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作者:彭碧华

    目的 对临床上常用的四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细菌性阴道病进行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这四年时间里,在娄底市骨伤医院就诊的疑似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病例184例,其中46例采用pH测定法进行诊断(定义为A组),46例采用胺试验的方法进行诊断(定义为B组),46例采用BV快速检测法进行诊断(定义为C组),46例采用线索细胞检查法进行诊断(定义为D组).对四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四种检测方法中,检出率高的是线索细胞检查法,其与BV快速检测法的检出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与其他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V快速检测法具有迅速、方便、准确的特点,可与线索细胞检查法进行补充检测,pH测定法和胺试验法可以结合使用,已达到使测出率提高的目的.

  • 线索细胞、pH测定和氨气味试验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正强;蔡亚西;董青生;周伟;苏敏

    目的:探讨线索细胞、pH测定和氨气味试验在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2~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27例妇女盲法进行线索细胞分析、pH测定、氨气味试验和分泌物Nugent积分.以Nugent积分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对线索细胞、pH测定和氨气味试验进行诊断试验性能评价.结果:线索细胞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91.49%)和阴性预测值(94.37%),氨气味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93.75%)和阳性似然比(9.87),而该两项试验的其他诊断性能也较好,pH值试验诊断BV各项性能指标均较差.三项试验的联合诊断敏感度降为38.44%,特异度达99.74%.结论:在BV诊断的Anmei标准中,诊断性能依次为线索细胞、氨气味试验和pH值,多项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特异度.

  • 脐动脉血乳酸及pH值测定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凤花;李少芳;张杰;王佳;潘颖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乳酸及 pH 值测定在胎儿窘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大于36周孕妇1024例,按照临床诊断胎儿窘迫标准及胎心监护异常分为研究组(有胎儿窘迫征)588例和观察组(无胎儿窘迫征)436例,在胎儿娩出尚未呼吸前立即行胎儿脐动脉血乳酸及 pH 值测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研究组乳酸值较对照组高,pH值<7.20前组较后组显著增多,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乳酸及 pH值测定应用于临床将提高临床胎儿窘迫诊治率,便于及早进行干预,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 天津市血气及pH测定室间质评调查报告

    作者:杨彬;黄繁嫱

    血气和pH测定是临床上判断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在指导治疗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仪器型号较多、试剂种类复杂、 操作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对同一标本的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给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 影响。为了了解我市血气分析的现状,掌握各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和测定水平,我们对部分医 院血气实验室进行调查。材料 和方法  一、质控物 由NOVA公司提供三个 水平的质控物。质控物为水性缓冲液。分别为Level 1(酸中毒和高电解质),Level 2(pH和 正常电解质),Level 3(碱中毒和低电解质)。

    关键词: 血气分析 pH测定
  • 不同部位菌斑pH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唾液的关系

    作者:徐小娟;刘鲁川;安建平;苏军

    目的:测定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在进食后pH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部位菌斑产酸力的差异及唾液在产酸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型pH电极接触法原位测试患龋状况不同者上、下颌,健康部位与龋坏部位菌斑及唾液pH在含漱糖液前后1h内的变化.结果:不同部位菌斑pH在漱糖后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患龋状况不同者健康部位菌斑pH在用糖后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上颌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下颌明显;龋洞内菌斑pH变化幅度均较健康部位明显;唾液与菌斑pH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口腔不同部位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存在差异,这可能主要与不同部位唾液对糖的清除有关;而唾液的缓冲作用对菌斑的产酸代谢无明显影响.

  • 牙齿健康部位与龋损部位菌斑pH变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小娟;刘鲁川;温秀杰

    目的:研究进食糖后患龋情况不同者健康牙面或龋洞内菌斑pH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明龋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接触法直接在原位测定菌斑pH在漱糖后1 h内的变化.实验分3组,分别为无龋组(CF)、普通龋组(CIA)和龋活跃组(CA),三组均测定健康牙面菌斑pH的变化,龋活跃组另外测定龋洞内菌斑pH的变化,绘制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对菌斑基线pH(pHrest)、pH下降的低值(pHmin)、pH的下降幅度(△pH)及30 min内的曲线下面积(AUC3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菌斑pH在漱糖后均下降,约5~10 min后达到低值,随后缓慢上升,1 h左右可恢复至用糖前的水平;三组健康牙面菌斑pH的变化相似,pHrest、pH min、△pH、AUC30均无显著差异(P>0.05);龋活跃组龋洞内菌斑pH在漱糖后的变化趋势与三组健康牙面相似,但龋洞内菌斑的pHrest明显较健康牙面低(P<0.01),用糖后pH的下降更为明显,pHmin和AUC30均较健康牙面小(P<0.01或P<0.05),且恢复到用糖前基线水平所需时间亦较长.结论:龋洞内的菌斑产酸力较健康牙面高,进一步验证了龋病的发生是局部菌斑产酸力增强所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