1b (0.100);HPA-2a(0.926),2b (0.074);HPA-3a(0.648),3b (0.352);HPA-4a(0.981),4b (0.019);HPA-5a(0.940),5b (0.060);HPA-6a(0.815),6b (0.185);HPA-7a~14a、16a、17a(1.000),7 ~ 14、16、17b(0.000);HPA-15a(0.463),15b (0.537);PTR患者的HPA抗原分布与健康献血者的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的27名PTR患者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抗体阳性表达者占78% (21/27)、GPⅠ a/Ⅱa抗体阳性占70%( 19/27).对3名PTR患者作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分析发现:患者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与HPA基因型密切相关,以抗-HPA-3b、-5b为常见.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无效的患者,应选择与其HPA基因型一致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 改良抗原捕获ELISA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

    作者:焦淑贤;朱建芳;丛培芳;周洪;温振科;孙波;乔显森;尹凤媛

    目的 探讨改良抗原捕获ELISA(MACE)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MACE分别检测青岛地区医院送检4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FIR)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同种抗体和3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自身抗体,并为PTR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结果 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检出率为50%(24/48),其中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9.2%(14/48),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39.6%(19/48),抗-HLA占所有免疫性抗体的70.4%(19/24).ITP患者血浆游离抗体检出率62.5%,其中抗体阳性者全部检出自身抗体,而且全部有抗自身HPA抗体.选择配合性血小板52个治疗量输注,输注后24小时CCI值为(11.35±2.78)×109/L,总有效率82.3%.结论 MACE法可以常规应用于PTR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MACE法检测血浆中游离的血小板自身抗体可做为辅助诊断ITP的一种方法.

  •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性霉素B依赖性抗体

    作者:王嘉励;叶欣;夏文杰;邓晶;徐秀章;刘静;丁浩强;陈扬凯;陈大伟;邵媛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标准方法.方法 针对1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和血小板上特异性和自身抗体,用Lifecodes LSATM Class I(Luminex试剂盒,磁珠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浆中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ELISA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自身抗体均为阴性;Luminex试剂盒测得:患者血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率为1%,未检出有特异性的HLA-Ⅰ类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存在两性霉素B依赖的血小板抗体.结论 流式细胞术或可成为检测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的实验室标准手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保障.

  •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检测

    作者:陈扬凯;邓晶;徐秀章;夏文杰;叶欣;丁浩强;刘静;曾四海;邵媛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混合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检测方法.方法 提取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TR患者的DNA 200 μL,通过PCR-SSP方法做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和HLA抗体,用Luminex试剂盒检测HLA-Ⅰ类抗体特异性,以MAIPA法鉴定HPA抗体特异性.结果 患者HPA基因型为1aa、2ab、3bb、4aa、5aa、6aa、9aa和15bb;HLA-Ⅰ类抗原为HLA-A* 02、A* 33,HLA-B* 46、B*58;从患者血浆中检出GPⅡ1b/Ⅲa及HLA-Ⅰ类抗体.该患者的PTR是由GPⅡb/Ⅲa及HLA-Ⅰ类混合抗体引起.结论 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输注ABO、Rh(D)同型、HLA和HPA交叉配型相合的相容性血小板,可有效减少PrR的发生.

  • Eplets配型方法在HLA-Ⅰ类抗体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邓晶;叶欣;徐秀章;丁浩强;陈扬;凯邵媛;夏文杰;王嘉励;刘静陈大伟;CHEN Da Wei

    目的 了解Eplets配型方法在HLA-I类抗体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PCR-SBT方法检测24名PTR患者及血小板供者的HLA基因型;利用Luminex技术平台、采用抗-HLA检测试剂(LSA)检测患者的HLA特异性抗体(DSA);再借助HLA Matchmaker软件获得患者的预存HLA-I类抗体对应的表位(Eplets)及DSA荧光指数中值(MFI);后统计分析Eplets错配数对PTR的影响.结果 对DSA不同MFI阈值(1 000-3000)的统计分析:DSA MFI<1 000时的血小板输注效果佳,且随着DSA MFI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组32次输注有效与PTR患者的DSA MFI平均值分别为1 289.67±1 121.83 vs4 078.60±2 578.57(P<0.01),Eplets错配数0-5的患者与错配数>5的患者输注效果分别为29.38±22.47 vs 18.47±15.38(P>0.05).结论 Eplets配型方法结合DSAMFI水平可筛选到适合的血小板供者,从而避免对于HLA-Ⅰ类抗体所致的PTR,保证输注效果.

152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