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社区的管理

    作者:王彩艳;王彦

    探索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和基层的管理.

  • 浅谈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随访管理重要性

    作者:孙甦

    重性精神病管理是近年来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管理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强重性精神病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社区精防医生对处于稳定期(居家)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区随访管理,能延缓精神疾病复发、恶化,有效防范与控制精神疾病所引起的突发事件,保障公众安全,促进与维护社会秩序.本文就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随访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总结,现报告如下.

  • 曾都区重性精神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初探

    作者:杨庆;王斌

    自2010年起,曾都区探索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重性精神病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提出的“政府为主导,卫生部门牵头,民政、人社、公安、财政等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实行综合责任包保的重性精神病人四色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全区重性精神病人的规范管理率和康复率.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 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疾病随访管理体会

    作者:吴俊安;曹丹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问题与矛盾的显现,影响农民精神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农村社区各类精神健康问题也更加突出[1].而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精神卫生保健需求较高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充分的资源,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目前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已列入国家要求重点管理的三大慢性病之一,基层卫生院在精神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基层卫生院在重性精神病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就在基层卫生院如何加强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从存在困难、应对措施、取得成效及工作体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

  • 云南省重性精神病治疗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杜远见

    目的:总结云南省重性精神病防治、管理工作情况,对成功经验进行推广.方法:总结回顾该省重性精神病相关防治、管理政策、规定;统计分析该省重性精神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情况,总结成功经验.结果:全省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综合医保、救助和基本公卫社区管理三方力量建立了“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基本解决了所有参保(合)重性精神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问题;解决了重性精神病人救助问题;结合基本公卫项目,落实经费进一步加大筛查、确诊、随访和督导服药工作,保证了患者康复期的治疗和随访管理.真正建立起了一套从病人发现到规范治疗、综合预防和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问题.结论:综合医保、救助和基本公卫社区管理三方力量才能使“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得以落实.

  • 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的探讨

    作者:高叶青

    文章介绍了社区责任护士对67例重性精神病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在能否坚持服药、睡眠满意度、能否按时复诊、症状是否稳定、能否上班、出院后满意度、肇事肇祸危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管理后重性精神病人监护率达100%,显好率达86.6%,社会参与率达88.1%,服药依从性97%,肇事肇祸率在0,较未规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

  • 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

    作者:刘丽

    目的:探究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作者:俞春明

    目的:研究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随机抽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对干预组成员进行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社会功能训练等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定期随访2年。用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在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方面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SDSS评分时,干预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社会行为退缩、家外社会活动、家内活动减少、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外界兴趣及责任计划方面有明显的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别。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管理,是可行和可持续的,社会功能显著提高。

  • 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基本信息分析

    作者:段洪斌;秀君;曹禹

    目的:探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的基本信息资料,为及时有效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监护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686”项目,采用EXCEL提取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患者基本数据信息,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0-1969年出生年龄组所占的比重高;性别构成,男81例(48.2%),女87例(51.8%);无业人员165例,占总病例数的98.2%;非贫困有152例(9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无业人员所占比重大,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未婚人口较多,非贫困人口占多数。

  • 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疾病信息分析

    作者:丁秀君;段洪斌;曹禹

    目的:探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的疾病信息,为及时有效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监护和干预,减少肇事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资料来源于“686”项目,采用EXCEL提取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患者的疾病信息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中,精神分裂症122例(72.6%);二系三代精神病家族史阴性157例(93.5%),阳性11例(6.5%);患者与监护人关系为夫妻42例(25%),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血亲118例(70.2%);患者初次发病时间,2000-2009年组40例(23.8%);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11例(66.1%);患者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2000-2009年组32例,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28.8%。结论: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二系三代有明确精神病家族史病例为少数,患者能得到家庭监护与照顾,多数患者病程较长,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人数仍不足,多数患者服药时间较长。

