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急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的低场MR水抑制及弥散加权像分析

    作者:莫国友;姚亮平;邓锦忠

    目的 分析亚急性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各序列血肿及周边脑组织信号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证实的32例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的水抑制成像(Flair)、弥散加强成像(DWI)图像,比较脑叶与深部脑组织血肿体积、血肿内部信号与周边脑组织信号有无差异,有无合并症.结果 脑叶血肿13例,其中弧立出血8例,伴卫星灶5例,平均体积45.68 ml; 血肿内部Flair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9例,中央低边缘高信号的晕4例;DWI血肿周围边缘区呈环状高信号6例,血肿周围区脑组织呈指状高信号7例,累及皮层4例.深部脑组织血肿17例,破入脑室内5例,血肿平均体积28.26 ml;血肿内部Flair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8例,主要表现为中央低等边缘高信号的晕9例;DWI血肿周围区脑组织呈短指状高信号3例,3例为环状稍高信号,11例为高信号与更高信号混合.单纯脑室内出血2例,呈等T1稍长T2团块状信号,Flair、DWI并脑室扩大.结论 自发性亚急性期脑出血 FLair、DWI成像有助于血肿内部及周围脑组织的定性诊断和与肿瘤性出血、脑梗死鉴别诊断.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应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毅;郭顺林;雷军强;王文辉;白亮彩;赵茜静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 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 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 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 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好选择300~700 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

    作者:王莹;张波;骆继业;王德华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常规MRI及f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常规MRI及DWI、1H-MRS、PWI表现.结果 21例患者共39个PCNSL病灶的ADC值为(0.78±0.14)×10-3 mm2/s,对侧半球正常脑白质ADC值为(0.89±0.21)×10-3 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P<0.05).相对于正常脑白质,PCNSL病灶1H-MRS波谱表现为Cho/Cr值增高(4.62±2.05 vs 0.83±0.25)、Cho/NAA值增高(6.86±2.36 vs0.63±0.34)、NAA/Cr值减低(0.67±1.73 vs 0.63±.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NSL病灶PWI表现为相对低灌注,脑血容量低于周围正常脑实质.结论 采用MR DWI、1H-MRS、PWI可从不同方面反映PCNSL的特征,结合常规MRI征象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缺血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光韦;冯晨璐;曾庆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可以快速、无创地反映脑缺血区分子水平发生的微观变化,为临床提供信息,本文对其在超急性期、急性期脑缺血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进行综述.

  • 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蕊;燕桂新;陈文静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MRI)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新疆兵团第六师医院医学影像科收治的2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采用1.5 T超导MRI常规T1WI、T2WI、FLAIR、DWI序列和SWI序列扫描,观察分析各个序列影像特点并进行比较.结果 SWI序列对于大面积脑梗死H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I常规序列及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联合DWI序列对于大面积脑梗死HT的检出率高于MRI常规序列及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MRI常规序列阳性检查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序列在诊断大面积脑梗死HT中的出血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但显示病灶全貌需结合DWI序列及MRI常规序列,T1WI联合DWI序列能够基本全面显示大面积脑梗死后HT,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MRI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朱宪增;唐芳勇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寿光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46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经MRI增强扫描及DWI图像分析,乳腺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边缘光滑,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边缘呈分叶状或毛刺状;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良性病灶以Ⅰ型为主,恶性病灶以Ⅱ、Ⅲ型为主;其中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91%、71.74%、76.09%,DWI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61%、67.39%、78.26%,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0%、93.48%、95.65%,MRI动态增强扫描和DW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任何单一检查方法(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和DWI联合扫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郑晓东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同期行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研究对象的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及FIGO分期和平均ADC值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C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平均ADC值,Ⅱa期较Ib、Ⅱb、Ⅲ~Ⅳ期值明显偏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病变中呈高信号,其 ADC 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民

    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据统计[1]乳腺癌正以每年百分之三到四的比率迅速增长,而且发病的年龄趋向年轻化.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中形态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与扩散加权成像(DWI)中病变的ADC值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及准确度.

  • 兔坐骨神经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作者:高立;梁碧玲;张赟;钟镜联;叶瑞心

    目的 探讨DWIBS周围神经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方案.方法 对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行坐骨神经冠状位MRN成像,评价不同参数组合DWIBS序列及T2WI/SPIR图像兔坐骨神经的显示效果以及图像信号噪声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制作兔坐骨神经组织切片.结果 T2WI/SPIR图像和b值=200 s/mm2、层厚=2 mm的DWIBS序列兔坐骨神经成像效果较好.T2WI/SPIR图像SNR和CNR高.DWIBS中,以b值:200 s/mm2、层厚=1.5 mm序列SNR、CNR高.结论 采用适当b值(200 s/mm2)和薄层扫描(1.5mm)能够获得较好的兔坐骨神经DWIBS图像.

