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α-干扰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逆转人白血病细胞K562/ADM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徐伟;刘文君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作用对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DM耐药性逆转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逆转剂IFN-α和ATRA的细胞毒性及药物作用后的逆转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PI3 K/Akt通路中PI3K、Akt、Bad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I3K、Akt、磷酸化Akt(p-Akt)、Bad蛋白的表达.结果 K562/ADM细胞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耐药率达54倍,ADM分别与IFN-α、ATRA或联合应用时可逆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24、2.34、8.14;应用ADM4mg·L-1单用或联合IFN-α2.5×106 U·L-1、ATRA 7.5 μmol·L-1(无毒性浓度)均可使K562/ADM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I3K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Akt基因及蛋白无明显变化,Bad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Akt蛋白表达下降,当两药联用时上述表达更明显.结论 IFN-α联合ATRA能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I3 K/Akt通路的作用.

  • 补骨脂素对HL60/HT耐药细胞逆转及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研究

    作者:蔡宇;余绍蕾;徐炎;杨燕霞;梁少玲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HL60/HT耐药细胞逆转作用及对耐药细胞内Ca2+浓度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补骨脂素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HT的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不同时段和不同时间点的Ca2+浓度.结果补骨脂素在1~20μmol·L-1能不同程度降低HT对HL60/HT细胞的IC50,并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内HT浓度;1~20μmol·L-1补骨脂素在不同作用时段(24,48,96 h)对HL60/HT细胞内Ca2+浓度与作用时间成负相关,10~20μmol·L-1补骨脂素在作用HL60/HT不同时间点(5,10,15,20,25 min)细胞内Ca2+浓度与作用时间成负相关性.结论补骨脂素能逆转HL60/HT细胞的MDR,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耐药细胞内Ca2+浓度,故而增加细胞内HT浓度有关.

  • 浙贝母散剂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伟;胡凯文;苏伟;孙颖立;陈信义;梁冰

    目的初步探讨浙贝母散剂和化疗合用时是否能起到逆转P170高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P170)表达,并对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用浙贝母散剂加联合化疗进行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结果.浙贝母散剂在临床安全剂量下,与常规化疗方案合用,仍可逆转P170高表达;浙贝母散剂与急性白血病(AL)常规化疗方案合用可以降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可能提高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结论.浙贝母散剂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在P170高表达的急性白血病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转归的影响

    作者:陈媛飞

    目的 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慢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伴Hp感染的患者资料.按照随访Hp根除结果 不同分为根除组(54例)与未根除组(36例).观察两组胃黏膜炎肠上皮化生的变化.结果 4年后成功根除Hp的患者肠上皮化生程度明显减轻,与持续Hp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发现根除组肠上皮化生积分(1.25±0.48)分,低于未根除组的(2.23±0.35)分,Hp根除组肠上皮化生积分明显改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除Hp可以减轻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防止肠上皮化生的进一步发展.

  • α-干扰素对MX-1/T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作者:王翠华;潘春霞;王伟;蔡永清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IFN-α)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X-1及耐紫杉醇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X-1/Taxol(MX-1/T)的影响。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梯度浓度的干扰素(IFN-α)及紫杉醇(taxol,TAX)的细胞毒性变化。以免疫印迹试验测定IFN-α作用后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ul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的变化。结果 MX-1/T对TAX的耐药倍数为21.9倍。加入不同浓度IFN-a(700 U/mL、1400 U/mL)作用于MX-1/T细胞后,其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0.2和12.7与MX-1/T和MX-1/T+紫杉醇(400 ng/mL)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α作用后的MX-1/T细胞中MRP、P-gp、GST的阳性带强度减弱,条带变细,但700 U/mL和1400 U/mL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IFN-α对MX-1/T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的逆转作用

    作者:周穗梅;谭步巧

    目的 探讨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后心电图的逆转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压及左心室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心电图未提示左心室肥厚的有105例,占87.5%,与治疗前比较,χ2 = 119.73,P<0.01.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t = 18.17、t = 27.89,P均< 0.05.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指标治疗前后比较,t = 8.13、t = 7.51、t = 4.70,P值均< 0.05.结论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其对心电图和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倍他乐克有效逆转交感风暴1例

