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方五省口岸蚊类携带虫媒病毒调查

    作者:郑夔;黄吉城;李小波;洪烨;师永霞;幸芦琴;相大鹏;郭波旋;胡龙飞

    [目的]掌握南方口岸蚊媒携带病毒的本底资料,为蚊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动吸蚊器人工法和捕蚊磁场自动法采集南方5省口岸各类蚊虫.采集到的蚊类超低温送至实验室,研磨处理后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重要蚊媒病毒,结果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PCR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蚊标本研磨液同时用C6/36细胞进行虫媒病毒分离培养,出现细胞病变后分别用黄病毒科、甲病毒科各自的通用引物进行鉴定;对未能鉴定的未知病毒进一步用随机PCR方法进行扩增、克隆、序列测定、Blast搜索.[结果]从南方5省口岸采集到各类蚊虫12575只,鉴定后共分成254组.各组标本经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登革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均为阴性;检测到2份福建省来源三带喙库蚊的标本乙脑病毒核酸阳性,经乙脑病毒E基因引物PCR扩增、测序分析证实为G Ⅰ型病毒.254份标本经C6/36细胞分离培养出现42份细胞病变,用黄病毒科、甲病毒通用引物PCR扩增,均未得到特异片段.选取1份典型病变的细胞培养物进行随机PCR鉴定,结果发现了1种潜伏于C6/36细胞中的浓核病毒.[结论]南方5省口岸蚊媒中可能未携带登革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重要蚊媒病毒,只有少量蚊虫携带乙脑病毒,蚊虫体内检测到的G Ⅰ型乙脑病毒属于福建省首次发现,出现病变的C6/36细胞可能是由自身潜伏的1种C6/36细胞浓核病毒引起.

  • 集安口岸成蚊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

    作者:王纯;马述涛;尹正和;马连功;周福海

    [目的] 掌握集安口岸地区蚊类种群密度及消长,深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为口岸地区的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帐诱捕法(手电照明、电动吸蚊器)定人、定时捕获蚊类。[结果] 经对捕获的蚊类进行分类鉴定,共发现蚊类3属6种。库蚊属为优势种,占蚊类总数的87.95%。淡色库蚊多,占蚊类总数的58.41%。8月中旬为蚊类密度高峰,占总数的25.56%。[结论] 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集安口岸地区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情况,今后应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蚊工作,防止蚊媒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

    关键词: 种群 密度
  • 南海石油湛江基地蚊蝇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

    作者:蔡伟烈;王爱民;钟伟雄;方平兰;梁文;林政平

    [目的]了解南海石油湛江基地蚊、蝇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采用笼捕法、手网捕捉法.[结果]蚊类:有2亚科4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5.4%;年平均密度为了32.0只/人工小时,高密度和低密度月份分别为2月和7月.蝇类:有6科20亚科57属128种;金蝇为优势种,占笼捕总数的63.4%;年平均密度为36.6只/笼/日,高密度和低密度月份分别为2月和12月.[结论]南海石油湛江基地存在传播登革热、霍乱等传染病的蚊、蝇种类.掌握蚊、蝇种群、密度等变化,及时做好蚊、蝇的控制工作,可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 不同保存方法对蚊虫RNA保护效果的评价

    作者:孙立新;胡红霞;朱国强;杨庆贵

    目的 研究适合口岸媒介生物监测的蚊虫样本保存方法,并对蚊虫RNA保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普通冰箱、低温冰箱、液氮、RNALater等保存方式,对蚊虫进行1周、1个月、6个月保存.提取蚊虫RNA,比较这些保存方式对蚊虫RNA保护效果.结果 RNALater与液氮对蚊样本均具有良好的保存效果,在1周、1个月、6个月内,蚊虫RNA均未见明显降解;低温冰箱在1周、1个月内对蚊样本有较好的保存效果,蚊虫 RNA未见明显降解,但6个月后,蚊虫RNA降解明显;常温冰箱(-20℃)保存效果不佳,仅在1周之内对蚊虫核酸有一定的保护效果,1个月后,RNA发生明显降解.结论 RNALater、液氮和低温冰箱在1个月内对蚊虫RNA均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但RNALater具有保存时效长、使用方便等优点,更适用口岸蚊虫监测中样本的保存和运输.

