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夜间眩光危险因素

    作者:周少博;胡群英;洪海峰;路晓明;麦庆怡;高绍荣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手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术后至少6月以上的55位(108眼)双眼高度近视患者(等值球镜-6.0 D以上)进行夜间眩光发生情况的调查.患者术前等值球镜(SE)-8.32(s=1.96)D(-6.0D~-15.87D),所有手术均为标准的LASIK手术,调查时间为术后6~12月间,平均8.8(s=1.6)月.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夜间眩光的危险因素.[结果]55位患者中,18(32.7%)位患者发生了夜间眩光,几乎所有的眩光患者均为双眼对称性发生.发生眩光眼和无眩光眼在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和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上有显著差异(P=0.00,0.01,0.04).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暗瞳孔直径、拟矫正的等值球镜以及无过渡区切削是发生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P均<0.05).其中,瞳孔直径为显著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达3.23倍.而小光区直径对术后的夜间眩光的预测性不大(P>0.05).[结论]对于非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暗瞳孔直径、试图矫正的屈光度以及是否采用过渡区切削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夜间眩光的显著危险因素,当小光区直径在5 mm以上时,光区大小与夜间眩光没有显著关系.

  • 近视患者LASIK术后夜间眩光的相关因素

    作者:羊薇;谢敏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夜间眩光的术前相关因素.方法:将665例(1 257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分为两组:组Ⅰ(低、中度近视)-1.00~- 6.00D;组Ⅱ(高度近视)- 6.25~ -14.25D.以O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暗光下瞳孔直径,所有手术均为标准的LASIK手术,术后3mo调查患者夜间眩光情况.结果:低、中度近视组术前暗光下瞳孔直径6.81±0.50mm,高度近视组6.98±0.57m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低、中度近视组58眼(7.9%)发生夜间眩光,高度近视组为137眼(26.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低、中度近视组发生眩光眼和无眩光眼在术前暗光下瞳孔直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0),拟矫正屈光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0.104);高度近视组在暗光下瞳孔直径和拟矫正屈光度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0.002).结论:LASIK术后夜间眩光与术前暗光下瞳孔直径有关,高度近视患者也与拟矫正屈光度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