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胆排毒口服液抗致命性内毒素血症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

    作者:曹艳;常明向;刘义梅;陈科力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致命性内毒素血症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根据内毒素在体内代谢的途径,用利胆、排毒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清除血液和肠道内毒素,用清热活血药抗炎治疗微循环障碍,据此组方制备利胆排毒口服液,从整体上治疗内毒素血症.结果: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对醋酸铅致敏的致命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的保护率为100%,对氨基半乳糖致敏的致命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的保护率为50%~80%,而病理对照组模型小鼠的死亡率均为100%.结论:利胆排毒口服液能有效地预防性治疗内毒素血症,该组方的思路对致命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有效性,但该组方尚待深入进行基础研究.

  • 利胆排毒口服液体外抗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常明向;章晶;陈科力

    利胆排毒口服液是我们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自主研制的以茵陈蒿汤与大承气汤合方的加减方.动物实验表明,其能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兔体温、血浆内毒素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等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验证其疗效,我们对其进行了体外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 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血症实验研究

    作者:吴梅梅;陈科力;常明向

    目的: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血症作用.方法:以大鼠胆汁流量的变化为指标,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的利胆作用;采用显色基质法测定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采用在体肠管运动实验法观察利胆排毒口服液对小鼠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用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分析利胆排毒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灌胃利胆排毒口服液,观察其对内毒素病理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给药后20~ 40 min时间段胆汁分泌较用药前增加(4.5±1.5)滴(P<0.05),给药后40~60 min时间段较用药前增加(5.5±2.5)滴(P<0.05);能减少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胆汁含量分别为(84.3±12.1) EU· mL-1,(51.7±14.4) EU·mL-1(P <0.01);对照组和口服液组尿液中内毒素分别为(17.2±2.1)EU·mL-1,(12.5±1.6) EU·mL-1(P<0.01).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对抗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0%,59.02%(P<0.01);能促进小鼠肠推进功能,对照组和口服液组碳末推进率分别为(55.08±0.39)%,(99.12±0.87)%(P<0.01);能保护小鼠免受致死量内毒素的损害,模型组、口服液组存活率分别为0%,100% (P<0.01).结论:利胆排毒口服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 利胆排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吴梅梅;常明向

    学者认为,多靶点的药物治疗可能是内毒素性休克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1-2]。中药具有多靶点作用,对内毒素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 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作者:黄良永;张春丽;路丽;杜士明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tlantis T3柱(150 mm×4.6 mm,3 μm),甲醇-0.05%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分离度好,可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大黄酸在16.71~334.20 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为0.47%;大黄素在2.06~41.28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03%;大黄酚在4.46~111.6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为0.67%.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利胆排毒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

    作者:黄良永;郑江萍;雷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tlantis T3柱(150 mm×4.6 mm,3 μm),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分离度好,绿原酸在6.32~306.60 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1.30%(n=6);栀子苷在12.04~602.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80%(n=6);丹酚酸B在2.67~133.4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5.08%,RSD为1.98%(n=6).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利胆排毒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 利胆排毒口服液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作者:曹艳;崔瑞勤;陈科力;黄必胜

    目的:筛选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鲎试剂凝集试验法,对利胆排毒口服液不同极性部位抗内毒素作用进行了体外观察。结果各部位均呈现一定的内毒素破坏作用,而水溶性部位在0.01g/mL 仍然对内毒素有破坏作用。结论水溶性部位是抗内毒素主要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次之,石油醚部位在处方量浓度下无抗内毒素活性。

  • 利胆排毒口服液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解热作用及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娟;常明向;陈科力;赵婷秀;陈刚

    目的:研究利胆排毒口服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解热作用及高剂量内毒素引起的兔主要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内毒1μg/kg造成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利胆排毒口服对模型动物的解热作用;注射高剂量内毒素800、1000μg/kg造成重症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家兔的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利胆排毒液对1μg/kg内毒素所致3.0 h体温反应高度及5.0 h体温反应指数有明显抑制作用;用药组对大剂量内毒素所致主要脏器组织病理损伤较未给药组轻,其中胃、直肠未见明显损伤.结论:利胆排毒口服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有解热作用,对主要脏器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