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常颅内压状态下人脑桥静脉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葛明旭;孔大伟;彭波;孙平;王洪杰;滕宏涛;司志超;庞琦

    目的 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 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 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 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人,脑桥静脉;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大强度投影

  • 脑静脉系统流出端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颅内压增高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颉;司志超;赵光宇;王光彬;栾立明;丁峰;武乐斌;庞琦

    目的 对比观察颅内压增高与正常压力状态下脑静脉系统流出端的影像学特征,描述该段血管汇入静脉窦前的狭窄形成,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探讨脑静脉系统参与颅内压调节机制中该血管狭窄节段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4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非血管性疾病)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扫描成像,获得脑桥静脉及脑内静脉窦原始影像,以大强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记录脑桥静脉汇入静脉窦前即两者交界处的影像学特征.并测量不同压力状态下脑桥静脉的直径.结果 颅内高压患者的脑桥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并且大部分颅内压增高患者(32/40)可出现影像学上脑静脉流出端磁共振信号的减弱甚至消失,形成影像学上的明显狭窄,而正常志愿者中仅有1例出现类似的信号减弱.结论 脑桥静脉作为脑静脉系统的后通路,在颅内压增高时形成的狭窄结构提示其可能参与脑静脉系统自身体积变化的被动调节,进而对颅内压的调节发挥重要的作用.压力增高时脑桥静脉直径增加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该狭窄结构限制了静脉血液向颅外的顺畅引流,导致静脉血液的淤积并进一步增加了颅内压力.

  • 上矢状窦旁大脑桥静脉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陶伟;韩卉

    临床上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常损伤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桥静脉损伤后可引起和加重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1-6],为了减轻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必须熟悉和了解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解剖,从而在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桥静脉重建[7,8].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生中,约70%发生于上矢状窦,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有1/3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9,10].由于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脑静脉血栓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0,11].桥静脉为脑的静脉注入硬脑膜窦的终末部分,与硬脑膜窦的关系密切,桥静脉内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上矢状窦内血流变化[12],而桥静脉的解剖学观察可以为影像学观察提供形态学依据,有利于脑静脉血栓准确和及时的诊断[12,13].为此,本文对上述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 轻微外伤致脑桥静脉撕裂出血死亡1例

    作者:许建新

    1 案情摘要陈某,男,12岁.在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打架,双方各用手臂夹住对方颈部,多次试图将对方摔倒未能成功,后被同学劝阻而各自离开.陈某回家后(约30min),即感头痛、腹痛,多次到村医院诊治,31h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 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奇;李扩;王宁;李传坤;王茂德

    一、背景知识硬膜外血肿(图1)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其中大部分属于急性血肿。硬膜外血肿的形成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90%的硬脑膜外血肿与颅骨线形骨折有关。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等而导致血肿。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硬膜外血肿以额颞部和颞顶部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发展急速的硬脑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多属动脉损伤所致,血肿迅猛增大,可在数小时内引起脑疝,威胁患者生命。若出血源于静脉,如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或静脉窦,则病情发展稍缓,可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位于半球凸面的急性血肿,常向内向下推压脑组织,使颞叶内侧的海马及钩回突向小脑幕切迹缘以下,压迫大脑脚、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并影响脑桥静脉及岩上窦的回流,称为小脑幕切迹疝。为时较久的硬膜外血肿,一般于6~9d即有机化现象,由硬膜长入纤维细胞并有薄层肉芽包裹且与硬膜及颅骨粘连。小血肿可以完全机化,大血肿则囊性变内贮褐色血性液体。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存在中间清醒期。中间清醒期是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再度昏迷,这是因为硬膜外血肿形成后脑受压引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