  • 2012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口岸蚊蝇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胤瑜;杨晨光;阿不都扎依尔·阿不都卡德尔;田锋;买买提江·尼扎木;阿玛太;艾则孜·艾拜都拉;王卫红;袁东

    目的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口岸的蚊蝇监测,掌握口岸蚊蝇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口岸蚊蝇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蚊类采取诱蚊灯法,蝇类采取捕蝇笼法,并对捕获的蚊蝇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此次监测共捕获蝇类47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丝光绿蝇;捕获蚊类14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3属4种,优势种为尖音库蚊.在吉木乃、塔克什肯口岸首次捕获了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米赛按蚊和传播西尼罗热脑炎的重要媒介尖音库蚊,在吉木乃口岸生活区首次捕获雨兆花蝇.结论 口岸区域蚊蝇新纪录的发现,说明新疆口岸具备蚊蝇传播传染病的流行条件,有必要加强相关传染病病原体检测工作.

  • DNA条形码技术用于原木携带蚊种的鉴定

    作者:王颖;王勇;高涛;刘明杰;李西标;岳巧云

    目的 对临沂口岸进境原木上截获的蚊种进行DNA条形码研究确定蚊种.方法 使用双翅目COI基因国际通用引物对原木携带蚊种COl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确定蚊种.结果 待测蚊种COI序列与GenBank中编号为HQ398903.1的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序列相似性为99%.结论 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成功地对媒介蚊类进行分类鉴定,该技术可弥补蚊虫形态缺失和形态学鉴定知识不足对蚊类鉴定的影响.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I基因
  • 蚊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作者:孙立新;吴汉霞;张荣波;丁永健;朱国强;杨庆贵;朱临

    综述了蚊分类学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染色体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蚊分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彩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才能多层次、多方面、系统地研究蚊虫分类鉴别,才能反映种间亲缘关系、分类进化的全貌,才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进行蚊虫分类鉴别.

  • 硫酰氟熏蒸4种媒介致死顺序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金有;王林;李西标;陈春田;慈颖;郭文静;刘明杰;孙薇

    目的 研究硫酰氟对蚊、家蝇、蜚蠊和鼠熏蒸绝对致死顺序及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熏蒸致死效果的影响,以指导实际应用.方法 蚊、家蝇和蜚蠊每个浓度梯度选用50只供试成虫,小鼠、SD大鼠每个浓度梯度选用10只,熏蒸24h,进行连续观察,实时记录其死亡情况.固定硫酰氟的用量和熏蒸时间,调节环境温度、湿度,观察媒介的死亡情况.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观察蚊、蜚蠊不同种致死量的差异.结果 硫酰氟熏蒸蚊、家蝇、蜚蠊和鼠24h绝对致死顺序为:蚊(1.099 g/m3)<家蝇(1.520 g/m3)<蜚蠊(3.817 g/m3)<小鼠(3.874 g/m3)<大鼠(5.122 g/m3).温度、湿度影响硫酰氟对4种媒介的熏蒸致死率.硫酰氟熏不同蚊种和不同蜚蠊种间致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口岸处理集装箱个案化用药具有参考作用.

  • 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重要媒介生物监测

    作者:呼满霞;井源;张爽;张兆鑫;范东辉

    目的 调查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鼠、蜱、蚊和蠓的种类分布及种群构成.方法 采用夹日法捕鼠,布旗小时法采集蜱,诱蚊灯和网捕法采集蚊、蠓等.结果 2008-2013年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采获鼠、蜱、蚊和蠓等24 14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6科15属46种,其中鼠类3科8属10种;蜱类1科3属4种;蚊类1科3属14种;蠓1科1属18种.优势种群为黑线姬鼠(38.21%)、全钩硬蜱(42.69%)、刺扰伊蚊(60.11%)和兴安库蠓(87.38%).不同生境、场所、月份的鼠、蜱、蚊、蠓的种群构成有所不同.结论 这一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鼠、蜱、蚊、蠓的种类分布、种群构成、与疾病关系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 2014年汕头口岸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蔡雪妍;蔡耿民;詹冠英;王少斌;潘会进