  • 提高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兔脑缺血模型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研究

    作者:孔令琦;谢敬霞;韩鸿宾;刘洪东;郎宁;裴新龙

    目的探讨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方法 6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12只,用于进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以观察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B组7只,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36只,用于探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时合适的线栓头端直径;D组12只,用于对C组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对于B组以及C、D组插线成功的动物分别于插线后30 min、1 h、2 h、3 h、和6 h行T2WI和DWI检查,C组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小于4.0 cm的动物改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结果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适合造成局灶性脑缺血的线栓头端直径是0.51~0.55 mm;当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时线栓很容易进入枕动脉而导致手术失败.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栓和正确控制插线的方向,该模型的成功率由开始的25%提高至83.33%.结论选择合适的线栓以及熟悉兔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情况能够明显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线栓法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

    作者:孔令琦;谢敬霞;韩鸿宾;郎宁;裴新龙

    目的观察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的规律,探讨该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8只,其中6只用来做空白对照,42只用来行线栓法MCAo,对于插线成功的动物,在插线后30 min、1 h、2 h、3 h、6 h、10 h、24 h及7天分别行T2WI和DWI检查,观察MCAo后缺血区扩散异常在各时段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比较枕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在MCAo 30 min后,DWI上即出现异常高信号,高信号范围逐渐增大,约在24 h后范围增大不再明显.在T2WI上出现异常的平均时间是(2.34±0.97)h,约在MCAo 10 h后T2WI上病变范围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一致.MCAo后缺血区ADC值的变化表现为早期的逐渐下降以及随后的回升,基底节区ADC值的下降早于额顶叶皮质区.在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组与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组之间,扩散异常的容积及ADC演变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的扩散变化规律符合以往描述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缺血区的演变规律,适合于进行急性脑缺血的磁共振研究.

  • 肝硬化组织表观扩散系数改变及其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正汉;谢敬霞;胡碧芳;章跃武;周诚

    目的探讨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机理.方法 12只犬半肝肝硬化模型及1只正常犬用于本实验.于阻断肝脏血流前后测量左、右半肝的ADC值.结果 较严重的肝硬化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阻断肝脏血流后,原有的ADC值差别消失.结论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血流灌注减少.

  •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实验研究

    作者:崔湧;姜晗昉;张晓鹏;唐磊;孙应实;任军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能力及较佳b值选择.方法 对22只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多b值DWI成像及T2WI成像.计算不同图像中肿瘤信噪比(SNR)、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成像能显示T2WI所显示的所有肿瘤.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无统计学差异(F=0.048, P>0.05).DWI图像中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及SIR随b值升高而降低,均高于T2WI图像,与T2WI间有统计学差异(FSNR=58.012,FCNR=47.743,FSIR=12.353,各组P<0.05).b值600 s/mm2与900 s/mm2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SNR、肿瘤与肝脏CNR均有统计学差异.b值300、600、900 s/mm2间及300与2000 s/mm2间肿瘤与肝脏SIR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b值间肿瘤与肝脏SIR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5T磁共振可以对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DWI成像,b=900 s/mm2是DWI成像较佳b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瓦斯爆炸所致苍白球及海马病变的动态研究

    作者:赵瑞峰;李树峰;李海学;陈雁卉;晋记龙;李华兵;马林

    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不同时期苍白球及海马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对 49 例瓦斯爆炸伤患者脑部进行动态观察,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对照检查;测量苍白球及海马的ADC值,对正常对照组(A组)、患者爆炸后1~3天(B组)及爆炸后2个月(C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爆炸后1~3天内脑部MR检查显示,苍白球病变(12例23侧)及海马病变(7例13侧)呈T1WI等或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A组苍白球区域、B组病变苍白球、B组正常苍白球、C组病变苍白球以及C组正常苍白球ADC值(×10-4 mm2/s)分别为6.78±0.24、5.12±1.07、6.83±0.54、8.57±2.26、6.74±0.41;B组病变苍白球 ADC值明显低于A组ADC值(P<0.05),C组病变苍白球ADC值高于A组ADC值(P<0.05),B组正常苍白球、C组正常苍白球及A组苍白球三组之间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海马、B组病变海马、B组正常海马、C组病变海马以及C组正常海马ADC值(×10-4 mm2/s)分别为8.75±0.35、6.00±0.64、8.47±:0.57、8.95±2.23、8.72 ±0.69;B组病变海马ADC值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正常海马ADC值低于A组(P<0.05),C组病变海马、C组正常海马与A组ADC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苍白球及海马是瓦斯爆炸伤后易受累的脑区,海马损伤更为普遍.MRI是有效的诊断及评价手段,ADC值有助于定量评价脑损伤的程度.

