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月兰籽水煎剂对白鲜皮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战奕巍;徐子茜;郭新慧;李荣佳;沈金平;许旭东;张宝旭

    目的:研究新天然药物二月兰籽对传统中药白鲜皮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4 d,小鼠ig给予二月兰籽水煎剂36,54和72 g·kg-1。第4天给药后3 h,ig给予白鲜皮水煎剂70 g·kg-1,24 h后麻醉小鼠,内眦静脉取血,取肝组织。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计算GSH/GSSG比值。肝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对病理图片进行坏死和变性组织面积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鲜皮模型组血清GPT,GOT和LDH活性分别升高500,140和40倍(P<0.01);二月兰籽水煎剂能明显降低白鲜皮水煎剂引起的血清GPT,GOT和LDH活性的升高(P<0.05,P<0.01),其中二月兰籽水煎剂36,54和72 g · kg-1组血清GPT水平分别下降62%,75%和99%,GOT水平分别下降70%,82%和98%,LDH水平分别下降55%,75%和96%。白鲜皮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为(1.39±0.58)μmol·g-1组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近10倍(P<0.01);GSH/GSSG比值为3.53±1.27,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约40%(P<0.01);二月兰籽72 g · kg-1组肝组织MDA含量为(1.09±0.29)μmol·g-1组织,较白鲜皮模型组下降22%(P<0.05);二月兰籽水煎剂组GSH/GSSG比值较白鲜皮模型组分别升高47%,42%和54%(P<0.05)。对各组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正常对照组和二月兰籽水煎剂72 g·kg-1组未见明显肝损伤,白鲜皮模型组肝损伤面积达总面积的(64.1±8.5)%,二月兰籽水煎剂36和54 g·kg-1组肝组织损伤面积均较白鲜皮模型组减少,分别为(37.5±7.1)%和(20.0±0.8)%(P<0.01)。结论二月兰籽水煎剂对白鲜皮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表没食子儿茶精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和代谢动力学的性别差异

    作者:葛建;刘洋;王梦馨;崔林;韩宝瑜

    目的 从对表没食子儿茶精(EGCG)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性角度,探索EGCG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性别差异.方法小鼠ip给予EGCG 300 mg·kg-1后,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酶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的活性变化,荧光酶标仪检测肝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EGCG的血药浓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细胞中羧酸酯酶Ⅱ含量.结果 小鼠ip给予EGCG后,雌雄小鼠血清中GPT和LDH均显著升高(P<0.05),雌性较雄性小鼠升高显著(P<0.01),SDH和OCT活性变化均不显著.雌性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较雄性小鼠显著(P<0.05).HE肝组织学观察显示,雌性和雄性小鼠肝组织形态变化均不明显.但电子显微镜组织学观察表明,雌性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溶胀、裂解及电子密度增加均较雄性显著.雄性小鼠较雌性对EGCG代谢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代谢酶鉴定结果表明,羧酸酯酶Ⅱ为EGCG发生水解反应的主要酶类.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表明,羧酸酯酶Ⅱ在雄性小鼠体内含量较雌性高.结论 EGCG导致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比雄性小鼠严重.

  • 黄曲霉毒素B1对Fischer344雄性大鼠的急性肝毒性研究

    作者:张凡;李梅;孙华

    目的 考察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给药不同次数对Fischer 344雄性大鼠的急性肝毒性作用.方法 Fischer 344雄性大鼠连续灌胃给予AFB10.5、1.0、2.0 mg·kg-1,每天1次,共给药3天.记录动物死亡情况,并于每次给药后24 h眼静脉丛取血,制备血清.继续观察动物状态1周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6 h,取血制备血清,取肝脏、脾脏及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LDH、ALP、GGT、T.Bili、D.Bili含量,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FB10.5、1.0、2.0 mg·kg-1灌胃给予Fischer 344大鼠,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升高;连续给药3次,存活大鼠生化指标出现"胆酶分离"的严重肝损伤状态;停药1周,肝功能未有显著改善.实验中动物体重剂量依赖性降低,连续给药2次,高剂量大鼠即出现死亡,后中高剂量组大鼠陆续死亡.同时,停药1周后,AFB1中高剂量组存活大鼠肝指数降低,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水肿,脾脏萎缩.HE染色结果显示,AFB1各组动物肝脏均出现炎症及坏死病变.结论 AFB10.5、1.0、2.0 mg·kg-1灌胃给药,能引起雄性Fischer 344大鼠显著的肝脏毒性,毒性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关系,且高剂量累毒其他器官.该研究结果将为AFB1的毒性研究特别是急性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艾叶挥发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红杰;李天昊;詹莎;陈亮;陈灵修;唐树杰

    目的:研究艾叶挥发油致小鼠急性肝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艾叶挥发油.52只SPF级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四氯化碳组,艾叶挥发油1.9 g/kg组、2.3 g/kg组和2.7 g/kg组.一次性灌服等容量药物或溶媒,6h后取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Ridit分析,检测肝脏组织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艾叶挥发油组血清ALT、ALP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具有变性、坏死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Ridit积分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产生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含量和GSSG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和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叶挥发油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而导致小鼠急性肝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