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极低出生体重儿开放式探视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沈婷;冯世萍;曹清;马月兰;刘永戍

    目的 探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开放式探视的可行性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6例,在采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开放式探视,制订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订母亲参与实施的内容,对照组38例采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模式.收集并记录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达到完全经口喂养胎龄、住院期间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出院后30 d母乳喂养率、住院时间、出院后30 d再入院率.结果 实验组完全经口喂养胎龄小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出院30 d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后30 d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开放式探视可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患儿体重增长,提高出院后30 d母乳喂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出院后30 d再入院率,且未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率.

  •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残留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丽兰;陈伟菊;徐燕芳;邓敏娉;李延飞;李月仪;林娜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 极低出生体重儿每次管饲喂养前常规性评估胃残留(gastric residual,GR),胃残留评估是指评估胃内剩余奶量或胃内残留物的性质及颜色,可用于确定喂养间隔的时间[1-3]. 胃残留评估可以协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协助观察和评估患儿喂养不耐受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病情.患儿每天胃残留评估8~12次.当胃残留量大于前次管饲奶量一定比例时,后续喂养停喂或减少奶量.常规性执行胃残留评估,可因丢弃胃残留导致必需的胃酶和酸的丢失. 抽取胃残留可能导致胃损伤或黏膜受到刺激[1]. 目前有文献报道建议不进行常规胃残留评估,只在伴有其他胃肠道症状时才进行胃残留评估[1,3-5]. 本文总结了现有的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有关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和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胃管喂养后冲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阮芝芳;林蓉;刘丹;沈晶;徐鑫芬;李秋芳

    目的 改进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经胃管喂养后的冲管方法,探寻更为有效、便捷的胃管冲管方法.方法 将2012年1~7月我院需要留置胃管进行喂养的VLBWI共80例,随机分成改进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改进组在VLBWI管饲喂养后采用少量(1ml)空气冲管;对照组在管饲喂养后采用常规方法(1ml温化无菌注射用水)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胃管冲洗的护理操作用时.结果 改进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改进组胃管冲管的护理操作用时为(29.3±5.5)s,与对照组(47.2±7.1)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0,P<0.01).结论 改进后的VLBWI胃管冲管方法安全可行、简化流程、节约护理成本,值得在层流病房的管饲喂养早产儿中推荐.

  • 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姜红;于凤英;于新颖

    总结了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体会.在132例留置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9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其中3例导管尖端及血细菌培养均为阳性,2例仅血细茵培养为阳性,4例导管尖端和血培养均为阴性.1例家长放弃治疗,8例治愈.高度关注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的每一个感染征兆,及早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桂华;钱小芳;欧萍;葛品;徐玉英;黄龙生;谢燕钦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04月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00例,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89例早产儿完成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实验组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于早产儿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和12月龄收集两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得分、体格发育状况及再入院率.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早产儿总发育商及各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身高、体重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产儿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降低了再入院率.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价值

    作者:吴杰斌;周彬;蒋红侠;刘娅;金宝;张艳艳;翟敬芳

    目的:探讨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85例极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nDuoPAP组45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0例,主要观察两组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 h、12 h、24 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PaO2/FiO2)、失败例数等。结果 nDuoPAP组无创辅助通气1 h、12 h、24 h评估 PaCO2、PaO2、OI与nCPAP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与nCPAP组上机失败率(4.44%vs.22.50%)以及呼吸暂停发生率(13.33%vs.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与nCPAP组无创通气时间[(3.61±0.97)d vs.(3.44±1.18)d],发生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uoPAP治疗NRDS,与nCPAP相比更能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并发症。

  •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韦露明;刘芸芝;高宗燕;钟丹妮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同胎龄第10百分位分为体重增长正常组(A组)和体重增长迟缓组(B组),共52例入选.A组23例,B组29例.第2周A组的总热量高于B组,第2、3周A组的肠内热量高于B组,第1周A组氨基酸、脂肪乳的热卡高于B组,第3周A组体重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均数比较,胎龄分别为(32.57±1.78)周和(31.53±1.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及开始应用氨基酸日龄是影响体重增长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 出生时的胎龄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之一,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应用氨基酸有助于体重增长.

