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荣兴;叶清爱;黎秋生;林宙;温裕庆

    目的 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8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患者为研究资料,分析临床填充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个月随访时,40例面部凹陷患者临床疗效为100.0%;均对手术的外观效果感到满意,仅有1例感觉笑容不自然;40例患者均未现感染、脂肪液化、结节、血肿等并发症.40例患者面部轮郭均保持自然、协调.结论 采用PRP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安全性及满意度高等优势,故具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朱清海;姚光霄;马永红;李静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8例于201 8年1月到9月在我院进行面部脂肪填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观察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随访发现,86例患者对面部填充效果满意,2例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为0%,均未出现感染红肿、脂肪液化等现象.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凹陷问题,基本消除并发症危害,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颗粒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彭延丽;李宝英;段云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颗粒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诊所接受面部年轻化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改善情况,感染、钙化、脂肪液化、硬结以及纤维囊性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面部改善优良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钙化、脂肪液化、硬结以及纤维囊性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颗粒在面部年轻化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杨富强;杨晓明;葛建健;卢文坤;高学建;周祥吉;王剑利;王海滨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取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骨坏死Ficat分期(法国分期),选择非创伤性35例40髋Ficat Ⅰ-Ⅱ期ONF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20髋,对照组20例20髋.观察组行髓芯减压植骨联合PRP治疗,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植骨.术后定期随访并记录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改变并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1年时,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tVAS=12.67,9.38,PVAS<0.001;tHarris=10.51,11.14,PHarris<0.001).其中,VAS评分观察组(1.6±1.1)分低于对照组(2.2±1.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Harris评分则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4.0±7.9) vs(75.6±7.3),t=4.00,P< 0.001].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PRP治疗早期ONFH短期结果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哈承志;李伟;任少达;周长辉;陈双峰;王大伟;刘超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00例,纳入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1~3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排除标准:Kellgren-Lawrence分级4级骨关节炎患者及炎症性关节炎患者等.根据电脑产生的伪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注射组(PRP+MSC)、单纯PRP注射组(PRP组)、单纯脐带MSC注射组(MSC组)、玻璃酸钠(SH)注射组(SH组),每组各50例.PRP+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液;PRP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富血小板血浆;MSC组关节腔内注射5 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H组关节腔内注射2.5 ml的SH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分别在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价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利用MRI的T 2Map序列评价治疗前后关节软骨的变化情况.患者年龄、病程、VAS评分、AKS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患者性别比例、病情程度等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例患者中,175例完成随访,PRP+MSC组45例,PRP组44例,MSC组43例,SH组43例.4组患者治疗前VAS、AKS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4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AKS评分较前升高,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H组VAS、AKS趋向于治疗前状态,其余3组未见反弹,PRP+MSC联合注射组优于单纯PRP与MSC治疗组,4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4/4.35,P<0.01).治疗后3周,SH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未见明显改变,PRP+MSC组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变化水平高于单纯PRP与M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21,P<0.01).治疗后6个月,MRI的T2 Map序列显示PRP+MSC组、PRP组、MSC组、SH组的平均软骨T2值分别为(54.07±2.64)ms、(56.59±1.40)ms、(56.40±1.57)ms、(57.98±1.9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63,P<0.05).结论 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明显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自体髂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福田;刘瑞文;李慧;余绍芬;刘赋;孙新君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 PRP )复合自体髂骨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创伤骨科收治骨不连患者56例,将骨不连患者以单盲法按数字随机分为PRP复合自体髂骨组(观察组)、单纯取髂骨植骨组(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3个月骨痂生长情况(根据上海骨伤科研究所制定的X线片骨痂评定标准[1])以及骨折终愈合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8个月。术后1、2、3个月骨折断端X线骨痂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P <0.05;t2=13.04, P <0.05;t3=20.56,P<0.05),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7,P<0.05;t=9.107,P<0.05),观察组全部达到骨性愈合,而对照组组仅有24例患者终获得骨性愈合,4例患者再次发生骨不连。结论 PRP复合自体髂骨可加快骨折断端新骨的形成,提高新生骨的质量,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 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

