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3+CD8+及其表面受体NKG2D、NKG2A的表达及相关分析

    作者:曹森垚;王艳峰;严文伟;苏文;刘富才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和CD3+CD8+ 及其表面受体NKG2D、NKG2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癌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34 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组( Ⅰ期和Ⅱ期) 和晚期组( Ⅲ期、Ⅳ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分析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和CD3+CD8+ 及其表面受体NKG2D、NKG2A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 晚期组CD3+CD4+ 的表达水平较早期组降低,而CD3+CD8+ 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5);晚期组肺癌患者CD3+CD4+ NKG2D表达率(6.69±3.58%) 高于早期组的表达率(2.38±1.13%),CD3+CD4+ NKG2A表达率(2.28±0.88%) 低于早期组的表达率(5.46±2.09%)(P <0.01);晚期组肺癌患者CD3+CD8+ NKG2D 表达率(90.57±2.49%) 低于早期组的表达率(93.51±3.19%),CD3+CD8+ NKG2A表达率(12.32±4.24%) 高于早期组的表达率(7.15±3.30%)(P <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间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和CD3+CD8+ 表达水平的改变,NKG2D、NKG2A 在CD3+CD4+ 和CD3+CD8+表面的表达失衡,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李凤舞;张佩兰;曹传海;邓为民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帕金森病患者(PD)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PD患者28例,并依据改良的Hoehn&Yahr分级标准分为PD1(Ⅰ级)、PD2(Ⅱ级)和PD3(Ⅲ级)3个亚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3+CD4+、CD3+CD8+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并与正常对照组18例进行比较.结果:PD3亚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8+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PD2和PD3亚组的CD4+Foxp3+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D1亚组(P<0.05).结论:P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8+和CD4+Foxp3+百分率改变导致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的病理进程.

  • 不同试剂检测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淋巴细胞CD3+CD4+、CD3+CD8+百分比参考值调查

    作者:吴瑜;张春涛;刘春雨;赵晨燕;张爱华;孙可芳;王佑春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百分比的参考值范围,并对国产和进口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双染试剂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500例健康献血者全血标本,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的CD3FITC/CD4PE和CD3FITC/CD8PE双染试剂,应用同一台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民族和年龄段的结果以及不同试剂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进口试剂检测的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百分比以及CD3+CD4+/CD3+CD8+的范围(95%可信限)分别为22.92~49.96、14.86~41.70、0.37~2.47,不同年龄段(18~29、30~39与40岁以上组)各项指标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的比较仅CD3+CD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汉族(n=484)与少数民族(n=16)中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与进口试剂的检测结果显著相关,CD3+CD4+(%)、CD3+CD8+(%)以及CD3+CD4+/CD3+CD8+的r值分别为0.970、0.953、0.967.u检验结果显示CD 3+CD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8+(%)、CD3+CD4+/CD3+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初步建立北京地区健康献血者CD3+CD4+(%)、CD3+CD8+(%)的参考值,参考值受年龄、性别、民族、检测试剂和仪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产和进口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双染试剂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具有显著性.

  • 狼疮方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雪兰;郑京;邵丹;陈旭珍;郑春盛;刘芳;丘余良

    目的 探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西结合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CD3+CD4+细胞、sFas表达的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8例LN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sFas的水平,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及CD3+CD4+. 结果 ①LN治疗前PBMC凋亡率、sFas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CD3+CD4+细胞较正常人组明显减少(P<0.05);②治疗后sFas较正常人组增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副作用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④LN患者sFas与PBMC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①细胞凋亡增加与血清sFas水平相关,并且可能是LN进展中的一个因素;②中西结合治疗可以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指标疗效,且明显抑制了西药的副作用.

  • 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凋亡在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郑春盛;郑京;王文华;陈旭珍;林丽婷;林青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及CD3+CD4+、CD3+CD8+、CD3+CD4+Fas、CD3+CD8+Fas、sFas表达的意义.方法 56例经肾活检证实的LN患者中,活动期38例,静止期18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Fas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凋亡率及CD3+CD4+、CD3+CD8+、CD3+CD4+Fas、CD3+CD8+Fas等指标.结果 LN静止期sFas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活动期PBMC凋亡率、sFas明显升高(P<0.01),CD3+CD4+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CD3+CD8+细胞比健康对照组增多(P<0.01);PBMC凋亡率与sFas呈正相关.结论 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不同凋亡,特别是CD3+CD4+/CD3+CD8+比例失调,是导致LN病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sFas可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而且可能是LN进展中的一个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