  • 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何蓉;严洁;肖志辉

    目的评价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 )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收治的VLBWI根据喂养时机和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和体格发育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胀、胃出血、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5.4%vs.24%,5.4% vs.22.5%,3.6% vs.20%);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缩短及足量肠内喂养的日龄明显缩短[(10.4±4.0)d vs.(12.7±5.3)d,50(10,75)h vs.64(40,86)h,(28.7±13.7)d vs.(34.6±14.2)d]。观察组生后第7、14天的奶量和第7天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45.9(14.4,64.4)ml· kg -1· d-1 vs.27.8(0,56.6)ml· kg-1· d-1,73.6(55.2,114.7)ml· kg-1· d-1 vs.48.5(30.6,89.7)ml· kg-1· d-1,(1361±163)g vs.(1287±168)g,P<0.05]。两组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日龄、体重下降的百分比、出院时体重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低体重日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3(2,5)d vs.5(3,7) d,(41.9±12.8)d vs.(48.1±16.0)d,P<0.05]。两组出生时小于胎龄儿(SGA)与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组出院时EUGR的比例明显高于出生时SGA的比例(70%vs.40%,P<0.05)。结论早期微量胃肠喂养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营养和并发症。

  • LED蓝光照射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评价

    作者:舒桂华;徐翔;严语;朱玲玲

    目的:探讨LED蓝光照射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1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入观察组(LED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普通蓝光箱照射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儿入院时胎龄、体质量、入院时间、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血清胆红素峰值、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青铜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光疗后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青铜症。结论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LED蓝光照射优于普通蓝光照射,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 个体化喂养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李彩梅;丁晓春

    目的 探讨个体化喂养与常规喂养方法相比,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肠内营养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12月收治的极/超低体重儿53例作为常规喂养组,给予普通早产儿奶(81 kcal)喂养;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极/超低体重儿80例作为个体化喂养组,给予个体化喂养,个体化喂养根据患儿胎龄、体重及病理状态,选择不同的配方乳制剂,包括:早产儿81 kcal奶、低渗透浓度的早产儿68 kcal奶、早产儿81 kcal高蛋白奶、早产儿101 kcal奶及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结果 与常规喂养组相比,个体化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缩短[(9.1±3.7)d vs.(12.1±6.7)d]、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减小[(5.8±3.0)%vs.(7.9±4.2)%]、达全肠内营养时间缩短[(31.5±5.3)d vs.(36.4±4.9)d]、住院时间缩短[(36.6±6.3)d vs.(40.5±5.2)d]、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快[(19.2±4.7)g·kg-1·d-1 vs.(15.7±4.9)g·kg-1·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3.75%vs. 64.15%)、宫外发育迟缓率(66.25%vs. 83.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纠正胎龄至36周时头围[(31.63±0.73)cm vs.(30.81±1.31)cm]、身长[(44.52±0.86)cm vs. (43.84±1.03)cm]、体重[(2.249±0.159)kg vs.(2.122±0.236)k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喂养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促进生长发育,缩短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小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hsPDA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作者:张程;何少茹;张智伟;丁以群

    目的 探讨罹患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22例出生体质量小于1500 g的早产儿行PDA结扎术,其中男12例,女10例;胎龄中位数分别为29周(24+5 ~32+6周);出生体质量(1103±228)g.出生时Apgar评分1 min为(6.1±2.2)分,5 min(8.6±1.2)分.结果 患儿PDA直径(3.79±1.01) mm(2.0 ~5.9 mm),(2.69±0.84) mm/kg(1.23 ~4.23 mm/kg);左心房与主动脉根部直径比(LA:AO) 1.69±0.41.手术时体质量中位数1500 g,平均(1512±539)g;日龄中位数24天.麻醉意外导致死亡1例;其余21例完成手术的患儿中,住院(67.09±36.10)天,术后呼吸机治疗2~44天,15例(68.2%)术后7天内撤机.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肺出血(18.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3.6%)、败血症(22.7%)、支气管肺发育不良(63.7%)、脑损伤(18.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1.8%)、肺炎(86.4%)、代谢性酸中毒(45.5%).结论 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hsPDA,早期确诊、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不能行内科治疗或内科治疗无效时,特别是大PDA(>3.5 mm或2.5 mm/kg)、合并其他左向右分流的心内畸形时,应在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之前争取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结扎安全、有效.

