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CP、血管内皮抑素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研究

    作者:刘海鹰;黄志良;杨国华

    目的 修饰柑橘果胶(modified citrus pectin,MCP)和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已分别被证实能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肿瘤转移的形成.探讨不同浓度的MCP及与ES联用后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经小鼠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T-26结肠癌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13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MCP组、中剂量MCP组、高剂量MCP组、ES组、低浓度MCP+ES组、中浓度MCP+ES组和高浓度MCP+ES组.MCP加入饮用水中,各组浓度分别为0、0、0.01、0.025、0.05、0、0.01、0.025及0.05 g/L,ES剂量均为2 mg/kg,腹腔内给药,隔天1次.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制作肝转移瘤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galectin-3、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galectin-3和VEGF浓度.结果 (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0%、80.0%、73.3%、60.0%、86.7%、73.3%、73.3%和60.0%.高浓度MCP组、中浓度MCP+ES组、高浓度MCP+ES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肝转移灶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高浓度MCP+ES组与ES组比较,肝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P<0.05).(2)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脾脏种植瘤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51 cm3、0.93 cm3、0.77 cm3、0.70 cm3、1.25 cm3、1.15 cm3、0.75 cm3和0.67 cm3.中浓度MCP组、高浓度MCP组、中浓度MCP+ES组、高浓度MCP+ES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脾脏种植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3)各组肝转移瘤galectin-3、VEGF表达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4)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的血清galectin-3、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值<0.01);阳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5)各组肝转移瘤MVD分别为28.47±3.22、27.47±3.22、26.92±1.47、26.91±2.41、26.43±1.47、26.50±3.09、25.45±1.96和24.73±3.09,各浓度MCP+ES组肝转移瘤MVD计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值均<0.05).结论 单用MCP或与ES联用均能有效抑制结肠癌肝转移和微血管生成.

  • 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分析

    作者:王胜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联合叶酸和替硝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以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瑞巴派特片、叶酸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克拉霉素治疗.经过4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75%(χ2=12.347,P<0.05).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2%,对照组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8.647,P<0.05).结论 瑞巴派特、叶酸联合替硝唑有利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龚镇谦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和果胶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33/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3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2.1%)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果胶铋、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

    作者:张贵平;李梅蕊;赵亚萍;林恒书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密切,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我院于1998年4月~1999年8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活动性PU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胶体果胶铋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卢蕾;魏德胜;张芸;牟彬

    胶体果胶铋为胃黏膜保护剂,在胃酸环境中能形成稳定的凝胶体,覆盖在黏膜表面,使糜烂面和溃疡灶与胃酸及胃蛋白酶隔离,对受损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促进溃疡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和炎症的消失,同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1].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了胶体果胶铋原料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药物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认识和预测样品的稳定趋势,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 果胶酮洛芬前药的合成及体外评价

    作者:奚苗苗;张三奇;顾宜;周敏;方坤泉

    目的:合成果胶-酮洛芬前药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的条件下合成果胶-酮洛芬前药,将前药置于胃肠道不同部位的模拟液中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酮洛芬的释放情况.结果:经HPLC测定,果胶-酮洛芬前药中含酮洛芬10.6%.在孵育过程中,前药在不同pH的消化道模拟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出酮洛芬,而在果胶酶溶液中释放率随时间推移呈线性增长(r=0.9679,P=0.007),孵育8 h后有96.2%的酮洛芬释放.结论:果胶-酮洛芬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结肠定位释放前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