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64例临床观察

    作者:曾玉婷;孙克文;陈建平

    目的 观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ST并行内镜下治疗的64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组4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11例和EPMR+ESD组13例,观察各组的残留率、出血率、出血量、穿孔率及复发率,并同时记录病灶部位、大小、术后病理、癌变情况.结果 EMR/EPMR组、ESD组、EPMR+ESD组术后发生活动性出血各有5例(13.89%)、2例(18.18%)、2例(15.38%),发生穿孔各有1例(2.78%)、1例(9.01%)、3例(23.8%),3组间出血率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和EPMR+ESD组均无残留及复发,EMR/EPMR组术后残留率为11.11%,6例出现复发(16.67%),3组间残留及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LST共发现6例癌变(9.38%).结论 EMR/EPMR、ESD、EPMR+ESD这3种术式治疗LST均易引起术后迟发型出血,然而EPMR+ESD术会导致更多的出血量,并较EPMR术更容易发生穿孔情况,但EMR/EPMR术相较于其他两组术式,更容易发生残留及复发,需加强术后随访.

  • 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腺瘤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双平;王桂周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腺瘤性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腺瘤性息肉病人26例应用EPMR进行病变切除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治疗病人中有2例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外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1例发现创面残留,予以高频电凝切除术和氩离子凝固术(APC)电灼,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未再发现创面残留及复发现象.术后12个月复查电子肠镜未再发现原有创面复发.术后2年13例复查电子肠镜,有1例在原发病灶位置处出现复发.结论 EPMR作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改良的手术方式,在结肠巨大腺瘤内镜下治疗中,是有效的,其并发症少,可操作性强,值得在内镜治疗工作中推广.

  •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瘤并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曾斌;戴勇;廖爱军;石巍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EPMR、内镜下套扎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全瘤整体活检.结果 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大直径0.4~3.0 cm,平均1.25 cm,隆起性病变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34例,下段1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38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4例,食管囊肿3例,孤立静脉瘤3例,起源于黏膜层的宽蒂食管息肉5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侧向发育型肿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4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大直径超过2 cm者行内镜下EPMR治疗,6例食管囊肿和孤立性静脉瘤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MR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18 min.5例术中出血,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穿孔.所有EMR、EPMR切除病变“全瘤”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3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EPMR治疗简便、安全,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 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

    作者:马用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MRS)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患有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63例,通过 EMRS 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成功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评价 EMRS 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3例患者的65处病灶中,发生上皮内瘤变59处,早期食管癌4处;完全切除51例,不完全切除12例。患者并发症方面,所有患者均无食道穿孔;术中出血患者4例;术后均无延迟性出血症状。随访期间有6例患者复发。结论 EMRS 对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仍存在一定复发情况,导致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分片切除次数的增多所致切除物残留,终引起复发。

  • 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12例

    作者:王芝芝;王媛;李乾;袁伟建;冷爱民;彭杰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LST患者行EPMR治疗,观察术后有无穿孔或出血,术后3~5d观察患者排便情况,术后3、6、12个月后内镜随访观察有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结果:11例LST患者的病灶被完全切除,1例加用电灼术后病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手术部位术后未出现出血或穿孔,术后3、6、12个月内镜随访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EPMR治疗结肠LST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