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非肿瘤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卫红

    光动力( PDT)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光学技术,其生物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敏剂、光和分子氧这3个基本要素。5-氨基酮戊酸( ALA)为第二代卟啉类光敏剂,不但降低了相应的延迟光敏作用,更因为是机体卟啉代谢的中间产物,安全性肯定[2],可配合一定剂量的激光波长局部外用治疗各种皮肤病。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ALA-PDT)由Kennedy等[1]于1990年首先报道,并成功用于治疗皮肤恶性肿瘤,此后逐渐用于治疗各种良性皮肤病。本文就ALA-PDT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银屑病、痤疮等非肿瘤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中药熏蒸联合5-氨基酮戊酸介导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36例

    作者:李勇;查旭山;刘靖;齐庆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5-氨基酮戊酸介导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5-氨基酮戊酸介导光动力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米诺环素联合外用红霉素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13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3.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5-氨基酮戊酸介导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

  • 5-氨基酮戊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皮肤光老化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雪莉;李云飞;禹卉千;吴华娟;邓丽娜;陈红;张春阳

    目的 评估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联合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light,IPL)的光动力疗法治疗光老化皮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皮肤光老化女性患者20例,随机将患者面部分为观察侧(5-ALA联合IPL治疗)及对照侧(单用IPL治疗),均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测定观察侧及对照侧面部皮肤黑素指数、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弹性;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观察侧及对照侧面部皮肤进行整体光老化评分,患者对皮肤整体改善度进行主观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末次治疗后1个月观察侧与对照侧皮肤整体光老化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侧疗效满意率(75%)与对照侧(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后1个月,观察侧皮肤弹性(67.43±7.62)较对照侧(62.45±5.82)明显增加(P<0.05),观察侧与对照侧皮肤黑素指数、面部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潮红、轻微刺痛,无患者中断治疗.结论 光敏剂5-ALA联合IPL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安全、有效.

  • 5-ALA 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舌鳞癌 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王桃;刘伟伟;谢冰;张瑞;张朋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 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 Tca8113细胞,以5-ALA 为光敏剂,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给予光照,设立对照组、低浓度5-ALA-PDT 组(0.05 mmol/ L 5-ALA + PDT 治疗)、高浓度5-ALA-PDT 组(5.00 mmol/ L 5-ALA + PDT 治疗),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5-ALA 浓度分别设定为0.01、0.05、0.10、0.50、1.00、5.00、10.00 mmol/ L,各浓度组依次孵育1、2、3、4、6、8 h,然后给予光照刺激,同时设立对照组,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设置 O 组(正常对照组)、A 组(0.05 mmol/ L 5-ALA)、B 组(0.50 mmol/ L 5-ALA)、C 组(5.00 mmol/ L 5-ALA),给予光照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设置 D 组(5-ALA-PDT 干预组),E 组(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镜下可见5-ALA-PDT 作用后细胞形态改变,细胞皱缩变圆。 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5-ALA-PDT 可抑制 Tca8113细胞增殖(F5-ALA =2859.796,F时间=237.820,F交互=16.687,P 均<0.001)。 B、C 组与 O 组比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坏死率增加(P 均<0.05)。5-ALA-PDT 作用后 G0/ G1期细胞多于对照组,G2/ M 期、S 期细胞少于对照组(t =57.275、7.164、45.157,P 均<0.001)。结论:5-ALA-PDT 能抑制 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在 G0/ G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HaCa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原卟啉Ⅸ及活性氧的影响

    作者:田黎明;王玮蓁;刘茜茜;潘凯;彭圆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HaCa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原卟啉Ⅸ (PpⅨ)及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ALA组单用1 mmol·L-1 ALA溶液加入HaCaT细胞培养基中避光孵育3h,PDT组单用红光治疗仪照射HaCaT细胞培养液30 min,ALA-PDT组在加入1 mmol·L-1 ALA溶液于HaCaT细胞培养基中避光孵育3h后,用红光治疗仪照射上述培养液30 min.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PpⅨ的含量以及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ALA组、PDT组、ALA-PDT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892±0.009、0.879±0.024、0.722±0.013、0.534±0.02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2±0.019)%、(2.697±0.031)%、(6.283±0.282)%、(32.601±1.897)%;ROS活性分别为(100.000±0.000)%、(101.333±3.786)%、(112.000±3.606)%、(135.000±16.000)%;PDT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及ROS活性与对照组和AL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A-PDT组该3个指标与对照组、ALA组和PD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LA组细胞内PpⅨ的荧光比率分别为(4.000±1.000)%、(32.000±2.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诱导HaCaT细胞内PpⅨ的累积,PpⅨ在PDT作用下产生大量ROS,继而抑制HaCaT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凋亡.

