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立体视锐度发育因素分析

    作者:李凤云;谭星平;杨昌全;周明敏;刘双珍

    目的分析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发育的因素.方法对10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按斜、弱视常规戴镜的原则进行治疗;采用同视机测量斜视度数;用颜少明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测量近立体视锐度.结果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前斜视度越大、两眼视力差距越大,立体视锐度的发育越差.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立体视锐度发育与发病年龄、戴镜前斜视度、两眼视力有关.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先桃;陈敏;卢跃兵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弱视治疗结果及屈光状态的后转归.方法 追踪观察287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度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此病的眼位恢复一次正位率83.62%;远、近视功能均恢复者占57.14%;弱视的总治愈率为75.18%;屈光度大于或等于8.00DS时,治愈率为45.63%;重度弱视治愈率27.69%;年龄小于或等于3岁时治愈率91.57%,大于或等于8岁时治愈率56.92%;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中,67.61%的屈光度大于6.00DS.结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坚持长期配戴眼镜,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

    作者:栾瑛;刘斌;高雁;王淑霞;王丹;谷树严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79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戴镜年龄、不同斜视程度、戴镜及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与65名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的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结果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双眼视觉较正常儿童比较明显异常;发病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越差;戴镜年龄越小,双眼视觉的发育与恢复越好;眼位偏斜程度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觉的发育: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年龄越大对立体视功能影响越大;反之发病年龄越晚,及时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就越好.显斜及屈光不正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立体视功能的发育.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远期双眼视功能

    作者:郑荣昌;孙春华;赵堪兴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视功能远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患者39人;及同期就诊远视性屈光不正(Hypermetropic Refraction Error,HRE)对照组(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43人.两组初诊平均年龄分别为:4.89±1.00岁、4.96±0.88岁,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5.03±0.83年、4.86±0.70年.所有病人初诊时均1%阿托品眼膏散瞳(一日2次,连用5天)检影验光后配全矫眼镜,屈光度均在+2D~+6D范围内.此后每半到一年睫状肌麻痹验光一次,依此调整眼镜度数;并运用遮盖去遮盖、遮盖加三棱镜试验检查眼位.末次就诊时所有受试者矫正视力≥0.8,并记录此时双眼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Titmus、颜少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及TNO立体视功能.结果:所有受试者均有同时视功能,二组间双眼融合功能无显著差异(P=0.1621).RAET组矫正眼位正位(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12人,仅1人完全无立体视;残留<+10△的小度数斜视27人,仅6人具有粗略立体视功能.RAET组三种立体视图检查结果均显著差于HRE组(P均=0.0000).RAET组Titmus与TNO检查结果间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40).结论:RAET患者即使经治疗眼位得以恢复,且具有同时视和融合双眼视功能,但对残留小度数内斜视者,远期易遗留不良的立体视功能.随机点立体视图能更好地反应其立体视功能.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81例回顾分析

    作者:朱永唯;蒋丽君;寿武林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是共同性内斜视的常见类型,现将我科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屈光门诊中有完整5年以上随诊记录的81例RAET作一回顾分析.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

    作者:从金菊;宁宏

    目的 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与弱视检出率相关性及对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6年4月在眼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已治愈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46例,回顾性收集所有病历资料,根据初诊时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SE)值将患儿分为低度组(n=92),中度组(n=31),高度组(n=23),所有患儿初次就诊时,对眼位进行检查,完成检影验光,均行全矫配镜,对合并有弱视的患儿同时进行弱视治疗.于末次随访时,对远近距离立体视觉进行测定.结果 高度组患儿初诊时弱视检出率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8、61.924、54.482,P=0.043、P<0.001、P<0.001);与初诊时结果相比,末次随访检影验光双眼SE差≤1.0 D患儿比例显著升高,而1.0 D<双眼SE差<2.5 D和双眼SE差≥2.5 D患儿比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4,P<0.001);与初诊时相比,中度组和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屈光参差均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3、17.391,均P<0.001);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立体视盲比例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1、32.986、5.682,均P<0.001).结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伴屈光参差患儿初诊屈光参差越大,弱视检出率越高,末次随访时立体视觉恢复越差.

  • 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

    作者:陆穗

    共同性内斜视以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为主要类型,临床上较为多见.它的发生与远视眼调节,AC/A比值及融合功能密切相关[1].此型内斜视如能早期发现,及时矫正视力,戴合适眼镜,必要时结合弱视治疗、手术治疗,均能恢复眼位.我院1995年以来对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儿童进行了检查、分类,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并随访2年,现报道如下.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自新;董凤;张婷

    目的:观察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正后眼位回退.方法:选120例患者,初诊年龄1.5~3岁,初诊时用10g/L阿托品眼膏每晚点眼,1wk后散瞳检影,屈光度在+2.00~+10.00D,散光在0~+4.00D,屈光参差0~+4.00D,在散瞳检影的度数上多减去+0.50D作大量的光学矫正.戴镜小年龄为1.5岁,有弱视者同时治疗弱视.每3mo复诊重新用阿托品散瞳验光,根据验光结果调整屈光度.结果:随访5a,在120例中19例发生眼位回退,回退内斜度>+15°,回退发生年龄在4~12岁.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率13%~17%,发生原因主要与发病年龄、发病后未及时戴镜矫正和无双眼单视功能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戴镜矫正是减少屈光性调节性眼位回退的重要手段.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应用综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建伟

    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时使用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共81例,所有患儿接受综合治疗,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0%;其中,75例患儿维持了正常眼位,占92.6%;73例患儿获得立体视功能,占90.1%.81例患儿共158只弱视眼,153只眼治愈,治愈率为96.8%.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屈光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儿双眼的单视功能,治疗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