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何婷婷;万宇辉;张澄

    目的 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 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 9.96%(男性)和6.06%~ 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 %~9.96%(男性)和6.10%~ 10.20%(女性)(P<0.05).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马双双;万宇辉;张诗晨;许韶君;刘婉;徐亮;翟露露;张辉;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 1月-2014年1月选取郑州市、贵阳市9704名在校城乡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城镇4049名,农村5655名;初中5168名,高中4536名;男生4600名,女生5104名.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分别测量童年期虐待、非自杀性自伤、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和冲动控制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间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各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44.6%的中学生曾有过童年期虐待经历,其中女生高于男生(45.9% vs.43.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7.3% vs.4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58和32.433,P<0.01);但童年期虐待检出率在户口所在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的中学生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其中女生低于男生(37.1% vs 40.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1.4% vs.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51和37.955,P<0.01).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童年期虐待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均低于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较高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16和25.735,P<0.01).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以及冲动控制评分分别与童年期虐待评分和中学生自伤行为频率显著相关(P<0.01);控制性别、年级、城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后,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两者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介效应分别为33.41%、14.87%、0.49%和3.48%,四种中介因素的共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24%.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减少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及冲动行为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中学生的自伤行为.

  •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抑郁、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顾怀婷;刘根义;李晶

    目的:了解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并分析抑郁、述情障碍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为通过情绪障碍预测并预防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56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自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调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结果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39.9%,被调查大学生常采用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用手反复抠身体某个部位,其次是拔自己的头发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毛发、使劲捏(掐)自己等;有自伤行为组的抑郁量表得分高于非自伤组得分(t=7.277,P=0.000);有自伤行为组的述情障碍量表得分高于非自伤组得分(t=2.08,P=0.038);抑郁、述情障碍均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1,P<0.001;r=0.126,P<0.01).结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且具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往往伴有抑郁、述情障碍等问题.

  •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琴琴;张连生

    目的:构建多水平模型探讨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况及相关因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身体组织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方法:选取某综合性大学三所学院21个班级的644名学生,分别采用传统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对父母关系、情绪管理、人格倾向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自伤行为检出率21.0%,常用的3种形式依次为拽扯头发、故意掐自己、故意打自己.自伤行为在班级水平上具有聚集性,两水平模型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OR=1.38,95% CI 1.02~1.87)、消极情绪管理(OR=1.31,95%CI 1.05 ~1.64)、药物依赖(OR=1.93,95%CI1.22 ~3.04)、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差)(OR=1.42,95% CI 1.04~1.94)是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自伤行为存在班级水平聚集,提示该行为可能受班级环境影响.此外自伤行为与父母关系和自身特质(情绪管理、神经质和药物依赖)存在相关.

  • 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信效度研究

    作者:张芳;程文红;肖泽萍;刘文敬

    目的 对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的信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对163名上海在校学生和20例临床就诊患者应用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进行调查,评价该问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 除抵制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有效方式中“做任何可以让双手忙碌起来的事情”条目外,其他所有条目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在0.400以上,总体重测信度较佳;功能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其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范围为0.637 ~0.896.因子分析中共提取6个因子,解释总变异的75.0%.结论 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可用于有关NSSI行为特征和原因等内容的调查.

  •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读者来信

    作者:陶领钢;石顺治

    编辑先生:
      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些人的自伤行为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的,这一现象在青少年尤其多见,国外已将它作为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很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专家给予指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