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在诊断妊娠中晚期患者子宫自发破裂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立昭;王瑞玲;王凤兰;何桦;张雪松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经手术证实为妊娠合并子宫自发破裂的孕妇19例, 年龄1845岁, 平均年龄31.5岁;孕周1141周, 平均孕周28周.行超声图像检查.对孕妇进行手术治疗.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19例子宫破裂手术治疗证实, 6例为完全子宫破裂, 13例为部分子宫破裂.超声诊断6例为完全子宫破裂, 12例为部分子宫破裂, 1例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准确率94.7%.超声图像特点主要表现为完全子宫破裂时, 子宫肌层连续性完全中断, 进行性腹腔游离液增多;部分子宫破裂时, 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 而浆膜层连续, 羊膜囊可向外膨出.残角子宫破裂发现正常宫颈与残角子宫体相连, 在其后方可见一正常子宫体回声.结论 子宫破裂声像图虽表现复杂多样, 但子宫肌层不连续是子宫破裂诊断的重要依据;超声在诊断子宫破裂、指导临床及时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中晚孕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

    作者:梁媛;郭君

    目的 分析中晚孕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为临床超声检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1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周18~42周,获取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并测量速度参数: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心室舒张期峰值速度(PDV)、心房收缩期流速(PAV)、平均时间大流速(TAMXV),及阻力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心室收缩期血流峰值/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PSV/PAV).结果 随着孕周增加,PSV、PDV、PAV、TAMXV各指数随之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AV的增长趋势为显著.RI、PI、PVIV、PSV/PAV逐渐减小,与孕周呈负相关.结论 中晚孕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彩色血流频谱与孕妇的孕周呈正比的关系,阻力参数与孕周呈反比的关系.

  • 三维超声对监测中晚孕期胎儿小脑延髓池的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周雷平;牛建梅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检查对中晚孕胎儿小脑延髓池的评价意义.方法:选择1 890例中晚孕期产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测量小脑延髓池宽度,以8 mm、10 mm为界,观察小脑延髓池<8 mm、8 mm~及≥10 mm胎儿产后随访情况.结果:1 890例胎儿中,小脑延髓池宽度<8 mm共1 421例,8 mm~共439例,≥10 mm者30例.在≥10 mm胎儿中,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25例,非单纯性小脑延髓池扩张5例,包括后颅凹蛛网膜囊肿4例,Dandy-Walker综合征1例.小脑延髓池宽度在19~33周逐渐增宽,29 ~33周宽,而后逐渐变窄.经相关性检验,小脑延髓池宽度与胎儿孕周具有相关性(r=0.928,P<0.05).产后随访显示,小脑延髓池宽度≥10 mm者异常的比例为53.33%,显著高于小脑延髓池宽度<8 mm及8mm~者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中晚孕胎儿小脑延髓池结构,通过对其径线的测量,可以评估胎儿预后.

  • 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黄斗世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的8例中晚期妊娠胎儿淋巴水囊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8例胎儿淋巴水囊瘤均为有分隔水囊瘤,7例发生于颈部(1例为宫内死胎),1例发生于腋下,其中单纯性囊肿2例(25%),伴并发症6例(75%).结论:胎儿淋巴水囊瘤常伴多种畸形,超声对本病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 产前超声筛查在中晚孕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丹;李萍;罗宣文;刘华丽;杨丽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彩超在中晚孕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孕龄13~39周的3988例孕妇,应用麦迪逊V10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胎儿畸形筛查,并时其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 本组3988例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58例,其中彩超诊断56例,漏诊2例,胎儿畸形检出率0.14%,超声诊断与引产或分娩后超声诊断符合率9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筛查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 超声心动图测量中晚孕正常胎儿瓣环位移差对评价胎儿心功能的研究

    作者:苏小勇;王永成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测量中晚孕正常胎儿瓣环位移差对评价胎儿心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正常胎儿(20周-41周)中选取45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三尖瓣环、二尖瓣环运动位移差采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进行测量;选取25例中孕期与25例晚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标准四腔心观进行采集,瓣环运动轨迹采用彩色追踪技术进行记录,分析采用瓣环位移差评价胎儿心功能的效果.结果 相对于FAM-MAPSE值,其FAM-TAPSE值更高,随着孕周的不断增长,其FAM-APSED值也不断提高,为正相关关系;相对于晚孕组,中孕组TMAD-APSED、TMAD-MAPSE、TMAD-TAPSE值更高,P<0.000.结论 胎儿中晚孕期中,瓣环位移差持续性存在,胎儿心室整体扭转、纵向运动能通过瓣环位移差定量反映出来,可以用来对胎儿心功能进行有效评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