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体会

    作者:吕秉舒

    目的:探讨应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及影像学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用Frankel 分级法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5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5例.与术前(A级2例,B级6例,C级6例,D级4例;E级0例)相比疗效显著.结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此正确选择很关键,对于影像学资料显示脊髓无明显受压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反之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的弥散张量成像

    作者:赵鹏;陈学明;刘亚东;彭如臣;张殿平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患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分别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患者组FA为(0.475±0.109),ADC为(1.438±0.252)×10-3 mm2/s。对照组FA为(0.604±0.096),ADC值为(1.371±0.280)×10-3 mm2/s。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FA降低(P<0.05),ADC无显著性差异(P=0.267)。纤维束示踪成像(FT)显示,患者组颈髓白质纤维束不同程度受压凹陷、扭曲、减少、稀疏甚至断裂。结论 DTI能够敏感地发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FT能直观显示颈髓白质纤维束的细微损伤,为颈髓损伤程度的临床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

    作者:肖海祥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院骨科确诊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3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30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行之有效的术式,操作不复杂,容易掌握,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作者:赵爱彬;张勇;李智;吕晓峰;任静;朱明雨;朱庭标;刘峰;顾浩;张金鹏;范永红;宋家祥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7.5分(5~10分),术后平均为12.8分(7~15分);接受手术后JOA平均改善率为58.59%(14.9%~81.6%);末次随访时JOA平均改善率为60.25%(17.94%~84.7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作者:丁惠强;王自立;庞龙;金卫东;陆志东;司建炜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人经颈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周时Frankle分级平均恢复2个等级,其中19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时,又恢复1个等级.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有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单靠药物达不到减压消肿的目的,应尽早手术治疗.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临床治疗130例报告

    作者:翟明玉;王春萍;史迎宾;王祥善;梅伟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1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内固定者74例;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予以椎管减压者5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1-6年(平均3.6年)的随访,其中70例B级患者,术后18例达C级,34例达D级,10例达E级.8例无恢复:34例C级患者,术后22例达D级,12例达E级;26例D级患者,术后20例基本恢复到E级,6例稍有恢复.有24例合并伤患者,均因早期漏诊及延误治疗,脊髓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 椎管狭窄是脊髓损伤的基础,而外力则是脊髓损伤的直接原因.一旦确诊此类损伤,宜尽早手术治疗.有明显颈椎管狭窄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间盘明显退变突出、限局性后纵韧带骨化、或椎体不稳等压迫、刺激脊髓者,宜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术.手术越早、效果越好.保守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1.6~2.4月后功能恢复停止不前,甚至部分病例有反复加重及后退现象.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愈后探讨

    作者:张保龙;符孔龙;高名堂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简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由自身颈椎的发育、退变等为基础,由外伤作用引起的颈部脊髓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颈脊髓损伤的37-52%,但报道不多,交易误诊、漏诊,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本院2005年4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该病患者61例,其中37例采用手术减压治疗.报告如下: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

    作者:李振科;吴焯鹏;匡光志;冯华杰;吴科杰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根据影像学表现,对23例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伴有颈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操作不复杂,椎管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出现少,是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探讨

    作者:温健;李继云;李国新;李震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手术时机选择、早期大剂量应用甲基泼尼松龙(MP)分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值.结果 手术治疗组各时间段JOA评分改善值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均<0.05).此外,伤后1周内手术组和1周后手术组以及术前早期大剂量应用MP组与术前未早期大剂量应用MP组各时间段JOA评分改善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期大剂量应用MP治疗、并在早期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 21例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乔国勇;耿瑞鹏;杨晓刚

    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简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报道不多,尚未受到广泛关注,易被漏诊或误诊.本院自1998年8月~2002年1月共收治该病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 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郭建平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CSCIWFD)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中不同类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并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手术之前的JOA评分平均为5.8分,手术6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8.51分,12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10.13分,24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12.14分。结论依据不一样的病理类型,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有效减压,进行融合与内固定,能够得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 MRI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断和预后分析中的作用

    作者:刘新阁;李涛;陈方民;韩敦富;时明

    背景:中老年人的颈椎可因不同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在受伤时发生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概率也相对较高,有文献报道可占颈段脊髓损伤的3%-16%.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和预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中的作用,并分析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淄博市中心医院的51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影像学资料,分别采取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将术中所见颈椎骨韧带损伤与MRI表现对比.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外伤类别、脊髓损伤MRI类型、受伤到就诊时间、脊髓损伤信号长度、脊髓损伤ASIA分级、颈椎管狭窄程度、伤后8 h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等10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颈椎MRI较术中所见更全面显示了脊髓及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χ2=5.966,P<0.05),且颈脊髓损伤与相应椎间隙平面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有关(χ2=1.53,P<0.05);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信号长度、脊髓损伤ASIA分级、颈椎管狭窄程度、伤后8 h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相关(P<0.1);③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信号长度、颈椎管狭窄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相关性(P<0.05);④结果提示,颈椎MRI因其组织分辨优势,在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预测其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损伤程度、颈椎管狭窄程度及手术时机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刘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20例与手术治疗组40例,按照手术时机及早期是否应予甲基泼尼松(MP)对手术治疗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每组10例,观察比较手术治疗时机、MP使用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结果:手术治疗组JOA 评分较保守治疗组显著增加(P<0.05),而手术治疗组中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早期是否应用 MP又是影响 JOA 评分的重要因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JO A 评分的增加呈现正相关。结论:早期开展手术且使用 M P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 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春;李江龙;刘继波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 80[平均(75.22±4.5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 ~20 d;其中过伸性损伤26例,受伤机制不详8例,颈椎屈曲性损伤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跌倒致伤14例,推拿按摩致伤2例,重物砸伤6例.患者在入选时均有四肢及躯干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四肢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标准均为不全损伤,B级18例,C级24例.

  • 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春莲;张明凤

    目的:探讨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预防等.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其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效淑莲;吴建伟

    颈脊髓损伤多继发于颈椎骨折、脱位,但临床上也有不少颈脊髓损伤却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自1982年Pang等[1]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来,逐渐被大家所共识.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步云;李伟东;肖建春;陈子华;刘胜新;刘海峰

    目的 研究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共12例,过伸型损伤10例,屈曲型损伤2例.均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片、MRI,9例加CT.影像资料显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5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6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三节段及以上椎间盘突出2例.前纵韧带损伤8例,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例.影像学显示脊髓单节段损伤6例,双节段脊髓损伤4例,3节段及以上脊髓损伤2例.脊髓功能按Frank分级.A级1例,B级8例,C级3例.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脊髓受压部位、程度、节段多少、椎管狭窄程度等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式,存在"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应同时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 两种方法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颜来鹏;尹晓明

    目的 探讨与比较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非手术与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分为非手术组27例,手术组29例,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12个月后的JOA(日本骨科学会的颈脊髓功能评定标准)评分结果;治疗7d及28 d后,应用美国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标准评价在运动、感觉方面的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JOA评分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组的评分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28 d后患者的运动、感觉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的评分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手术治疗.

  • 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瞿岱彪;吴华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观察组)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旭;秦东京;曹新山;姜兴岳;王静;张虎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45±0.016,ADC值=(0.919±0.017)×10-3mm2/s.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DTI的FA值=0.501±0.022,ADC值=(1.008±0.287)×10-3 mm2/s;与对照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值略增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更加敏感的探测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