  • 盐酸5-氨基酮戊酸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吕玲;刘宏;喻晶;罗远菊;申玉莉;王琪;陈丹;李珊

    目的 研究盐酸5-氨基酮戊酸(5-ALA)脂质体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5-ALA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并对其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佳处方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卵磷脂与5-ALA质量比为6∶1,孵育温度为60℃.所制脂质体为乳白色,平均粒径为100nm,Zeta电位为-40 mV,平均包封率为65.0%.结论 该制备方法得到的5-ALA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 5-ALA-PDT联合放疗对常氧与乏氧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机制

    作者:曹金发;刘宏;熊康萍;沈晶晶;季可非;郭敏

    目的:探讨在常氧与乏氧下5-氨基酮戊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5-ALA-PDT)联合放疗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常氧组与乏氧组,两组再各设正常对照组(N)、单纯药物组(0.3 mmol·L-1)、放射加药组(0.3 mmol·L-1 +6 Gy)、光动力组(0.3 mmol·L-1+0.5 J·cm-2)及联合组(6 Gy+0.3 mmol·L-1-0.5 J·cm-2),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5-ALA转化为原卟啉Ⅸ的荧光强度,倒置显微镜结合台盼蓝单染法检测细胞膜破损率,荧光显微镜结合Hoechst 33342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结合试剂盒检测ROS含量.结果:4h后细胞膜附近明显出现红色荧光,常氧下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乏氧.24 h或48 h后,联合组细胞膜破损率常氧高于乏氧(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破裂增多(P<0.01);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细胞膜破损率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P<0.01).24 h或48h后,联合组细胞凋亡率24 h常氧低于乏氧(P<0.01),48 h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不断降低(P<0.01);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而48 h却都要低(P<0.05).0h、12 h或24 h后,联合组ROS含量常氧低于乏氧(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ROS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1),12 h含量高;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ROS含量都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P<0.05).结论:常氧下5-ALA-PDT与放疗联用表现出协同作用,可能与产生的ROS导致细胞膜破损造成细胞大量坏死有关;而乏氧下表现出协同作用可能与ROS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有密切联系.

  • 5-ALA-PDT联合放疗对常氧与乏氧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曹金发;刘宏;沈晶晶;郭敏;季可非;熊康萍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5-ALA)介导的LED-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放疗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氧与乏氧下SKOV3细胞各实验组经不同浓度的5-ALA培养4h后,由不同功率密度的635nm红光和6 GyX线照射,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常氧与乏氧下0.1~0.7 mmol·L-1范围内,5-ALA无细胞毒性与放射增敏性(P>0.05);5-ALA>0.1 mmol·L-1,随着药物浓度与红光功率密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X线与5-ALA-PDT联用,Ra×Rb/Rc比值分别为2.13、1.49,且常氧下联用与顺序无关,乏氧下有关(P<0.01).结论:常氧与乏氧下X线与PDT联用都是协同作用,但乏氧下联用效果弱于常氧,且先X线照射后PDT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联用方式.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毕峥艳;魏红艳;余枝秀;荣堰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27)。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疗效,并有效预防尖锐湿疣复发。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长期间断治疗乳房外Paget病1例

    作者:周细平;黄进华;鲁建云;陈静;左成忻;杨盛波;向亚平;谭丽娜;康健;丁澍

    患者,女,78岁,外阴部皮损14年余.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为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该病病程缓慢,晚期可发生转移,其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因此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经长期随访发现多次治疗后表面皮损基本消退,但难以防止肿瘤复发,复发后该治疗方法仍有效.

  • 脑胶质瘤光动力治疗及光敏剂引导手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李学刚;冯华;李飞

    脑胶质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和多原位复发的特点,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并辅以有效的局部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等光敏剂进人体内后,能特异地聚集在脑胶质瘤组织中.此时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组织,一方面激发出可探测的荧光从而定位肿瘤组织所在的位置,用于荧光引导的胶质瘤切除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另一方面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单线态氧,导致肿瘤细胞损伤,用于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脑胶质瘤,而对正常组织基本无损伤.早期研究提示单次PD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但自从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来,应用日渐减少.随后,更多地将5-ALAJ用于荧光引导手术以提高胶质瘤的切除程度,近年得到认可并逐步推广应用.

  • 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Ⅸ动力学实验研究

    作者:王自明;张阳德;何剪太;李异凡;胡玉

    目的 探讨药物诱导SD大鼠大肠癌模型血清PpⅨ含量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45只成功诱导大肠癌的SD大鼠分3组:A组ALA尾静脉注射;B组DFO腹腔注射半小时后ALA尾静脉注射;C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各组用药后分别在1、2、4、6和12 h经股动脉抽血,取其血清用高效液像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PpⅨ含量.结果 A、B两组大鼠血清内Pp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C)组,B组PpⅨ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在0~2 h内血清PpⅨ的积聚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在4~6 h血清PpⅨ的清除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DFO与ALA联合诱导,可使大肠癌SD大鼠体内PpⅨ迅速大量积聚并快速清除.

