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苏耿;柯道;王文杰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程序通气应用于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施行心肺复苏术后无自主呼吸的8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子。治疗组采用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测定两组0h、2h、4h、12h的动脉血压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0h)PaO2、HR、MAP、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h、4h、12h后治疗组P a O2、M A P、O 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 R在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微小、可降低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使用方便、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韶;王卉;陈苇

    目的 观察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临床应用.方法 将CPR后自主循环恢复后始终无自主呼吸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Ⅰ(高频程序通气组)、Ⅱ(常规机械通气组)两组,分别采用相应机械通气模式进行呼吸支持,比较自主循环恢复后各时段(0、2、6、1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气道峰压(PIP).结果Ⅰ、Ⅱ组PaO2、PaO2/FiO2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PaO2、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24 h各时段Ⅰ组PaO2、PaO2/FiO2上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组MAP在0~24 h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VP 、PIP在0~24 h各时段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程序通气在CPR成功后24 h内比常规机械通气向CPR患者提供更好的呼吸支持,改善氧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机械通气并发症-气压伤发生少,使用快速、便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