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抑制作用

    作者:赵晓红;郭新彪;金昱;邓芙蓉;王慧;刘世杰

    [目的] 研究直径≤10 μm的可吸入大气颗粒物(PM10)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探讨PM10的非遗传毒性作用.[方法] 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城区交通干道旁约18 m高度处大气中的PM10.超纯水超声提取、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制备PM10悬液.采用细胞代谢协同试验和染料划痕试验观察PM10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V79细胞以及人肺成纤维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结果] PM10抑制V79细胞的代谢协同作用, 使V79-细胞的存活率增高,在1.0~100 mg/L剂量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克隆形成数明显增高,有剂量-反应关系(r=0.94, 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PM10 1.0~100 mg/L剂量范围内,在人肺成纤维细胞中荧光染料扩散距离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小(7.5~21.61 mm),与对照组(26.56 mm)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PM10能抑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提示可能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 氧化应激与化合物非遗传毒性致癌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倩;文海若;王雪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一类疾病,致癌性评价已成为新药上市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可以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手段十分有限,只有深入挖掘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开发相应的检测方法.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机制广泛而复杂,氧化应激作用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生理状态下,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对氧化还原调节及生物信息的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氧化应激条件下,ROS在癌症的启动、促癌和发展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通过诱导脂质、蛋白质、DNA氧化损伤和调控基因表达2种方式发挥非遗传毒性致癌性.本文就氧化应激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抗氧化剂和抗癌药物的开发,探索较为灵敏的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毒性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检测手段提供借鉴,为药物致癌性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