  • 微针对5-氨基酮戊酸经皮渗透的作用研究

    作者:梁齐飞;云健健;杨凤元;黄熙

    目的 研究微针作用于鲜红斑痣鸡冠模型后,5-氨基酮戊酸(5-ALA)代谢产生的原卟啉IX(PpIX)在鸡冠组织中含量变化,观察是否可增强5-ALA渗透.方法 以鸡冠为模型,分为5-ALA组和微针联合5-ALA组,5-ALA组鸡冠直接涂抹5-ALA,微针联合ALA组用皮肤滚针滚磨鸡冠后涂抹5-ALA,均以未处理侧为自身对照,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5-ALA在鸡冠组织中合成PpIX的情况,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PpIX在鸡冠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在鸡冠组织内,5-ALA吸收后产生的PpIX量随时间逐渐增加,3 h出现明显聚集,4 h达到高峰,6 h后明显减少,微针联合5-ALA组PpIX含量高于单纯5-ALA组,且荧光强度下降更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切片显示PpIX弥漫性分布于表皮层和真皮血管组织中,微针联合5-ALA组荧光强度高于5-ALA组.结论 微针作用可促进5-ALA渗透,为临床更好的使用光敏剂5-ALA提供了实验依据.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永华;任英云;莫少兰;周丹;王峰

    目的 探讨影响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术后疼痛和水肿的因素.方法 CO2激光除去显性疣体后,即刻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强度及水肿时间的因素.结果 尖锐湿疣的治愈率为92.5%.混合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发现:术后疼痛强度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增强,学历在本科以下、睡眠质量好者疼痛强度低;女性患者水肿时间较男性长.结论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影响术后疼痛强度的因素包括学历、睡眠和治疗次数,影响水肿的因素仅有性别.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陈丽华;谢继璜;李玉华;欧树玉;王芳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肛周部位尖锐湿疣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经验。方法采用ALA-PDT对5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6%,复发率为5.4%。结论治疗中使皮肤充分扩展,做好观察护理;术后做好健康教育对提高肛周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宫颈癌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作者:贺桂芳;卞美璐;赵亚薇;向青;李红艳;肖诚

    背景与目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消融新技术,其作用于宫颈癌细胞的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探讨ALA-PDT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ALA-PDT对8种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ALA-PDT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影响的佳作用参数.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和May-Grunwald-Farbstoff Giemsa染色法检测ALA-PDT对Me180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ALA-PDT对Me180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ALA-PDT对Me180细胞survivin等基因mRNA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8种人宫颈癌细胞株中,Me180细胞株对ALA-PDT敏感,与其它细胞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A 2 mmol/L、10 J/cm2激光剂量孵育3 h为ALA-PDT体外杀伤Me180细胞较理想的实验条件,在该条件下 ALA的IC50为7.28×10-4mmol/L.ALA-PDT可显著诱导Me180细胞凋亡,并可将细胞阻滞于G0/C1期.ALA-PDT可显著抑制Me180细胞surv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ALA-PDT在体外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诱导Me180细胞发生凋亡,其机理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艳桃;秦艳;唐妍;岑丽卿;黄惠珍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VL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浓度为20%的ALA-PDT治疗6次,治疗间隔时间为2~3周;对照组局部涂抹卤米松乳膏,第1月2次/天,第2~3月1次/天,第4~6月2次/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月比较临床疗效,并观察ALA-PDT治疗前后白斑范围及病理检查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6.67%(29/30),对照组为73.33%(7/3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6.41,P<0.05).实验组ALA-PDT治疗前后白斑范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2,P<0.01),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均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除疼痛以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20% ALA-PDT治疗VLS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VLS的新方法.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难治愈重度痤疮1例

    作者:蒋丽;张军民;曹翠香;肖星

    报告1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难治愈重度痤疮。患者男,17岁,因“反复面部丘疹3年,加重3月”就诊。患者皮疹特点:双侧面颊部大片红斑、丘疹、结节、脓疱、囊肿伴糜烂、溢脓及结痂等,在外院经多次传统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符合难治愈重度痤疮诊断。5%浓度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6次后获得理想效果。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顽固性甲周疣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道凡;梁少飞;李洁华;皮肖冰;董瑶;何园;周忠玉;李文利;张洁珍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顽固性甲周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例顽固性甲周疣患者(76个皮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40个皮损)予CO2点阵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15例(36个皮损)予ALA-PDT治疗,两组均治疗3次,每隔14天1次,第3次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 (40/40),未见复发;对照组治愈率为72.22% (26/36),复发率为15.38% (4/26).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ALA-PDT治疗顽固性甲周疣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方惠君;梅册芳;温景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CO2 激光治疗.每2周治疗1次,疗程6周.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34%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10);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和溃疡,治疗组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P=0.009).结论: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272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