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特征及其关系

    作者:范志成;李凯杰;程猛;夏咏

    目的 了解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 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31日、6月12日~9月18日和4月26日~1l月4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98 d和192 d;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21日、6月上旬~8月下旬和5月上旬~10月上旬,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82 d和162 d;各年疟疾发病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3061,P<0.01),各年蚊媒密度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5.0 707,P<0.01).结论 襄阳市襄州区疟疾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1980-1987年蚊媒活动高峰日比疟疾发病高峰日提前10 d,疟疾发病高峰期比蚊媒活动高峰期天数差值为16d,疟疾发病流行期比蚊媒活动传播期天数差值为30 d.

  • 1951-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与效果分析

    作者:范志成;蔡冬青;程猛;夏咏;邵英

    目的 了解和分析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为消除疟疾提供左证.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将疟疾流行趋势划分为3个阶段,流行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年均疟疾发病率为143.91/万.年发病率呈正偏态下降趋势(Cox-Stuart趋势检验,P<0.01);在流行、控制和消除阶段年均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 393 984.77,P< 0.01).其中,流行阶段各年代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3 427 043.85,P>0.05),控制和消除阶段各年代年均疟疾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 683 066.63,P<0.01);暴发流行期、流行后期、流行控制期和流行稳定期年均发病率依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9 917.17,P< 0.01;x2=40662.65,P< 0.01;x2=-464.09,P< 0.01).结论 不同流行阶段和时期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社会因素对疟疾传播和流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和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1951-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疟疾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范志成;李凯杰;程猛;夏咏

    目的 分析和验证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43.91/万.流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前为疟疾流行阶段,共出现3次幅度较大的发病高峰,分别为712.62/万(1954年)、846.26/万(1967年)和2 299.98/万(1970年),处于高发流行状态,各年代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3 427043.85,P>0.05);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10年间为控制阶段,出现3次幅度较小的周期性波动,分别为100.40/万(1980年)、2.43/万(1991年)和7.30/万(2002年),疟疾发病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处于低发状态;2010年之后为消除阶段,发病率在低发病状态上继续下降,由2011的0.04/万下降到2012年的0/万,2012-2013年消除了本地感染病例.利用居民疟疾流行率、带虫率调查和发热患者疟原虫血检数据对同期疟疾年均发病率流行趋势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吻合性.结论 襄阳市襄州区疟疾流行趋势经历了由高发流行阶段、大幅度下降阶段、低发平稳阶段和消除疟疾阶段的过程.但影响疟疾发生的自然因素并没有完全改变,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和做好消除疟疾过程中的全面监测工作是该区当前和今后疟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 襄阳市襄州区唐白河流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范志成;夏咏;邵英

    目的 了解襄阳市襄州区唐白河流域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水平、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寻找唐白河流域水质污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恶性肿瘤死因调查采取回顾性调查,对2004-2006年唐白河流域及其对照区居民进行以恶性肿瘤为主的全死因调查,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和根本死因推断,计算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比例死亡比等指标;肿瘤现患调查采取横断面调查;后期观察采取死因监测的方法.结果 唐白河流域研究区共调查4个乡镇,年均人口85 848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51.13/10万;对照区调查1个乡镇,年均人口36 529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5.96/10万.年龄分布,恶性肿瘤死亡率60岁以上年龄组对照区高于研究区(x2=9.80,P<0.01);性别分布,研究区中游和下游男性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高于女性(x2 =4.45和5.55,P均<0.01);总体分布,研究区和对照区比较,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6,P>0.05).肿瘤现患调查,研究区肿瘤现患率为137.79/10万,对照区为100.24/10万,研究区和对照区肿瘤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P>0.05).全死因顺序,研究区和对照区恶性肿瘤死亡均居第1位,且均以胃癌为其首位肿瘤死因;肿瘤现患病种调查以消化道癌症为主,其中,研究区以食管癌居多,对照区则以胃癌居多,肿瘤主要现患病种与肿瘤主要死亡病种基本一致.结论 唐白河水质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襄阳市襄州区唐白河流域沿岸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和肿瘤现患率均比对照区略有升高,但唐白河水质污染与沿岸居民肿瘤死亡未存在关联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