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向亮;赵惠君;蒋黎敏;徐翀;袁晓军;汤静燕;沈立松

    本研究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pRb)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危险度、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预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的关系.对89例初发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25例AML,10例T-ALL,54例B-ALL)及7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检测pRb的表达准确直观;②在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的高水平表达具有普遍性,同一患儿白血病细胞pRb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细胞,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均有缺失表达;③pRb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循环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Rb表达阳性的B-ALL中处于G1期的白血病细胞数显著高于pRb表达阴性的病例(92%vs77%);④B-ALL中,MRD阳性组pR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组,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非白血病细胞的pRb表达水平是稳定的;⑤pRb的表达量与B-ALL早期治疗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ALL预后不良组pRb的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pRb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存在高水平表达或缺失等异常形式的表达差异,pRb的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MRD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评价等存在相关性,对于B-ALL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复发机制及微小残留病灶的监测

    作者:虞文嫣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有亚型中预后好的一种,以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异常染色体t(15;17)、PML-RARα融合基因为特征.目前,APL治疗策略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诱导治疗,2~3个周期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巩固治疗,1~2年包括ATRA伴或不伴小剂量化疗的维持治疗.该治疗策略的完全缓解率接近90%,总生存率约为80%.德国AML合作社(GMLCG) APL学组的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试验[1]、欧洲APL工作组的APL2000试验[2]以及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均显示,APL的缓解率超过90%,各试验间10年无复发生存率(RFS)较为相似,其中GMLCG的试验结果为75.5%,欧洲APL工作组的结果为76.3%,从中可看出,依然有大约25%患者可能复发.一项意大利研究显示,近10%已达缓解患者在5年后复发[3].将近3% ~5%的APL患者发展至髓外复发,约<3%患者仅出现分子学复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