    作者:包冬雪;许春艳

    患者,张某,男性,79岁。主因胸闷1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0余年,收缩压高180mmHg,平时口服药治疗(倍他乐克25mg,Bid)。痛风病史5~6年,心肌梗死病史4年,2年前再次梗塞,入院心电图提示陈旧心肌梗死,给于硝酸甘油静点。患者于入院6小时后突发喘憋,烦躁,呼吸骤停,心率下降40次/分,做心电图提示结性心律。立即予持续心外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查体:T37.2℃,P140次/分,R29次/分, BP157/67mmHg,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状态,查体不能配合,皮肤散在出血点及淤瘢,球结膜水肿,双瞳不等大,左侧3mm,右侧2m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心音低,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饱满,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肝颈返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双足皮温正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辅助检查提示:急诊八项:BUN 5.1mmol/L,Glu 11.25mmol/L,Cr 127umol/L,Na132.1mmol/L,K3.84mmol/L,Cl-94.2mmol/L,CO219.5mmol/L,Ca 2.22mmol/L。心梗三项:CK-MB 6.4ng/ml,MYO>500ng/ml,TNI<0.55ng/ ml。心电图:快速房颤,频发室性早搏。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房颤,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硝酸脂类扩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患者病情一度好转,于入院后第11日大便后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室速,频率189次/分,血压0。即行心肺复苏及胺碘酮、肾上腺素等药物复律,恢复自主心律,意识恢复。此后反复室速、室颤发作,多次电复律,患者焦灼不安。考虑交感风暴。给予静脉倍他乐克静点维持自主心律,此后室速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撤掉呼吸机,1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姜黄素逆转P-gp介导卵巢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梁若笳;蒋学禄;姚庆华;姚志韬;张婷;蒋军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P糖蛋白(P-gp)介导的卵巢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人卵巢癌癌细胞株加药后的增殖,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p-Akt和P-gp的表达量.结果 姜黄素合用顺铂处理细胞(OVCAR-3/DDP细胞株)48 h,顺铂的浓度在0.05~5μg/ml时,加入姜黄素25 μmol/L,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顺铂0.25 μg/ml和姜黄素25 μmol/L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单用顺铂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3.2±2.5)%,采用在顺铂基础上联合使用姜黄素后细胞凋亡率为(21.8±3.5)%,与单独使用顺铂相比,顺铂与姜黄素联合使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与单用顺铂0.25 μg/ml相比,联合使用姜黄素后p-Akt和P-gp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组间Akt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不增加顺铂对OVCAR-3细胞毒性作用;对于OVCAR-3/DDP细胞株,姜黄素明显增加顺铂细胞毒性;姜黄素明显抑制了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降低P-gp的表达进而逆转多药耐药.

  • 大肠癌多药耐药逆转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玉忠;郭淑贞;朱世滨;郭文斌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sA)联合他莫昔芬(TAM)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肠癌的P-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筛选阳性病例同时进行骨髓微小转移测定,选择二者皆为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CsA联合TAM加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疗效.结果在大肠癌中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6%(56/84),在p糖蛋白(P-gp)阳性病例中,骨髓微小转移(BMM)阳性率为57.1%(32/56).CsA联合TAM对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有一定作用,加逆转剂组疗效高于不加逆转剂组(P<0.05).结论 CsA联合TAM对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临床应用安全,且有一定疗效.

  • 雷帕霉素与环孢素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比较

    作者:沈香娣;范兴丽;仇容;陈健;刘丹丹

    目的 比较雷帕霉素与环孢素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耐药倍数.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 - 7/S和耐药细胞株MCF -7/ADR各自分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阿霉素;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空白组.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并算得半数抑制浓度,得出耐药逆转倍数.用免疫荧光法测得加入阿霉素的MCF - 7/ADR细胞株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或者环孢素A作用下,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结果 (1)MCF-7/ADR细胞株的耐药倍数为12.13.(2)对于MCF - 7/S细胞株,雷帕霉素和环孢素A的耐药逆转倍数均为1.(3)对于MCF - 7/ADR细胞株,10μmoL/L环孢素A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μmol/L雷帕霉素使阿霉素的IC50显著降低(P<0.05),逆转倍数为1.6,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IC50逐渐降低,逆转倍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4) 10μmoL/L的环孢素A和1 μmol/L的雷帕霉素,开始增加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 - 7/ADR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阿霉素浓度增加.相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下,雷帕霉素组的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较环孢素A高.结论 雷帕霉素能逆转MCF - 7/ADR细胞株的耐药性,且效果较环孢素A好.

  • 口腔癌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作者:陆新萍;王代友

    化疗是口腔癌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口腔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病例化疗后出现疗效不佳现象,表现为机体对化疗药物出现了耐药现象.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细胞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耐药,这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口腔癌多药耐药与相关蛋白表达、酶类介导、基因突变等众多因素相关,目前研究热点是针对耐药相关因素进行多药耐药的逆转.

  •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林海星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常见因素,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大障碍,但是目前所用的MDR逆转剂临床效果欠佳,寻找有效的肿瘤MDR逆转剂已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热点.中药配合放化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中药中筛选MDR逆转剂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从中药中发现了许多种具有逆转肿瘤MDR作用的活性成分,现对其逆转肿瘤MDR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 P糖蛋白介导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凯;付荣湛;时昌文;段升军

    肿瘤的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对逆转MDR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在各种引起MDR的机制中,以P耱蛋白(Pgp)介导的MDR占重要方面,针对逆转Pgp介导的MDR的研究也较多,主要包括化学逆转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水平调控等方面.

  • 肺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海桦;梁钢

    i肿瘤多药耐药(MDR)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困扰之一,其产生机制非常错综复杂.随着对非P.糖蛋白介导MDR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被证实在MDR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LRP的生理特性、分布、耐药机制、检测手段、临床意义及其介导的MDR逆转做一简要综述.

