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实行全员抵押承包是调动全体劳动者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宋文

摘要: 现有企业,特别是国营予算内工商企业,是我国四化建设的主要基地和依托.要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把每个企业搞活.一九八四年,党中央、国务院借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作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使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一个崭新阶段.几年来,通过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以及对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物价、外贸等管理体制改革,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企业要真正活起来,既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又要有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生产经营积极性.去年春天,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速和深化企业机制改革,确定普遍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80%左右的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企业承包人与企业所有者代表签订合同,以契约的形式确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企业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者的积极性,一个是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二者缺一不可.实行承包,较好地解决了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问题.但如何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性,乃是深化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企业承包之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层层包、保体系,进行劳动优化组合等,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增加了危机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是由个人或少数人承包的,职工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被雇佣"的心理,其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的不明显;国家、企业的利益与职工利益的结合,由于企业被少数人承包这一夹层的存在,而使之带有间接性.承包虽然强化了经营者个人与国家的利益机制,却淡化了广大职工与企业利益的直接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职工积极性的大限度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有些企业把风险机制引入承包,由承包者个人、承包集团直至全体职工交付一定数量的风险抵押金.当企业完不成承包指标、不能兑现合同时,用它作为企业"欠收"的赔偿费用.企业赢利时,则可以参加分红.无数事实证明,实行全员抵押承包,有许多好处,是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黑龙江医药

省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