    作者:董佩龙;唐晓波;王健;朱振安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及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01月至2015年01月,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60例拟定行局部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富血小板血浆组(注射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30例;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同等剂量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和利多卡因)30例.两组治疗后康复训练方案相同.术后1、3、12个月随访并临床评价,包括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及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的总体差异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治疗后第4天,富血小板血浆组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无28例,轻1例,中1例,糖皮质激素组为无27例,轻2例,中1例;富血小板血浆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5±9)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64±8)分、3个月时(42±9)分及12个月时的(21±9)分,DASH评分由治疗前的(138±10)分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113±10)分、3个月时的(82±10)分及12个月时的(52±10)分,MEPS评分由治疗前的(25±4)分提高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45±4)分、3个月时的(63±4)分及12个月时的(82±4)分;糖皮质激素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4±9)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53±9)分、3个月时的(45±8)分及12个月时的(55±9)分,DASH评分由治疗前的(133±11)分将降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99±10)分、3个月时的(85±10)分及12个月时的(98±10)分,MEPS评分由治疗前的(27±4)分提高为治疗后1个月时的(54±4)分、3个月时的(62±4)分及12个月时的(47±5)分.两组注射部位炎性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VAS:F=15.98,P<0.01;DASH:F=15.00,P<0.01;MEPS:F=68.98,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12个月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VAS:t=5.0034,1个月DASH:t=5.4442,1个月MEPS:t=8.7142,P<0.05;12个月VAS:t=14,6313,12个月DASH:t=17.8157,12个月MEPS:t=29.9390,P<0.05),而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DASH评分及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t=1.3646,DASH:t=1.1619,MEPS:t=0.9682,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及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均能缓解疼痛,恢复肘关节功能;但糖皮质激素早期起效快,后期治疗效果缓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逐渐提高,同时不增加治疗后的并发症,从长远看值得推广.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玉书;张燕红;刘日许;郑仕聪;董伟强;白波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9例.所有患者均为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排除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病.每3周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S)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评价临床疗效.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19例患者都获得6个月的随访,没有发生注入PRP的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VAS(F=32.183)、IKDCS(F=66.005)和LKS(F=65.19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月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PRP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不同套装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中细胞及细胞因子成分的比较

    作者:王书军;温从吉;李诗言

    目的:探讨多种套装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中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成分,为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合理选择PRP制备套装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共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新鲜血液。将每份新鲜血液分为4小份,分别使用Arthrex、Regen、威高和Harvest四种套装制备PRP。使用血常规检测分析全血和PRP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浓度,并以PRP中的血细胞浓度除以全血中的血细胞浓度计算PRP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富集度,以PRP中血小板总量除以全血中的血小板总量计算PRP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回收率。使用免疫酶联反应法检测激活2 h后的PRP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PDGF-A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事后检验比较四种PRP之间的差异。结果四种PRP之间在血小板浓度、富集度和回收率,白细胞浓度、富集度和回收率,以及PDGF-AB、TGF-β1、IL-1β和TNF-α浓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浓度:F=98.5,P<0.01;血小板富集度:F=253.5,P<0.01;血小板回收率:F=10.8,P<0.01;白细胞浓度:F=124.9,P<0.01;白细胞富集度:F=201.5,P<0.01;白细胞回收率:F=228.4,P<0.01;PDGF-AB浓度:F=139.1,P<0.01;TGF-β1浓度:F=116.2,P<0.01; IL-1β浓度:F=39.3,P<0.01;TNF-α浓度:F=40.6,P<0.01)。 Bonferroni事后检验分析提示,威高PRP和Harvest PRP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浓度和富集度以及 PDGF-AB、TGF-β1、IL-1β和 TNF-α浓度高于Arthrex PRP 和Regen PRP( P <0.05),而Regen PRP 中的白细胞浓度、富集度以及 IL-1β和TNF-α浓度又高于Arthrex PRP( P<0.05)。此外, Bonferroni事后检验分析还提示威高PRP、Harvest PRP 以及Regen PRP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回收率高于Arthrex PRP( P<0.05)。结论不同套装制备的PRP的细胞和细胞因子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合理选择套装,以制备满足其需求的PRP。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袁林;郭燕庆;于洪波;于泓;吕慧利;李伟;满振涛;孙水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 PRP)相对于透明质酸( HA)钠治疗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和威海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126例Keligren Lawrence分级( K-L分级)Ⅱ、Ⅲ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A组63例63膝,男性1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1±10)岁;PRP组63例63膝,男性12例,女性51例,年龄(61±10)岁。分别采用2 ml HA(施沛特,共5次,分别在第0、1、2、3、4周注射)和3.5 ml PRP(威高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套装,共3次,分别在第0、2、4周注射)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进行复诊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 与McMaster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OMAC)评分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K-L分级、VAS评分、IKDC评分、WOMAC评分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后的疗效以及PRP及HA治疗的效果。结果 PRP组58例、HA组55例患者获得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和(16±3)个月。通过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K-L分级、VAS、IKDC评分、WOMAC评分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PRP组患者16例40次出现不良反应,HA组14例37次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IKDC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A组治疗后6、12个月各评价指标治疗后较1、3个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后,VAS评分、IKDC评分及WOMA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治疗后6、12个月时,PRP组各指标均优于HA组( 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PRP治疗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安全有效,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短期效果与HA无明显差异,但长期效果要优于HA。