  • 骨肉瘤化疗耐药机制及逆转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张俐;牛素生;刘俊宁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肿瘤耐药性的存在,成为骨肉瘤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明确其耐药机制,有效预防或逆转骨肉瘤耐药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骨肉瘤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逆转mdr1引起的多药耐药性的策略

    作者:张晓晓;赵晶;潘兴华;吕燕波;周亚光

    多药耐药基因1(mdr1)编码的P-糖蛋白表达的增加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常见的发生机制之一.近年来以mdr1/P-糖蛋白为靶点,在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上采用多种策略逆转MDR,这些研究均有较大进展,本文就目前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程燕红;齐静;熊冬生;刘杰文;齐淑玲;潘兵;杨纯正;朱惠芳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Y)比色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分析联合应用低剂量EBB(≤IC20)时阿霉素(ADR)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及其增敏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B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观察细胞内药物浓度的积累;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EBB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拓扑异构酶Ⅱb(topⅡ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BB对MCF-7/ADR的多药耐药具有明显逆转作用,3、7.5 μmol/L浓度的EBB可以明显提高MCF-7/ADR对ADR的敏感性,平均增敏倍数分别为50.40、89.80倍,逆转强度明显高于阳性逆转剂维拉帕米(VPL)的14.88倍(P=0.0097).6 μmol/L的EBB处理2 h后,细胞内积累的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Rh123)荧光强度峰值发生明显右移;同时EBB可明显增强ADR对MCF-7/ADR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作用.6和12μmol/L的EBB处理MCF-7/ADR细胞48h后,mdr 1的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op Ⅱb基因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EBB对MCF-7/ADR细胞具有较强的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其可能的逆转机制在于增强ADR对耐药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以及抑制P糖蛋白外排泵作用.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及研究进展

    作者:刘炜

    讨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及研究进展。通过对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左心室肥厚的形成及左心室肥厚危害与后果,从而对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逆转机制进行讨论。研究进展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以非药物与药物(中药与西药)疗法均可逆转。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左心室肥厚的逆转,降低血压属于治疗的首要条件,但单纯性地降低血压并不是逆转左心室肥厚唯一因素。诸多其他因素,如体液、内分泌激素、神经等,均影响心肌细胞与其间质成分内信息表达传递基因,其均可能为心肌肥厚消退或形成重要途径。

  • 五味子乙素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作者:李凌;王弿;许志良;俞颖;陈卫;陈菲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MDR1)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MDR1基因导入MCF-7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MCF-7/MDR1;用该细胞株为模型评价SchB的体外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单独或与SchB联合作用时对耐药细胞的IC50比较,计算逆转倍数.结果转染细胞MCF-7/MDR表现为P糖蛋白高表达,对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高三尖杉酯的抗药性均增加;SchB(25 μmol/L)显著减少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和高三尖杉酯对MCF-7/MDR细胞的IC50,逆转倍数达6.03~23.94倍;SchB(25 μmol/L)使MCF-7/MDR细胞对若丹明123的胞内积聚增加约5倍,效果与维拉帕米10 μmol/L浓度时相当;但SchB(25 μmol/L)不影响MCF-7/MDR细胞的P-糖蛋白表达.结论 SchB能有效逆转转染MDR1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生物学活性.

  • 肝癌患者核因子-κB异常表达及转录干预对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

    作者:姚敏;顾星;王理;蔡胤;吴玮;时运;董志珍;姚登福

    目的 分析肝病患者核因子-κB (NF-κB)及P-糖蛋白(P-gp)表达并探讨干扰NF-κB基因转录对肝癌多药耐药(MDR)逆转效果与机制.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294例肝病患者血NF-κB和P-gp浓度;培养肝癌HepG2细胞,加入阿霉素、以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NF-κB基因转录,以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从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进展过程中NF-κB[(0.55±0.27)、(0.76±0.74)、(2.76±3.42)μg/L]和P-gp[(6.80±3.92)、(7.22±4.95)、(12.44±9.63) μg/L]呈渐进性高表达.肝癌组NF-κB和P-g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对照组(P<0.001).肝癌患者伴HBV感染与NF-κB(t=2.14,P<0.05)和P-gp(t=3.50,P<0.001)表达明显相关;介入化疗用药次数或时间延长均显著升高[46例肝癌3次及以上介入化疗后NF-κB达(5.75±5.60)μg/L];肝癌术后均显著下降(P<0.001).肝癌HepG2细胞加阿霉素后培养,NF-κB和P-gp表达增强;siRNA干预HepG2细胞或阿霉素处理后的耐药HepG2细胞,NF-κB和P-gp表达均明显减低,使HepG2细胞对阿霉素更敏感.结论 NF-κB和P-gp参与肝癌MDR形成,干预NF-κB活化可抑制P-gp表达,有助于逆转肝癌MDR.

347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