  • 冲动行为干预在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高艳华

    目的 探析冲动行为干预在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段该院精神科收治的38例重性精神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同时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重性精神病为研究组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并采用NOSIE量表、服药依从性对护理效果展开评价.结果 研究组NOSIE观察量表各指标:兴趣:(21.2±2.4)分;社会能力:(22.3±1.8)分;精神状况:(7.3±0.5)分;激惹:(15.7±1.6)分;迟滞:(15.3±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兴趣:(15.3±2.6)分;社会能力:(16.4±1.7)分;精神状况:(9.7±0.7)分;激惹:(24.3±2.4)分;迟滞:(19.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87、14.6897、17.1983、18.3792、8.5806,P<0.05),研究组依从性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0,P<0.05).结论 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冲动行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冲动行为明显降低,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推荐.

  • 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丁秀君;段洪斌;曹禹

    目的:探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686”项目,采用EXCEL提取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111例(66.1%),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57例(33.9%)。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111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21例(18.9%)、氯氮平17例(15.3%)、奥氮平15例(13.5%);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05例(94.6%),同时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6例(5.4%);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74例SDSS总评分为(9.57±3.39)分,单一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1例SDSS总评分为(13.84±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仍不足;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主要品种;奋乃静、氯丙嗪、舒必利等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相对较少;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好于单一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主动性社区管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马晶;李峰

    目的:探讨主动性社区管理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收治重性精神病患者102例,2015年通过被动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2016年通过主动性社区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内的管理效果.结果:2016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5);2016年患者家属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5年(P<0.05).结论:主动性社区管理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还可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盘龙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方式初探

    作者:佴宾;包新任

    目的:探讨盘龙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方式。方法:总结2014年盘龙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方式。结果:2014年较2013年盘龙区重性精神患者的检出人数及管理人数均增加。结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管理工作方法才能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质量。

  • 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临床及现状分析

    作者:廖波;李彦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71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进行一般人口学、临床特点、卫生经济学及社会监管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肇事肇祸以男性、未婚、文化程度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其诱发因素主要为失去治疗、疾病复发及失去监管,已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结论:加强重性精神病肇事肇祸重点人群的治疗及社区康复、监管,可有效减少肇事肇祸的发生.

  • 贵阳市白云区重性精神病现状分析

    作者:龙驹

    目的:了解和掌握白云区重性精神病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576例重性精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白云区重性精神病患病率为2.12‰,男性(57.47%)多于女性(42.53%),年龄以18~44岁为主(65.36%),民族以汉族为主(81.42%),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32.47%),职业以农民(36.98%)和下岗或无业(20.66%)为主,贫困患者比例较高(47.57%)。结论该区患病多的是精神分裂症(67.88%),表明精神分裂症是本区的主要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的研究

    作者:毛春焕

    重性精神病社区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良好的精神疾病防治体系,有效提高医院对于重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帮助重性精神病患者和患者家属改善生活质量,降低重性精神病患者发生危险的几率,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该文着重研究对于重性精神病社区实行社区 "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详细内容以及对应的举措,并为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管理措施,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通过建立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对应的防治重性精神病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精神疾病的复发率,避免发生危险行为,促进社区的和谐团结,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192名护理人员对重性精神病的病耻感调查

    作者:靳新霞

    目的 精神疾病相关的病耻感是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沉重的负担,护理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的病耻感尤其易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造成严重危害.该研究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病耻感的现状,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参考Struening贬低量表,自行编制问卷,在192名护理人员(包括98名精神科护理人员,94名非精神科护理人员)中进行调查,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病耻感显著高于非精神科护理人员(P=0.021),不同性别、工龄、学历、职称的精神科护理人员病耻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消除或降低精神科护理人员病耻感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危害,应该不分性别、工龄、学历和职称,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

  •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颖

    2012年10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3年5月实施,使社会不同部门、组织和人员职责更加规范,该卫生法明确规定了精神疾病尤其是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精神卫生防治医护人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管理以及如何使管理可持续.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特殊人群保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因素,为今后加强重性精神病管理提供参考.

  •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体化管理的实践

    作者:钱秀莲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社区6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4例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G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对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