  • 膝关节置换术中改良止血法结合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智;袁东堂;谢跃;王黎明

    目的:观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TKA)术中采用富血小板血浆( PRP)减少出血、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6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拟行人工TKA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0例在应用改良止血方法关节置换后关节囊内局部喷撒术中制备的自体PRP和血凝酶(实验组),另30例应用改良止血方法关节置换后喷涂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和血凝酶(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延迟12 h开放引流及相应功能锻炼。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术后第2天血常规,创腔引流量,计算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比较术后切口炎性反应程度、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深部感染情况;后比较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及术后7、15、90 d的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主动屈曲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7、15 d实验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术后5 d切口炎性反应程度、DVT的发生率、深部感染发生率、直腿抬高时间、术后90 d随访两组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TKA术中使用PRP可减少失血量,利于创口愈合,加快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明;章军辉;李淑敏;狄正林;何志勇;贾伟涛;袁霆;张长青

    目的:探索富血小板血浆( 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安全性和疗效,通过体外实验评价其抗感染作用。方法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内分泌科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局部喷洒PRP的方法治疗21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量创面体积、计算创面覆盖率和比较细菌培养结果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选取创面感染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株,分别在PRP凝胶及PRP培养基中孵育,分别于多个时间点取样行菌落计数,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血小板、白细胞和细菌计数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未发生创面感染加重、菌血症、局部异常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治疗后第1、2、4周随访时创面覆盖率分别为(55.1±22.6)%、(72.0±16.2)%,(84.3±14.0)%,不同用药后时间点与创面覆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的4周内,创面处于持续修复状态。3个月随访时,创面体积为(1.5±1.8) ml,创面平均覆盖率为(85.6±12.5)%,治愈率为57.1%,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主观满意率均为95.23%。体外抑菌结果显示PRP凝胶抗菌作用明显,细菌数量于孵育4 h时降至低。结论 PRP不但能有效安全的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并有潜在的抗感染作用。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胡晓源;施能兵;许尘鏖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 PRP)治疗膝骨关节炎( OA)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杂志,全面检索PRP治疗膝O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对照研究、准试验研究。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以膝OA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PRP与透明质酸(HA)或生理盐水治疗膝OA的疗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JADAD 和Newcastle-Ottawa 量表评价证据质量。结果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5项准试验研究,7项单组前瞻性研究。治疗后WOMAC评分较对照组提高19.28,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基线提高23.50,PRP治疗后1月WOMAC评分提高为显著,以后随随访时间延长评分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基线水平。治疗后IKDC评分较对照组降低8.28,治疗后IKDC评分较治疗前基线降低15.77。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治疗前基线下降2.81。 PRP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后轻微的膝关节疼痛,其次为肿胀。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PRP能显著改善膝OA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效果较HA更好、更持久,且安全性好。

  • 去白细胞和富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对软骨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

    作者:殷文靖;徐正良;盛加根;袁霆;谢雪涛;张长青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P-PRP)和富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L-PRP)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6月至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共招募20名健康成年献血志愿者,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后分别采集全血制备P-PRP和L-PRP,分别为P-PRP组和L-PRP组。在测定P-PRP和L-PRP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PDGF-A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浓度后,使用其处理人软骨细胞。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两者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P-PRP和L-PRP之间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的差异使用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胎牛血清( FBS)、P-PRP和L-PRP之间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事后检验分析。结果 P-PRP组和L-PRP组中的血小板、PDGF-AB和TGF-β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之间白细胞、IL-1β和TNF-α浓度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浓度:t=8.095,P<0.01; IL-1β浓度:t=5.342,P<0.01;TNF-α浓度:t=5.297,P<0.01),均以L-PRP组为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FBS组、P-PRP组和L-PRP组之间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增殖:F=29.37,P<0.01;迁移:F=87.54,P<0.01);而Bonferroni事后检验则进一步提示,虽然与FBS相比, P-PRP和L-PRP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均有促进作用(P-PRP组与FBS相比:增殖P<0.001,迁移P<0.01;L-PRP组与FBS相比:增殖P=0.010,迁移P<0.01),但是两组之间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殖P=0.005,迁移P=0.011),P-PRP的效果优于L-PRP。结论 L-PRP中的白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对其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白细胞和炎症因子浓度较低的P-PRP可能更适用于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 富血小板血浆在骨关节外科研究及应用的进展

