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内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临床特征和疗效观察

    作者:刘英豪;刘健鸿;刘键博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眼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71例(71只眼)颈内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情况。因为对疗效数据为有序数据,故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对3组之间的疗效进行两两比较。结果71例患者中,一过性黑矇者33例(33只眼),眼前闪光者25例(25只眼),眼部红肿伴有眼眶周围疼痛者23例(23只眼),复视者7例(7只眼),视力下降者4例(4只眼)。27例眼部缺血性疾病确诊患者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者8例(8只眼),眼部缺血综合征者55例(55只眼),视网膜中央分支动脉阻塞者6例(6只眼),视网膜出血者4例(4只眼),眼外肌麻痹者3例(3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1只眼),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眼部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高度正相关。单纯药物治疗后显效者2只眼(13.3%),有效者4只眼(26.7%),无效者9只眼(60.0%),总有效率40.0%;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显效者10只眼(43.5%),有效者11只眼(47.8%),无效者2只眼(8.7%),总有效率91.3%;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显效者11只眼(47.8%),有效者8只眼(34.8%),无效者4只眼(17.4%),总有效率82.6%,采取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9.60,7.68;P=0.002,0.006)。结论颈内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患者,临床特征较为多样,可出现多种眼部缺血性疾病,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或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