  • 荆州市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童睡眠状况调查

    作者:李玉兰;邹敏书;卢宏柱;王琳;周少华;樊启红;龚本新

    目的 探讨7~13岁儿童中合并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童的睡眠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1997年至2003年在本院产科出生并完成2010年6月10日至25日身体测量、病史采集及<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量表>调查的78例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VLBW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并与VLBW组相同时间完成身体测量、病史采集及<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量表>的80例出生时为足月正常体重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儿童接受调查时,年龄为7~13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无相关内科疾病史,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性别、年龄、接受调查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 VLBW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短,非节假日就寝时间及起床时问均较对照组晚,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节假日就寝时间及起床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7~13岁儿童睡眠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无相关性,VLBW组与对照组睡眠时间相同.结论 7~13岁儿童睡眠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无相关性,但要获得终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

  • 极低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明玉;唐军;伍金林;母得志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03例VLBW儿和ELBW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母亲孕期致VLBW儿及ELBW儿的高危因素、患儿生后并发症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03例VLBW儿和ELBW儿的并发症前10位分别为:新生儿肺炎为85例(82.5%)、颅内出血(ICH)为79例(76.6%)、高胆红素血症为60例(58.2%)、呼吸暂停为59例(57.2%)、呼吸衰竭为54例(52.4%)、电解质紊乱为53例(51.4%)、酸碱平衡紊乱为47例(45.6%)、低血糖为40例(38.8%)、贫血为38例(36.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28例(27.2%).103例患儿中,存活为84例(81.6%),死亡为8例(7.8%,放弃治疗后死亡为3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为11例(10.7%).结论 及时、恰当地对VLBW儿和ELBW儿给予保暖、营养支持、积极预防并治疗各种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等,可降低其死亡率.

  •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林;杨晓燕;石晶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3例VLBWI为研究对象.按照出院诊断是否包括BPD,将其分为BPD组(n=57)及非BPD组(n=106).回顾性分析VLBWI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学比较下面各项因素对于VLBWI发生BPD的影响.①2组VLBWI母亲产前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胎次、是否初产妇、是否多胎妊娠、是否按期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分娩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等12项因素;②新生儿情况,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情况,机械通气使用率及时间,以及生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等14项因素.根据临床经验及VLBWI发生BPD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对其中13项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LBWI发生BP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PD组VLBWI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以及剖宫产比例,均较非BPD组低,而产前出血比例,则较非BPD组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VLBWI胎龄较非BPD组小,出生体重较非BPD组轻;BPD组VLBWI出生后1 min及5 min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PS使用率、机械通气率及时间,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导管未闭(PDA)和脑室周-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IVH/PVL)发生率,则均较非BPD组高或长,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LBWI发生BPD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29.5周(OR=3.876,95%CI:1.260~11.924,P<0.05),出生体重<1 300 g(OR=3.983,95%CI:1.165~13.621,P<0.05)是VLBW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7 d(OR=0.146,95%CI:0.050~0.424,P<0.05)是VLBWI是否发生BPD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避免早产及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可能降低VLBWI的BPD发生率.

