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腰椎后路融合术与Dynesys内固定术治疗LDH的效果对比

    作者:李建平;伍光辉

    目的:对比分析用腰椎后路融合术与动态中和稳定系统(Dynesys)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67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Dynesys组(35例)与融合组(32例).对35例Dynesys组患者进行Dynesys内固定术,对32例融合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患处相邻脊椎节段的活动度、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费用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其VAS评分、OD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ynesys组患者相比,融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腰3/4椎间的活动度、腰5骶1椎间的活动度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融合组患者相比,Dynesys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住院的费用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融合组患者相比,Dynesys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与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与采用腰椎后路融合术相比,采用Dynesys内固定术治疗此病的手术用时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对患者腰椎相邻节段的影响较小,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治疗的费用较多.

  •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早期改变

    作者:李丁;凡进;沈国蔚;张宁;殷国勇;胡志毅;金正帅

    目的:通过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邻近节段影像学指标的测量,探讨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发展情况.方法:随访组为本院脊柱中心2004年~2007年间21位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对照组A为本院门诊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对照组B为本院门诊行腰椎侧位片的患者.随访组患者术后无邻近节段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亦无渐进的神经症状.测量患者邻近节段黄韧带厚度、小关节间隙宽度、侧隐窝宽度、小关节极性、椎板角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随访组部分节段黄韧带明显增厚(P<0.05),但尚未达到黄韧带肥厚的诊断标准.小关节极性:部分节段随访组大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小关节间隙宽度:和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椎板角:和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侧隐窝宽度: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由于力学分布的变化,邻近节段出现渐进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韧带增生,小关节退变等.连续、动态地观察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黄韧带的厚度、小关节极性等数据,可为评估邻近节段退变的进展和防治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 氨甲环酸的局部应用对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出血量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徐飞;杨丕斌;刘思波;甄涛;何忠宝;李宏键

    目的 评估氨甲环酸切口内局部应用对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术后出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5年1月~2017年2月81例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初次行腰椎后路单节段及双节段融合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39例,对照组(B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组术毕后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100 mL:1 g),B组不使用,术后夹闭引流管2 h.比较术后24小时及总引流量,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病率.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腰椎融合节段数、术前血液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A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病例.结论 术毕切口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