    作者:黄宇阳;姚咏嫦

    近年来,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PRP在成骨效应,软骨以及血管再生等方面显示出不同效果的生物效应,使其在骨关节外科领域有着理想的应用前景。但是伤口愈合、骨性关节炎以及韧带跟腱修复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上缺乏标准的治疗指南且试验样本量不够大,导致治疗效果不一致。因此,本文查阅近年来有关PRP在骨关节外科研究及应用的国外文献并进行分析,目的为PRP将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制定临床应用标准准则提供参考。

  • 富血小板血浆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梁大伟;卫小春;魏垒

    治疗慢性复杂性的肌肉骨骼损伤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骨生物活性材料是一种相对前沿的技术,如人类自身的细胞和血浆,为促进和加速骨与软组织的愈合提供了希望.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近来得到关注的骨生物活性材料.α颗粒是血小板的主要成分,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在疾病发展及组织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总结了PRP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其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文献.

  • 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海;刘予豪;姜山;陈德龙;周驰;何伟

    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数据库,对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应用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富血小板血浆可显著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并在体外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富血小板血浆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尤其在软骨损伤修复、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富血小板血浆在软骨损伤修复、骨折不愈合/骨不连修复等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修复过程较为接近,其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将就PRP在基础与临床中的应用及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争议进行综述.

  • 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翟文亮;周亮;刘晖;丁真奇;练克俭;郭林新;刘大鹏;曾佳森;陈江进

    目的: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透明质酸钠(SH),观察并比较其疗效。方法于2012年2月至12月,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收治的81例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标准为Ⅱ、Ⅲ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年龄48~60岁,平均(52.6±3.6)岁;男性27例,女性53例;左膝38例,右膝43例。 K-L分级标准,Ⅱ级47例,Ⅲ级34例,按就诊顺序序贯随机平行分为SH组(40例)和PRP组(41例),分别采用SH和PRP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OMAC)评分评估,两组间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评价关节腔内积液的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PRP组WOMAC评分[(48.42±4.95)分,(25.38±5.12)分]和SH组[(47.17±5.12)分,(25.17±5.09)分]比较,t值分别为-0.625和0.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9、12个月PRP组WOMAC评分[(21.44±4.73)分,(20.54±4.46)分,(16.53±7.35)分]和SH组[(25.87±5.16)分,(27.22±4.21)分,(29.63±8.21)分]比较,PRP组低于SH组,t值分别为-2.765、-3.447和-4.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个月复查磁共振,可见PRP组的关节积液吸收例数高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临床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中长期疗效好。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部组织外露的外伤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山东;费志军;陈俊泽;王维;徐凯;赵晓亮;谢宁灵;林淮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外伤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五七分院骨科治疗15例外伤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纳入标准为经正规治疗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有骨骼、肌腱、深筋膜或接骨板外露的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排除癌性创面和非外伤性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清创、换药、负压封闭引流(VSD)等治疗后,仍无明显愈合趋势,创面面积平均(15.0±2.4)cm2,使用自体PRP凝胶进行治疗使创面缩小至1 cm2以内,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5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局部皮温,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经1~3次PRP治疗后,创面均获得上皮化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3.6)d.治疗前后体温(t=0.878,P>0.05)、WBC(t=0.734,P>0.05)、CRP(t=0.284,P>0.05)、ESR(t=0.416,P>0.05)、VAS疼痛评分(t=1.506,P>0.05)、局部皮温(t=0.57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清创、换药、VSD等方法治疗后仍不能愈合的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外伤性难愈性创面,PRP治疗能获得创面的上皮化愈合.

  • 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应用中的争议与研究进展

    作者:张长青;袁霆

    富血小板血浆( PRP)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现已被广泛用来修复骨与软组织损伤,包括创面,骨缺损,骨关节炎,肌腱病等等。 PRP在贫血供组织如肌腱、软骨的修复方面,目前存在争议较多。本文就PRP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争议进行讨论。

721 条记录 4/37 页 « 12345678...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