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的观察

    作者:王卫;陈术;施爱群;金明;胡瑞华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临床恢复规律.方法对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斜视度25△~100△,术后近期正位48例.(2)术前具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患者22例(占44%),术后增至47例(占94%).术前具有远立体视的患者4例,术后增至18例.术后具有远、近立体视功能患者人数显著上升(P<0.05).(3)术前同视机法具有Ⅰ级功能者22例,术后44例,术后Ⅰ级功能恢复的患者人数显著增多(P<0.05).(4)术前同视机法测到Ⅱ级功能的患者10例,术后上升到44例.术后Ⅱ级功能的患者比例显著上升(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提倡早期手术治疗以期改善和恢复立体视功能.

  •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作者:麦光焕;杨少梅;姚力京;陈国策;颜建华;蔡琼珍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关键词: 外斜视 外科手术
  • 调整缝线术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作者:漆雅;于刚;吴倩

    目的 探讨调整缝线技术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应用及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使用调整缝线技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按术后眼位是否矫正满意(-8△~+8△)将患者分为矫正满意组(46例)和不满意组(24例).比较二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年龄、手术是否涉及下斜肌和内直肌等.结果 矫正不满意组患者中,欠矫者1例,过矫者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是否涉及下斜肌减弱,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是否涉及内直肌加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设计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状况,手术涉及内直肌加强时,应适当减少手术量.调整缝线技术应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有其独到的优势,不仅可使手术设计更加充分,保证术后早期眼位矫正的满意,更可提供追求远期效果的手段.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曾莉;郝更生;卢薇;李玉茹;税丹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研究间歇性外斜视131例,其中手术106例,未手术25例,观察眼位和双眼视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组:外展过强型正位率85.7%,基本型76.3%,集合不足型53.8%,外展过强型和基本型术后正位率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364),集合不足型与外展过强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20),集合不足型与基本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39).三级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外展过强型52.4%,基本型33.9%,集合不足型11.5%,外展过强型和基本型术后三级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差异无显著性(P=0.135),集合不足型与外展过强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2),集合不足型与基本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33).未手术组:外展过强型10例,1例斜视度增加;基本型9例,2例自愈,3例斜视度及双眼视功能变化不明显,4例斜视度增加,6例集合不足型中5例无三级双眼视功能,1例斜视度及双眼视变化不明显.结论 应在对间歇性外斜视分型的基础上,以双眼视损害的程度和早晚作为手术时机选择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外斜视 间歇性 手术
  • V型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杜继清;刘伟;刘海涛;杨巧玲;胡怡芳

    目的 观察V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不同临床表现,对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下斜肌减弱术,反之则行外直肌后徙并上移术.对上直肌功能不足者行上直肌移位或缩短术.结果 45例V型外斜视经手术治疗,眼位正位者39例(86.67%),有双眼单视功能者从术前的46.67%提高到术后的73.33%.结论 V型外斜视的治疗应针对不同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V型外斜视在矫正眼位的同时,还可以使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得到重建.

    关键词: V型 外斜视 外科手术
  • 外斜视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

    作者:陈霞;郭静秋;蔡浩然;管永清

    本文对外斜视儿童VEPs的双眼总和(VEPBS)进行了探讨.测试不伴有弱视的外斜视儿童39名.结果显示,恒定性外斜组及间歇性外斜组的VEPBS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1),VEPs的VEPBS减小与眼位偏斜有关;恒定性外斜组VEPBS小于间歇性外斜组(P<0.01),该结果与临床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一致.

  • 间歇性外斜视的远近立体视觉(附11例报告)

    作者:刘玉华;颜少明;徐锦莉;赵培旭;李福琴;胡伯越

    本文报告在81例间歇性外斜视中,发现11例远距离,定性和定量无立体视;而近距离立体视正常.同视机双眼视觉检查:正常视网膜对应1例,异常视网膜对应5例,视网膜对应缺如5例,这一现象表明,对斜视等眼病必须远近立体视双相测定,现行国内外只使用远或近单相法来评定立体视功能,诊断立体盲有片面性,不规范,作者还就远近立体视的差异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外斜视 立体视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选择的系统评述

    作者:曾利;郝更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评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对7篇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标准进行系统评述.结果7篇Ⅱ级证据文献由于资料描述不完整或手术时机选择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均不一致,不能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论一般以年龄大于4岁、斜视度>20△、抑制性暗点的出现、远立体视丢失或丢失趋势中的一个或综合多个指标作为手术干预指征,但由于各文献报道的标准极不一致,难以形成一致性结论,建议为此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

  •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的探讨

    作者:费菲;刘新荣

    目的 探讨大角度外斜视安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法,观察手术效果.方法 39例外斜视病例按照斜视度大小分为A、B、C三组,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外直肌常量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以及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三种术式,术后1月测量原在位斜视度.结果 A组中三种术式正位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中三种术式正位率有显著性差异,C组选用的二种术式正位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传统的外直肌常量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在眼位正位率上更具有稳定性.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于一定度数内的大角度外斜视有效.随着外斜视度数的增大.可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内直肌缩短术.