    目的 掌握汕头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口岸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灯收集法、伊蚊集卵器调查法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蚊类携带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情况.结果 2014年5-10月捕获成蚊1 52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亚科3属13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数的52%;全年平均蚊密度为2.36只/h·灯;成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5-6月,白纹伊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8-9月.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较为详细的汕头口岸蚊媒本底资料,为今后蚊媒防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中山地区蚊类及其携带虫媒病毒调查

    作者:刁雅欣;李婷婷;单振菊;邱德义;岳巧云;刘环宇

    目的 掌握中山地区蚊类的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及携带虫媒病毒情况,为蚊虫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人工小时法采集蚊类样本,进行形态学鉴定,无法通过形态学鉴定的蚊类,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提取蚊类RNA,利用荧光RT-PCR和普通RT-PCR方法检测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乙脑病毒、寨卡病毒及其他黄病毒属病毒.收集监测点附近不同水体中各龄期幼虫及蛹,用于种类调查,不计入季节消长和虫媒病毒检测.结果 共采集成蚊2076只,收集各龄期幼虫及蛹484只,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3亚科6属13种.白纹伊蚊及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总数的61.13%和34.06%.成蚊密度高峰期为6月,1月低.未检出虫媒病毒.结论 初步掌握了中山地区蚊类的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及携带虫媒病毒情况.应对中山地区蚊类及其携带虫媒病毒情况进行持续调查.

  • 四川省东南部地区蚊、蠓及相关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作者:宋颂;付士红;周兴余;张佳珂;李伟;刘丽珺;李劲松;汪健;林于;李晓龙;何英;雷雯雯;王环宇;王斌;鲁晓晴;梁国栋

    目的 了解四川省的蚊、蠓以及相关虫媒病毒种类及分布.方法 在自然界使用灯诱法采集吸血昆虫标本,形态学分类后分装,液氮保存备用.蚊虫、蠓虫研磨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基因检测.使用BioEdit 7.0.5.3、MEGA 6.0等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在四川省东南部3个县的7个自然村共采集到3属4种蚊虫17 019只,蠓虫12 700只.三带喙库蚊占蚊虫采集总数的79.4%(13 519/17 019),其次为骚扰阿蚊(11.1%,1 897/17 019),致倦库蚊占采集蚊虫标本总数的5.5%(930/17 019);中华按蚊少(4.0%,673/17 019).蚊虫标本接种组织细胞后,在合江县采集的三带喙库蚊标本获得3株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分离株,经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在合江县采集的7批蚊虫中检测到乙脑病毒基因阳性.蠓虫标本接种细胞后未获得病毒分离物,在合江县采集的4批蠓虫标本经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阿卡斑病毒基因阳性.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四川省东南部3县的优势蚊种,四川省东南部存在经蚊虫传播的乙脑病毒及以蠓虫为媒介的阿卡斑病毒.

  • 三种库蚊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作者:金立群;骆建民;郭衍;谢霖崇;傅玉才

    对广东省野外采集的库蚊属中2个亚属中的3种库蚊,褐尾库蚊Culex fuscanus(Lutzia、路蚊亚属)、二带喙库蚊Cx.bitaeniorhynchus和致倦库蚊Cx.pipiens quinquefasciatus(Culex、库蚊亚属)进行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知库蚊属中路蚊亚属、库蚊亚属、新库蚊亚属和黑蚊亚属的11种和伊蚊属1种蚊虫的ITS2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褐尾库蚊与同亚属的非洲蚊种(Culex tigripes)亲缘关系近,基因同源性为65.27%;库蚊亚属的二带喙库蚊与伪杂鳞库蚊基因同源性为75.87%;致倦库蚊与尖音库蚊复合组内淡色库蚊的基因同源性97.13%.在所选库蚊中,黑蚊亚属与伊蚊接近,其次是新库蚊亚属和路蚊亚属的蚊虫.在库蚊属4个亚属中,路蚊亚属与库蚊亚属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也印证了库蚊亚属某些幼虫与路蚊亚属幼虫具有相似习性的遗传基础.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与经典分类学分类系统接近一致,但库蚊亚属的进化可能更具多样性.