  • 1146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胡勇;唐军;夏斌;母得志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临床特点、救治策略及转归,为VLBWI/ELBWI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 146例VLBWI/ELBWI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龄分为:<28周组(n=84)、≥28~32周组(n=679)、≥32~37周组(n=378)及≥37周组(n=5).分析各组VLBWI/ELBWI的临床特点,统计学比较各组受试者住院时间、存活率、呼吸机使用情况、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放弃治疗情况等.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 146例VLBWI/ELBWI中,早产儿为1 141例,足月儿为5例,由于足月儿中VLBWI/ELBWI病例数太少,故未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对于<28周组、≥28~32周组、≥32~37周组VLBWI/ELBWI进行统计学比较的结果显示:①3组受试者住院时间、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67,P<0.001;x2 =71.012,P<0.001),并且VLBWI/ELBWI胎龄越小,住院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②<28周组ⅥLBWI/ELBWI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显著高于≥28~32周组及≥32~37周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3.001、162.157,P<0.001).<28周组及≥28~32周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率,均显著高于≥32~37周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872、74.418,P<0.001),但是,<28周组与≥28~32周组呼吸暂停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77,P<0.001;Z=-4.655,P<0.001;Z=-2.879,P=0.002),并且胎龄越小,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时间越高.③3组VLBWI/ELBWI常见并发症,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颅内出血(Ⅲ~Ⅳ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662、74.639、58.076、70.049,P<0.001),并且胎龄越小,上述并发症发生率越高.3组呼吸暂停与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683、25.937,P<0.001);而<28周组及≥28~32周组呼吸暂停及宫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32~37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586、57.893,P<0.001;x2=10.146、25.019,P<0.001),但是<28周组分别与≥28~32周组呼吸暂停和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VLBWI/ELBWI放弃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36,P<0.001),并且胎龄越小,放弃治疗率越高;死亡VLBWI/ELBWI中,放弃治疗后死亡者占73.8%(141/191).结论 VLBWI/ELBWI中,胎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呼吸机治疗率及治疗时间明显增加,VLBWI/ELBWI存活率下降.降低VLBWI/ELBWI放弃治疗率,可提高其存活率.

  • 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检测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意义

    作者:李红新;侯德红;屠文娟;张琴芬;解鹏;吴薇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源性粪便标志物粪便钙卫蛋白(FC)检测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28孕周的35例有 NEC 表现的 VLBW 儿为研究对象,并纳入 NEC 组,按照是否确诊为 NEC,将其进一步分为确诊 NEC 亚组(n=15)和疑似 NEC亚组(n=20)。选择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同期收治的30例喂养不耐受 VLBW 儿纳入喂养不耐受组(n=30),以及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同期收治的无胃肠道症状且喂养情况良好的30例 VLBW 儿纳入对照组(n=30)。4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质量等一般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4组 VLBW 儿 FC 水平及大便隐血(OB)进行检测,并对4组 VLBW 儿 FC 水平及 OB 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 NEC 亚组早期和极期FC 水平较对照组 FC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8.44;P <0.05),确诊 NEC 亚组极期 FC水平较早期和恢复期明显升高,且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563,P <0.05),喂养不耐受组 FC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 >0.05)。确诊 NEC 亚组患儿极期 OB 阳性检出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9,P <0.05),确诊 NEC 亚组早期和恢复期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03,0.000;P >0.05)。疑似 NEC 亚组疑似期和恢复期及喂养不耐受组 OB 阳性检出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0.000,0.185;P >0.05)。结论FC 水平检测比 OB 检测在 NEC 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灵敏度,可以作为 VLBW 儿 NEC 的诊断、严重程度判断及疗效预测的有效指标,同时还可以作为 NEC 与喂养不耐受患儿相鉴别的客观依据。

