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摘译第六部分预防与控制

    作者:余昭;刘社兰

    6.1 概述 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目前防控措施主要是非药物性的,其大多数旨在阻断病毒传播链,从而阻止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早期发现暴发疫情,早期识别和干预具有较大风险发展为虽少见但却呈重症表现的病例,也是减小疾病影响的关键原则.

  • 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第三部分实验室诊断

    作者:刘社兰

    3 实验室诊断3.1 概述 快速鉴定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特别是有无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助于指导临床管理,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EV71感染和其他的临床表现时,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心血管系统功能衰竭,快速的病毒学诊断甚至更有帮助,因为患者当时的紧急状况能否采用的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另外,当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时,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对于预测重症病例的发生,及时采取合适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也十分重要.与其他的肠道病毒一样,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细胞培养和病毒分离鉴定,但是这两种方法费时费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取得很大发展并在一些实验室中应用.有效且准确的病毒学诊断的还依赖于正确及时收集合格的临床标本,并按规定的条件转运至实验室.这需要实验室技术人员、流行病学专家和临床医生的密切合作.

  • 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第二部分病毒学

    作者:刘社兰

    2 病毒学2.1 概述 人类肠道病毒A组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它们属于微小病毒科(picornaviriade)肠道病毒属.其他肠道病毒A组的血清型,如柯萨奇病毒A6型和A10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些肠道病毒均可引起儿童轻症感染,但是在过去十多年,亚太地区多起大规模的手足口病暴发中,EV71还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死亡.

  • 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指南第四部分EV71的致病机制

    作者:刘社兰

    4.1 背景 关于EV71引起无并发症的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机制的资料很有限.小鼠动物模型研究显示,病毒能够感染皮肤,因此人类皮肤与口腔黏膜的损害也可能由于病毒直接侵犯上皮细胞所致.尽管存在皮损与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但是目前缺乏有关皮损与口腔黏膜损害的活检证据.EV71感染人类的神经毒力因子尚不清楚,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病毒的基因变异能够促进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其他因素如病程初期病毒载量过高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某些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免疫的改变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亚型与心肺并发症的高发生率有关.致病机制与病毒侵入受体(清道夫受体B2,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和唾液酸聚糖)的分布以及宿主因素(如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