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行超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体质量指数20~30 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易妍;曹剑;王怡宁;齐冰;马硕;王沄

    目的 评估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行超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体质量指数(BMI)为20~30 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4例BMI为20~ 30 kg/m2、接受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根据自动选择电压值分为2组:(1)70 kV组(n=91):正常BMI (20 kg/m2≤BMI≤25 kg/m2)患者65例,高BMI (25 kg/m2< BMI≤30 kg/m2)患者26例;(2) 80 kV组(n=43):正常BMI患者12例,高BMI患者31例.70 kV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总量为18 ml(速率为3.0 ml/s),80 kV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总量为21ml(速率为3.0 ml/s).比较两组间和亚组间的有效剂量(ED)、客观图像质量和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70 kV组的ED为(0.24±0.04) mSv,较80 kV组的(0.51±0.05)msy低53% (H=3.37,P=0.02).70 kV组和80 kV组中正常BMI患者间(H=1.81,P=0.23)及高BMI患者间(H=0.91,P=0.84)的CNR和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 kV组和80 kV组中正常BMI患者间(Z =0.79,P=0.76)及高BMI患者间(Z =0.77,P=0.81)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BMI为20 ~ 30 kg/m2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部分患者管电压选择值会高于其同水平BMI患者,以保证得出相同水平图像质量.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可以帮助技师更加准确、合理地选择适合患者的佳电压值.

  • 基于定位像的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与常规固定管电压技术在胰腺实性病变成像中的比较

    作者:徐凯;朱亮;薛华丹;李平;孙照勇;杜瑶;王沄;金征宇

    目的 比较基于定位像的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和固定管电压技术在胰腺实性病变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病变并行术前双源CT检查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固定管电压(120 kV)和管电流可调扫描患者53例(组1),接受管电压(管电压分档:90、100 kV)和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患者60例(组2).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测量患者腹围,评估动脉期和门脉期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客观图像质量参数,并记录扫描的剂量参数.结果 组2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接受90 kV扫描,15例接受100 kV扫描;90 kV组患者的平均腹围为(287 ±24) mm,明显低于100 kV组的(328 ±22) mm(t=0.731,P=0.0008).组2的平均CT容积剂量指数为(3.9±1.0) mGy,较组1的(9.0±1.9) mGy降低了56.7%(t=17.5,P=0.0003);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109±38) mGy.cm,较组1的(276±83) mGy.cm降低了60.5%(t=14.0,P=0.0007).组2动脉期及门脉期图像的背景噪声标准差分别为(6.4±0.9)和(6.4±1.0) HU,均明显高于组1的(5.6±1.4)(t=-3.757,P=0.0003)和(5.5±1.4)HU(t=-3.828,P=0.0006).组2动脉期的胰腺病灶、腹主动脉和门脉期的胰腺病灶、门静脉主干的信噪比分别为18.8±9.3、76.0±19.3和17.4±6.7、33.1±7.2,均明显高于组1的13.1±8.7(t=-3.379,P=0.001)、56.5±22.6(t=-2.268,P=0.025)和14.1±8.1(t=-2.283,P =0.024)、28.9±8.8(t=-2.613,P=0.009).结论 基于定位像的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应用于胰腺实性病变时,可减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与第2代双源CT固定管电压技术大致相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