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傅昭然;蔡雪;田福聪;王晓燕

    目的 研究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DyadFlow,DF)初始应用层厚度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离体人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试件,将牙本质试件分为4组.G0.5 、G1.0、G2.0直接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分别为0.5、1.0和2.0 mm;GOB配合使用OptiBond All in One(OB)自酸蚀粘接剂后再使用DF,初始应用层厚度为2.0 mm.4组上部均充填复合树脂,然后制备截面积为1 mm×1 mm的条形试样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每组试样均为15个.扫描电镜观察4组牙本质-树脂界面的形态及断裂类型.结果 GOB、G 0.5、G1.0及G2.0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依次减小,分别为(20.19±3.11) 、(8.65±1.58)、(6.65±1.13)及(5.70±0.60) MPa,4组间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0.5、G1.0、G2.0及GOB组粘接断裂类型为混合破坏B2型(DF自酸蚀粘树脂与牙本质混合破坏)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4/15、13/15、14/15及13/15.结论 直接使用DF自酸蚀粘接流动树脂,其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随材料初始应用层厚度增加而降低.

  • 蓝光核黄素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朱辞名;张力;王帅;李延超

    目的:研究蓝光核黄素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即刻及老化后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无水乙醇、无水丙酮作为溶剂配制核黄素浓度为0、0.001、0.01、0.1 mg/mL的预处理剂,其中核黄素浓度为0组作为对照组,对各组酸蚀后的牙本质粘接界面涂布不同浓度核黄素,并使用蓝光照射来预处理牙本质表面,进行粘接操作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采用万能测试机检测各组试件即刻及老化后粘接界面的微拉伸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进行蓝光核黄素预处理后,各组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即刻微拉伸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水存老化后,各组的微拉伸强度仍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未老化处理的各组试件相比,水存老化后微拉伸强度明显降低(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老化处理后对照组混合层裂隙多于实验组.结论:蓝光核黄素预处理能增强牙本质树脂粘接耐久性,减缓其老化过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