  • 房山区水灾区域蚊与鼠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王广文;刘朝辉;张进磊;刘美德;张勇;佟颖;曾晓芃;周小洁;李秋红;钱坤

    本文基于2012年北京房山区洪灾后蚊虫与鼠类密度现场调查数据,应用空间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山洪水灾后蚊、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密度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多数行政村内蚊虫与鼠类密度处于低水平状态,蚊虫与鼠类密度的空间聚集趋势并没有空间统计的显著意义;在行政村区域尺度上,蚊虫密度与行政村区域内灯光指数平均值及坡度值成负相关,鼠密度与行政村区域内灯光指数平均值成负相关.

  • 应用遗传修饰蚊虫控制蚊媒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学礼

    蚊媒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遗传控制策略用于蚊虫的控制,它具有种特异性、环境友好、创新性等特点,本文对遗传控制策略的目标、分类及实际应用进展等进行了概述.

  • 蚊虫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效应

    作者:郑学礼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Dengue viruses)的主要媒介,通过一次感染血餐,登革病毒被蚊摄取,病毒首先感染蚊中肠组织,病毒越过蚊中肠到达蚊其它组织,包括涎腺.当感染病毒的蚊再次叮吸另一健康人血时,将涎腺中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蚊利用它的天然免疫系统抗登革病毒而使其"不发病",并能生存传播这种病毒.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主要涉及血细胞、Toll、JAK-STAT、RNAi通道等.本文就蚊抗登革病毒天然免疫效应做了综述.

  • 大亚湾地区冬季成蚊活动情况调查

    作者:吴军;吴旭光;魏和兴;潘波

    调查惠州市大亚湾地区冬季蚊虫的活动情况.在牛棚共捕获蚊虫86只,其中骚扰阿蚊26只、三带喙库蚊31只、按蚊29只,吸血率分别为69.23%、43.89%和100%.表明大亚湾地区冬季仍有一定数量的蚊虫具有吸血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 冬季 大亚湾
  • 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媒介生物种群及分布研究

    作者:王爱民;蔡传烈;斯武

    目的调查了解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基地媒介昆虫和鼠形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方法蚊类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用笼捕法及手网捕捉法;鼠形动物用夹夜法和笼捕法.结果蚊类有2亚科4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5.4%,高和低密度月份分别是2和7月,年平均密度为32.0只/人工小时.蝇类有6科20亚科57属129种,以金蝇为优势种,占笼捕总数的63.4%,高和低密度月份分别是2和11月,年均密度是36.6只/(笼·日).鼠形动物有2目3科4属7种,体外寄生虫4种,其中蚤有2科2属2种,革螨有1科2属2种.年度鼠形动物染蚤率23.7%,染革螨率36.8%,感染率高的分别是褐家鼠和海南屋顶鼠.年度鼠形动物染带蚤指数为0.7,染带革螨指数为1.8,感染指数高的鼠形动物分别是褐家鼠和海南屋顶鼠.动物体蚤感染率高和低月份分别是5和8~12月,鼠密度年平均1.3%.结论南海西部基地存在传播登革热和霍乱的媒介昆虫,具备鼠疫疫源地的条件,要坚持综合治理,预防登革热、霍乱和鼠疫的发生.

  • 邻氯-N,N-二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药效

    作者:张应阔;钱万红;王天桃;郑剑;李洁

    目的:合成新驱避剂,并测定其药效.方法:自行合成,并以人体和小白鼠为试验对象,在实验室和野外进行防蚊效果试验.结果:KIK合成工艺简便,其10%酊剂在实验室内涂于人体皮肤防止白纹伊蚊叮咬,100%保护率为4h,小白鼠为5h;野外15%酊剂涂于人体皮肤防止蚊虫叮咬,100%保护率为6h,与DETA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化合物合成简便,成本较低,防蚊效果较好.

    关键词: 合成 驱避剂
  • 酯酶同工酶法在净普力灭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柳小青;马红梅;陈海婴;倪贤生;陶卉英

    目的 通过对净普力筛选的致倦库蚊体内酯酶同工酶量的变化研究,以揭示酯酶同工酶在净普力灭蚊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 净普力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酯酶同工酶电泳均可见3条带(分别称之为A、B和C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42、0.45和0.51,显示两组蚊虫都表达了3种不同的酯酶同工酶.采用4种不同的上样量和2种不同的取样方法所得的电泳结果具有一致性.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见A带和C带颜色加深,显示这两种酶表达量增加;而B带颜色变浅,显示该酶表达量减少.结论 酯酶同工酶法可用于灭蚊机制研究.

168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