  • 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分析

    作者:李云侠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佳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将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分为3组:Ⅰ组年龄2~5岁,Ⅱ组年龄6~18岁,Ⅲ组年龄19~45岁,观察不同年龄组术前眼位设计、手术前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Ⅰ组术后眼位满意率73.7%,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者84.2%;Ⅱ组术后眼位满意率89.2%,获双眼单视者78.4%;Ⅲ组眼位满意率75.0%,有双眼单视者50.0%.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设计应根据病人年龄、眼位、融合状态及视疲劳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提高术后正位率及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关键词: 外斜视 间歇性 手术
  • 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

    作者:甘晓玲;郭静秋;刘海华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问题.方法对397例外斜视经手术矫正为正位的病人观察3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后241人为正位,154人外斜视>-8△,其中58人≥-15△.病人发生外斜视的年龄,控制外斜视的能力及手术适度过矫与远期眼位有关.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欠矫是普遍存在的,欠矫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远期欠矫很难避免.发病晚,手术适度过矫及间歇性外斜视的病人的远期欠矫率较低.

  • 间歇性外斜视致调节性近视(附3例报告)

    作者:任华明;李少敏;周楠

    列举3例间歇性外斜视所致调节性近视,讨论其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 外斜视术后双眼视训练对立体视及眼位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赵聪玲;王平

    目的 对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训练,观察并分析其对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眼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为外斜视并行斜视矫正术,且术后进行双眼视训练半年及其以上的患者.手术前后检查患者斜视度及双眼视功能.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外斜视患者斜视矫正术后行双眼视训练,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改善,眼位未出现明显回退现象.结论 双眼视训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恢复,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眼位的稳定.

  • Helveston综合征的特点及手术方法

    作者:田春慧;任芬花;雷秀丽;连丽英;袁瑞芝;白玉

    目的 探讨Helves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Helveston综合征患者2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结果 29例病例术后正位28例(96.6%),A征消失26例(89.7%),A征由术前的14.24△±5.13△减少为5.21△±4.32△;术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由术前的11.87△±5.37△减少为5.11△±1.78△;手术前后的外斜视、A征及DVD的斜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例恢复双眼视觉,3例恢复立体视功能.结论 Helveston综合征一次手术同时矫正外斜A征、上斜肌功能过强和DVD效果良好.

  • 眼轴长度对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量的影响

    作者:谢仁艺;杨梅;何欢;王海燕;潘美华

    目的 探讨不同眼轴长度与共同性外斜视手术量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适合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应用IOL-master和/或B超测量眼轴长度,根据眼轴长度分为正常眼轴组、短眼轴组和长眼轴组;常规按外直肌后徙内直肌截除各1mm矫正4.5△设计手术.结果 术后1周或6周3组一退一截各1mm所矫正斜视度有显著差异:短眼轴组>正常眼轴组>长眼轴组(P<0.05).结论 不同眼轴长度对共同性外斜视近远期矫正手术量有影响.

  • 间歇性外斜视不同年龄组的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李平惠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0例不同年龄组的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的病例首选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过矫、欠矫的病例,术后配戴三棱镜、双眼视的训练及再次手术.结果5~12岁组满意率高,为82.35%,~49岁组低,为30.77%.结论小年龄组病例的眼位矫正优于大年龄组.

  • 反向性斜视的治疗(附10例报告)

    作者:任兵;罗英;刘世情

    反向性斜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斜视,在同一只眼,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内斜眼注视时,另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我们1991年至1998年收治1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 本文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小年龄5岁,大年龄16岁。其中7例为高度远视,2例为中度远视,1例为双眼近视并屈光参差。7例高度远视伴双眼弱视,1例中度远视伴单眼弱视。斜视度:内斜视在+5°~20°之间,外斜视在-5°~-20°之间。1例中度远视者有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2例高度远视有同时视,其余患者均无双跟单视功能。7例高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2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2例中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1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1例近视为分离性垂直偏斜并内斜和外斜视(1992年曾做过眼肌手术)。

  •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手术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璐;苏鸣;任生刚;滑惠兰;张保利;李彦存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的近期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结果显示所有42例病例术后正位率90.5%,并且远近斜视度差值明显减小.结论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效果肯定.

    关键词: 外斜视 眼外肌手术
  • 伴有外斜视的近视眼LASIK手术治疗

    作者:陶晨;孙慧华

    屈光不正是人类常见的眼科疾病,我国则是近视眼患病高发地区.近年来,治疗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手术迅速发展.我院自1995年起开始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从随访结果及文献报道来看,该手术具有可靠性好、预测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临床上发现近视眼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外斜视,其中主要是外隐斜,但也有斜视度数较大的显性外斜视.对于这些同时伴有显性外斜视的近视眼患者,如何设计手术方案,达到既矫正眼位又能治疗其屈光不正,我们进行了研究.32例伴有外斜视的近视眼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手术,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文献检索未发现国内外有相关报道.

  • 不同术式治疗DVD效果观察

    作者:米琳;张丽军;张树梅

    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ivergence, DVD)亦称交替性上隐斜,其特点是遮盖一眼时,被遮盖眼上转,并同时伴有轻度外旋和外转.当去除遮盖时该眼下转并伴有轻度内旋,内转,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常并发内斜视、外斜视及隐性眼球震颤.该病病因不清,治疗方法各不相同.近三年我们采用上直肌后徙术及下斜肌止端转位术治疗DVD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249 条记录 3/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