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弓根钉棒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作者:余莉;李红艳;郭红娜

    本院2007年5月-2009年2月共对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外固定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解决了胸腰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的难题,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自制脊柱外固定支具在胸腰椎压缩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尹艳;周勇;赵廷宝;杨小炜;张丽红

    目的探讨自制脊柱外固定支具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 方法自行研制脊柱外固定支具 , 应用该支具治疗 32例压缩性骨折 , 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 结果应用支具后 3~ 7 d 疼痛明显缓解 28例 (87.5% ). 骨折复位优 19例 , 良 11例 , 差 2例 . 23例 ( 71% ) 恢复原工作 . 结论自制的脊柱外固定支具有良好的维持骨折稳定的作用 , 可明显缓解疼痛 , 缩短卧床时间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对于压缩超过 1/2以上者 , 配戴支具可限制活动和缓解疼痛 , 但复位效果较差 .

  •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雷;贾连顺;李家顺;池永龙

    早描述腰椎经皮穿刺固定术的是Magerl[1],当时起于脊柱外固定诊断下腰痛和治疗脊柱骨折.Mathews、Lowery[2,3]等报道在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同时辅以纵向连接器,因而使得该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得以发展和完善.随着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经皮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其主要方法,近年尤其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又使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CAS)和内窥镜技术被更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腰椎滑脱、慢性下腰痛的外科诊断和治疗,从而成为微创脊柱外科(MISS,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的基本技术手段.建立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内窥镜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脊柱固定技术等基础上的微创脊柱外科预示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 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西正;康禹;王程;易国良;易新;易明;王文军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胸腰椎骨折病例120例(120个椎体):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8.05±9.78)岁;随访时间3~12个月.椎体分布:胸椎55例(T93个,T107个,T1119个,T1226个);腰椎65例(L123个,L217个,L419个,L56个).分为对照组64例、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钉棒内固定手术方法,试验组采用脊柱外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骨痂形成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试验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ODI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试验组的骨痂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效果及骨折愈合率均优于传统钉棒内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的应用护理

    作者:林海英;邹桂茂;李丹

    目的 探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AF内固定,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采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固定,除予常规护理外,注重心理护理、早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预防感染以及重视体位护理等.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24 h血压差值、术后心率及固定物取出时间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术后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使用安全,可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并发症少,护理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威强;陈远明;黄中飞;彭金贵

    目的 探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或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1-07~2016-07住院治疗2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情况.方法是先应用脊柱外固定器进行骨折复位后分别行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伤椎植骨术(外伤骨折).依据影像学资料计算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伤椎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221例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防结果与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渗漏13例,椎体高度丢失11例,无并发神经损伤.无螺钉松动及螺钉断裂病例.结论 应用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且安全有效.

  • 椎间融合器B-Twin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

    作者:胡文凯;王文军;蔡斌

    目的 探讨将B-Twin椎间融合器与MED技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于轻度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手术技术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7例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微创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复位固定、MED镜下减压、B-Twin植骨椎间融合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按Meyerding分型法Ⅰ度滑脱17例、Ⅱ度10例.其中L4滑脱9例、L518例;腰椎滑脱伴峡部不连21例,伴有椎管狭窄15例,20例患者伴有相应节段椎间盘突出.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单侧或双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病程2个月~20年,平均45个月.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行椎间高度、滑移程度和椎体稳定程度的测量.结果 手术时间130~260min,平均160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150ml;MED减压切口缝合一针,均一期愈合.单枚B-Twin置人19例,双枚置人8例.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12d.未发现伤口及针道感染、神经功能损伤、B-Twin移位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激惹症状,两周后症状消退.腰椎滑脱完全复位23例,4例由Ⅱ度滑脱转变为Ⅰ度滑脱.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Nakai评分标准,27例患者中优1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全部病例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半年后复查X片示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椎间高度维持无塌陷,B-Twin周围无线透亮带,植骨已大部分融合.结论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固定复位、内窥镜下椎管减压、B-Twin植骨椎间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减压复位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用于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具有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