  • 新技术应用对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国琴;张宇鸣;黄绮薇;裘刚;汤定华

    目的探讨新的治疗技术如肺表面活性物质(PS),鼻塞CPAP(NCPAP),以及开展新生儿转运对需机械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预后的影响. 方法 73例因呼吸衰竭、反复呼吸暂停、心肺复苏需机械通气的VLBWI按用新技术前后分为A组32例(1995~1998年)和B组41例(1999~2002年).B组有10例用PS(占24%),拔管后改用NCPAP 12例(占29%),转运的患儿有11例(占27%). 结果两组比较,B组存活率明显提高(39% 与71%,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8.15±11.57) d 与(4.59±3.50) d(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47%与24%,P<0.05);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B组亦明显减少,而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VLBWI生后即予PS预防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尽早撤离呼吸机,改用NCPAP;开展新生儿转运,可能提高VLBWI机械通气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作者:陈涵强;杨长仪;杨文庆;石惠英;林云峰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临床表现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出生体重<1500 g的确诊有临床表现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78例,其中42例采用口服吲哚美辛治疗者作为治疗组,36例未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吲哚美辛的疗效、副作用以及对早产儿的近远期预后.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性别比例、胎龄、动脉导管直径、合并心力衰竭、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导管关闭33例,关闭率为78.6%,高于对照组,自发关闭9例,关闭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9,P=0.000).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较少的脑室内出血发生比例(z=1.167,P=0.030)、较短的总用氧时间[分别为(8.0±5.5) d和(13.3±9.3) d,t=2.225,P=0.032]及住院时间[(39.0±7.7) d和(43.6±10.6) d,t=2.229,P=0.029],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中有5例药物治疗失败后使用胸腔镜钳闭动脉导管,术后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现胸腔积液,无死亡及气胸发生.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临床表现的动脉导管未闭应积极干预,口服吲哚美辛可有效关闭动脉导管,胸腔镜钳闭动脉导管可作为药物治疗失败后的一种选择.

  • 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早期应用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高薇薇;谭三智;陈运彬;张永;叶秀桢;聂川;王越;王俊平

    目的 比较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生后60 min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共123例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nCPAP组63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组(对照组)60例.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病死率、用氧、辅助通气使用和临床并发症情况. 结果 nCPAP组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4.8%(3/63)与3.3%(2/60)]和病死率[7.9%(5/63)与6.6%(4/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6和0.07,P>0.05).nCPAP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27.0%,17/63)低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OR=0.3,90% CI:0.2~0.6,P<0.05).生后28 d时,nCPAP组辅助通气的比例(17.5%,11/63)低于对照组(25.0%,15/60)(OR=0.7,90% CI:0.4~1.4);至纠正胎龄36周时,nCPAP组辅助通气比例(6.3%,4/63)仍低于对照组(8.3%,5/60)(OR=0.8,90% CI:0.2~2.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5和0.01,P均>0.05).nCPAP组气漏发生率(11.1%,7/63)低于对照组(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OR=0.3,90% CI:0.2~0.7,P<0.05). 结论 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相比,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早期使用nCPAP,不能降低病死率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但可缩短辅助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漏和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

  • 胎盘输血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近远期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王海燕;姜燕;冷海清;罗雅;王来栓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出生时采用延迟脐带结扎或挤压脐带等胎盘输血措施的益处和风险. 方法 检索1965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VLBWI延迟脐带结扎和脐带挤压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5.1.0推荐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根据文献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 结果 纳入14篇英文文献进行meta分析.8项研究采用延迟脐带结扎,6项研究采用脐带挤压.胎盘输血组任何级别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项研究,OR=0.49,95%CI:0.32~0.77,P<0.01);生后4h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8项研究,MD=4.42, 95%CI: 3.85~4.98,P< 0.01);入院后首次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6项研究,MD=3.52,95%CI: 1.67~5.37,P< 0.01);住院期间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项研究,OR=0.46,95%CI: 0.26~0.8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胎盘输血组与对照组5 min Apagr评分(MD=0.0l,95%CI:-0.21~0.22)、入院时体温(MD=0.13,95%CI:-0.15~0.41)、胆红素峰值(MD=0.59,95%CI:-0.13~1.31)、入院后首次红细胞压积(MD=3.48,95%CI:-0.46~7.43)、住院期间病死率(OR=0.63,95%CI:0.31~1.25)、Bell分期2期以上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OR=0.62,95%CI: 0.29~1.33)、因贫血需要输血的比例(OR=0.63,95%CI: 0.35~1.15)、纠正胎龄36周需要用氧的比例(OR=0.79,95%CI:0.46~1.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VLBWI 出生时采用延迟脐带结扎或挤压脐带等胎盘输血措施可改善结局,与早期结扎脐带比较可明显降低任何级别IVH及住院期间脓毒血症的风险,但佳的操作方法及其对远期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04 条记录 2/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