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层CT与导管法造影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新进;熊华峰;曾惠良;欧卫谦;梁坚豪;李佩文

    目的 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2 mm的580节段中,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为507节段(占87.41%).在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8.17%和76.32%、95.96%,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5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81.69%;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9.35%和91.18%、98.7%,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高度狭窄的2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79.49%.结论 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介人治疗的筛选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 16层CT与导管法造影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新进;熊华峰;曾惠良;欧卫谦;梁坚豪;李佩文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27例患者的34枚冠状动脉支架中,CT图像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为26枚,占76.47%.在CT图像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的26枚冠状动脉支架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再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4.12%和85.71%、84.21%,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支架影像学评价的8枚冠状动脉支架中1枚中度再狭窄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60%.16层CT显示高度再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95.24%和66.67%、90.91%.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筛查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 16层CT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朱新进;熊华峰;曾惠良;欧卫谦;梁坚豪;李佩文

    目的 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2例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及自动跟踪技术、0.5秒螺旋扫描以及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结果 16层CT能清晰显示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及壁冠状动脉,其中前者4例经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后者1例经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4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上方升主动脉前壁1例,左回旋支的钝缘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后降支1例.壁冠状动脉CT表现为:该段冠状动脉相对僵直细小,穿行于心肌层内,管腔内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冠状动脉与心肌层之间无脂肪间隙.结论 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在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方面,是目前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弥补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