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观察

    作者:章志学;肖牛明;肖小芳;谢将;肖文琼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且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rhTPO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和10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 vs 42.8%)(P<0.05)。结论 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hTPO治疗AM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春霞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51例AML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给予rhTPO治疗)与对照组[25例,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水平、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恢复至75×109/L所需天数和恢复至100×109/L所需天数,以及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及恢复至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7% VS 40.0%)(P<0.05)。结论rhTPO能有效促进AML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丽华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白介素-11(rhIL-11)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12d、24d后的BPC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作者:余丹;张念;程辉;易雪

    目的 总结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5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使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照组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2组出血表现、血小板变化情况、输血依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出血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时间平均为(7.35±2.64)d,对照组为(9.73±1.89)d,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平均每位患者输血依赖频率为(2.73±0.43),对照组为(4.21±0.60),治疗组输液依赖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hTPO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hlL-11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 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法.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水平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50× 109/L的持续时间、升高至75×109/L及100× 109/L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皮质激素联合rhTPO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

    作者:赵鹏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观察组20例pSS患者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d-1;对照组18例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 00%(18/20)较对照组有效率55. 56%(10/18)提高(P<0. 05),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rhTPO治疗pSS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 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重症ITP的疗效

    作者:夏永寿;张涛;梁蓉;高广勋;白庆咸;杨岚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ITP患者39例,其中采用rhTPO治疗21例作为研究组(rhTPO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18例作为对照组(丙球组).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rhTPO组和丙球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和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hT-PO组和丙球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4.44±0.88)d和(5.52±2.65)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7d后,rhTPO组和丙球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81.8±29.1)×109/L和(130.0±56.5)×109/L;而治疗14 d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38.3±95.3)×109/L和(221.4±83.3)×109/L,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地塞米松与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ITP疗效相当,可作为重症ITP的一线治疗方法.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rhTPO的效果

    作者:赵水平;靳洁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分组,100例单数入院者为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rhIL)-11治疗,100例双数入院者为观察组,采用rhTPO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4d,组间在血小板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2h及化疗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 50×109·L-1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恢复至70×109·L-1所需时间及恢复至100×109·L-1的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hTPO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小板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杜以萍;张充力;毕珍宁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21例ITP患者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d;对照组20例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动态监测血小板生长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降低了ITP患者出血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rhTPO治疗ITP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