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应用肛门灌洗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水清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多发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临床表现为大便失禁、便急、排便困难以及便频等,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经肛门灌洗疗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手段,目前已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果,既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又能防止永久性肠造口.

  •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徐文忠;李辉;孔令媛;胡波;张开晓;刘洋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症状更严重,这些临床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因对于保肛手术的认识不足,时至今日对于LAR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综述主要对LARS的诊断、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展讨论.

  • 直肠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吴国举;贾文焯;安琦;余涛;曹祥龙;肖刚

    目的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同时可能造成术后一系列肠道功能障碍,即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本研究旨在分析确定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在随访过程中采用LARS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严重LARS和轻度/无LARS组的临床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254例完成量表评分并终纳入本研究.112例患者(44.1%)出现了严重的LARS症状.新辅助放化疗(OR =2.814,95% CI:1.097 ~5.561,P <0.001),低位肿瘤(OR=3.568,95% CI:1.159 ~6.546,P<O.001)以及吻合口漏(OR=6.574,95%CI:1.689 ~15.367,P<0.001)是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于具有LARS危险因素的患者,外科医生应充分告知风险,选择合理的病例进行保肛手术,避免严重LARS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损害.

  •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后的应用

    作者:朱美娟;周科军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在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后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43例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MDT模式进行护理,统计分析两组病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 L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术后 LARS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表中文版的实证研究

    作者:闫晶晶;牟绍玉;谭人福;王希罕

    目的 检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分表中文版用于评估患者排便失调严重程度的信效度.方法 便利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的患者108例,应用中文版LARS评分表评估其术后排便失调程度,并询问其肠道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以检验聚合效度;随机抽取50例患者在首次评估后1~3周进行第2次测试,以检验重测信度;结合患者一般资料检验LARS评分表对不同临床特征人群的判别效度.结果 中文版LARS评分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首次测量与再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该量表评分值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聚合效度良好(P<0.001);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76.7%;量表的判别效度良好,能区分不同性别、年龄、吻合口平面的人群(P<o.05).结论 中文版LARS评分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用于评估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失调的严重程度高效、可信.

  • 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谢国雄;陈建思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发生率、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普外科就诊并确诊为直肠癌、均进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1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术后LARS发生情况,并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发生LARS 41例(32.03%),其中LARS组和无LARS组在距手术完成时间、术前放疗、吻合口位置、骶尾骨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浸润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骨盆各径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采用x2检验分割法比较距手术完成不同时间的LARS发生率,显示距手术完成时间短的患者LARS发生率高于距手术完成长的患者(P<0.0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吻合口距离肛缘<5 cm、术前放疗及距手术时间<3个月是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LARS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较多;随着距手术时间的延长,LARS的发生率会有所降低.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琴;王群敏;王飞霞;潘喆;钟紫凤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癌症排行榜第三位[1].其中以中低位直肠癌常见,占70%~75%[2].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低位保肛手术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是,直肠癌保肛手术后25%~90%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功能障碍,即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3-4].

  •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凡;郭鹏;申占龙;高志冬;王杉;叶颖江

    目的 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永久造瘘和局部切除者.并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入选患者采用专为LARS设计的量表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询问方式,按照手术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得分情况(0~20分为"无LARS",21~29分为"轻度LARS",30~42分为"重度LARS")将患者按照LARS轻重程度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LARS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00例患者完成调查,男性61例,女性39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66.2(41~86)岁,其中年龄<60岁与≥60岁者分别为33例和67例,未观察到年龄分布的差异(P=0.204).自手术日至随访日间隔时间超过1年者70例,中位随访间隔23月.其中无LARS组37例,轻度LARS组18例,重度LARS组45例.3组临床病理学资料的比较,除有无放疗史(P=0.025)、肿瘤位置(P=0.000)和吻合口距肛缘距离(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无LARS和轻度LARS组合并后与重度LARS组进行重度LAR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放疗史(RR:5.608,95%CI:1.457~21.584,P=0.006)、肿瘤下缘距离(RR:0.125,95%CI:0.042~0.372,P=0.000)、吻合口距肛缘距离(RR:0.255,95%CI:0.098~0.665,P=0.004)以及回肠造口与否(RR:3.643,95%CI:1.058~12.548,P=0.032)与重度LARS有关;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女性患者(RR:2.138,95%CI:0.944~4.844,P=0.0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R:2.654,95%CI:1.005~7.014,P=0.049)、放疗史(RR:10.422,95%CI:2.394~45.368,P=0.002)和肿瘤下缘距离≤7 cm(RR:8.935,95%CI:2.827~28.243,P=0.000)是发生重度LARS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发生LARS较为普遍.女性、放疗和低位肿瘤患者行保肛术会增加发生重度LARS的风险,对这类患者行保肛术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 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风险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赵海蓉;张连香;张志琴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直肠癌保肛术治疗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模型对LARS的预测效能.结果 245例患者中共91例(37.14%)发生LARS,其中轻度患者58例(23.67%),重度患者33例(13.4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吻合口距肛缘<5 cm、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具备放疗史、坐骨棘间径<97 mm与发生LARS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有放疗史为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所得β为系数(按进一法取整),构建LARS风险评估模型为评分=2×(吻合口距肛缘<5 cm)+2×(有放疗史),佳截断值为2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该模型预测价值有限.结论 吻合口距肛缘<5 cm、有放疗史是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蒲羽;邱远;李祥;王文生;杨桦;肖卫东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率、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普通外科确诊为直肠癌并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337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29例,年龄(61.03±11.32)岁.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选择可能对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发生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术后恢复时间及骨盆径线对LARS的影响.结果 337例直肠癌患者LARS评分均数为14.08(0 ~41),126例(37.4%)有LARS症状,其中重度LARS占总例数的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吻合口位置越低、术前放疗、术后恢复时间越短均是患者术后存在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直肠癌患者LARS评分比较显示:与术后6个月内比较,术后6~18个月LARS评分呈逐步且显著下降的趋势(P<0.01).对于手术18个月后的患者研究显示:吻合口距肛缘<5 cm直肠癌患者LARS发生率显著高于吻合口距肛缘≥5 cm组(P<0.05);骨盆径线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吻合口距肛缘<5 cm直肠癌患者中,LARS组坐骨棘间径显著小于无LARS组(P<0.05).结论 LARS是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吻合口位置、术前放疗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为影响LAR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肠癌患者术后LARS症状出现显著改善至少需6个月以上;骨盆横径特别是坐骨棘间径大小可预测低位直肠癌术后LARS发生及恢复情况.

  • 经肛门灌洗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人福;牟绍玉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比例不断上升,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0%[1],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有60%[2-3]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失调,即所谓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LARS是一种以便急、便频、大便失禁和排便困难等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这种类型的排便失调很难治疗,一些病人终行永久性肠造口[4-5].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是指在肛门内植入导管,液体通过导管流入肠道,向近端进行灌洗,达到排空结肠、直肠的治疗方法[6].它是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永久性肠造口[7-10].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