  • 超急性与急性期脑缺血半暗带演变的DWI研究

    作者:许强;张云亭

    目的 测定超急性与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扩散加权成像病变区和周围区ADC值以观测半暗带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 测量67例次超急性期与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DWI图像高信号区和其周围区ADC值,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行MRI随诊至发病48 h以后.对数据依时间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高信号区的ADC值均较对侧相应部位ADC值减低.病变中心区ADC值减低明显.病变中心至周边ADC值呈由低到高不同程度的增加.病变外周区域ADC值也较对侧轻度减低.结论 ①缺血的超急性、急性期病灶的周边区有缺血半暗带,且这一时间窗在缺血后的24 h内都可能存在.②病变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DWI高信号的外周区域也存在半暗带.病变运动相对静止后,部分外周扩散轻度异常区代表良性缺血区.

  •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

    作者:吴武林;王小宜;娄明武;廖伟华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诊断的17例MSA患者(MSA组),16例PD患者(PD组)和16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MR)和DWI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感兴趣区为两侧壳核、额叶白质及桥脑.结果 MSA组中常规MR表现异常者11例,其中8例见桥脑十字征,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及小脑萎缩11例,小脑中脚萎缩10例,壳核边缘高信号和壳核萎缩2例,壳核高信号3例;常规MR表现正常的MSA患者6例.MSA组壳核和桥脑的ADC值较PD组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9和0.000.MSA组壳核和桥脑的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0.三组的额叶白质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和对照组相比,壳核、桥脑和额叶白质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A常规MR表现正常者的桥脑和壳核的ADC值较PD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MS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桥脑和壳核的ADC值对MSA与PD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志红;刘怀军;王立芹;贺丹;张祥健;郭力;王藏海;王永生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急性缺血病灶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6年3-10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52例TIA患者有DWI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 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 min(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 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异常的预示因素.52例有DWI异常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 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 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兴华;刘启旺;郑国芳;张崇杰;朱素梅;刘乃寅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6h以内,急诊行DWI检查,观察不同b值时脑实质信号的改变,并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超早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局灶性高信号,且信号强度随b值延长而逐渐增强,与脑脊液信号变化趋势相反,病灶区域局部ADC值下降,平均为(0.558±0.06)×10-3mm2/s,较对侧正常值平均降低45.3%,DWI诊断脑梗死11例,4例DWI阴性病例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3例为脑血栓形成,1例为TIA发作.结论 DWI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敏感.

  • 瘤周水肿区扩散加权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光明;沈金丹;沈桂权;焦俊

    目的 通过分析瘤周水肿区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及DWI检查的幕上胶质瘤共28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Ⅱ级)10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8例.以瘤周1 cm为界线.将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划分为近瘤区及远瘤区,分别测量ADC值,并计算相应的rADC值.结果 Ⅱ级胶质瘤的近瘤区rADC值(1.74±0.25)与远瘤区rADC值(1.86±0.2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Ⅲ~Ⅳ级胶质瘤的近瘤区rADC值(1.61±0.38)明显低于远瘤区rADC值(1.94±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Ⅱ级胶质瘤与Ⅲ~Ⅳ级胶质瘤的近瘤及远瘤区r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瘤周水肿区rADC值能反映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渐变浸润现象,但在Ⅱ级与Ⅲ~Ⅳ级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有限,不能作为瘤周区肿瘤细胞浸润的量化指标.

  • 常规Gd-DTPA增强后脑DWI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廖伟华;王小宜;姜新雅;王润文;邓利猛;周高峰

    目的 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 T2WI及DWI(b=0、1000 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 mmol/kg,注药速度为1 ml/s,注入对比剂4 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 、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 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Gd-DTPA增强4 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 s/mm2)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 min后行脑DWI(b=0、1000 s/mm2)扫描是可行的.

1852 条记录 3/93 页 « 12345678...929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