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翟宁;于鹏;宫凤玲;李孟静;张惠英;马春梅;王星稳

    背景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优扫描方案.目的 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 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优扫描方案.结果 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模型出血点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6.40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6.40、5.76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相同;常规组6.4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5.12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亚组4.48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SCT双低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是可行的,低剂量组B亚组(100 kV,400 mAs)为优扫描参数组,在模拟出血速率为0.5 ml/min情况下,该扫描条件下显示模型出血点的优对比剂浓度为5.12 mgI/ml,对应出血点CT值为(99.4±10.1)HU.

  • 利用双低扫描方案进行仿真模体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琳琳;浦仁旺

    目的:探讨利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统计性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SIR)扫描方案来降低仿真模体模拟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以及碘对比剂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固定在 CDP‐2标准仿真女性模体中2支相同的模拟血管分别注入浓度为27mg/ml 、35mg/ml 碘对比剂,并采用 NI6、NI7、NI8、NI9、NI10、NI11、NI12、NI13、NI14、NI15十个噪声指数分别进行80Kvp 、120Kvp 两组扫描,80Kvp 组采用50% ASIR 重建,120Kvp 组采用滤过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重建。比较两组的 CT 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 )、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 ,CNR)、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CT 值及质量主观评分。结果①80Kvp 组和120Kvp 组CTDIVOL 分别为(3.818±2.44)mGy 、(5.143±3.23)mGy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001);②27mg/ml 模拟血管80Kvp 组和27mg/ml 模拟血管120Kvp 组的 CNR 、SNR 、CT 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分别为0.004、0.019、0.000和0.029);35mg/ml 模拟血管80Kvp 组和35mg/ml 模拟血管120Kvp 组的 CNR 、SNR 、CT 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分别为0.001、0.005、0.000和0.021);③浓度27mg/ml 80Kvp 组与浓度35mg/ml 120Kvp 组 CT 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000、0.031),CNR 、SNR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0.917、0.585)。结论应用低管电压结合 ASIR 重建、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可以在保证仿真模体模拟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辐射剂量。

  • 双低扫描结合迭代重建在有效降低冠状动脉 CTA 检查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刚;毛旭;何慧;冯昭;张远英;杨卫国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冠状动脉 CTA 成像应用过程中降低 X 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CCTA 检查患者80例,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和Ⅱ组采用120 kV,350 mA,碘海醇350 mg I/mL,Ⅰ组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Ⅱ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Ⅲ组和Ⅳ组采用100 kV,350 mA,威视派克270 mg I/mL,Ⅲ组使用 FBP 算法,Ⅳ组使用 ASIR 算法,4组病例均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根据原始图像及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 CT 值进行比较。比较4组病例中的对比剂碘的用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选后的双低组(Ⅳ组)与对照组(Ⅱ组)比较,图像中各支血管 CT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 DLP 值、ED 值与对照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适当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 CTA 应用中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 X 线辐射及碘对比剂对患者的危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