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护理

    作者:刘雪花;陈丽容;胡穗曦;苏丽金

    目的探讨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例20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光动力治疗前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随访,患者术后一周视力下降的有1只眼,视力不变的有10只眼,视力提高的有9只眼;术后一个月视力不变的有9只眼,视力提高的有11只眼.结论做好治疗前的充分准备和治疗后的护理,对提高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疗效及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 睡眠障碍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石静;娄诗云;杨思敏;林倩;洪芬芳;杨树龙

    睡眠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普遍存在,是早出现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促使 β 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中积累,形成有毒性作用的淀粉样斑块,抑制突触传递通路,诱发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终导致神经突触功能障碍.此外,Aβ 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也可诱发AD.因此,改善睡眠障碍成为治疗AD的新方向,尤以光疗法效果为显著.本文就睡眠障碍影响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不同疗程长脉宽 Nd∶YAG 1064 nm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红芳;黄莉宁;陈勇军;许云静;李慧忠;陈阳霞;谷梅;杨斌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长脉宽Nd∶YAG 1064 nm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甲真菌病患者行长脉宽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1疗程组,每周治疗1次,共4次;B组为2疗程组,共治疗8次,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进行随访,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真菌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43例患者共治疗病甲138个,其中A组患者24例,病甲70个;B组患者19例,病甲68个。在12周及24周,两组患者的真菌学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16、0.46,P值均>0.05);12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8.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24周,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2.9%、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治疗过程中除疼痛外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长脉宽Nd∶YAG激光是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当延长疗程可提高近期(12周)临床疗效。

  •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829例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

    作者:罗丽茹;林焕馨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胆)发病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住院829例高胆的发病相关因素,监测不同病因蓝光照射所需佳时间,并观察重症黄疸采用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效。结果:高胆病因以围产因素占首位(34.74%),次为感染(26.29%)、G-6PD缺陷(15.68%)、母乳性黄疸(14.6%)。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光照射时间比较短,病毒感染、ABO溶血病、G-6PD 缺陷光照射时间应该适当延长。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换血后胆红素浓度下降50%以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应提高围产期保健,加强胎儿监测,预防新生儿感染。光疗目前仍是治疗高胆首选方法,改良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效确切,安全。

  • 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效果观察

    作者:陈仕平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并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AB0溶血病(ABO-H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葡萄糖及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0.5~1g/kg·d-1,光疗改为间断照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水平,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问.结果 治疗组TBI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而黄疸消退时间也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 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效果.

  • 蓝光照射加中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4例报告

    作者:谢宝玲

    目的 观察蓝光照射联合中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4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05.2μmol/ L,早产儿>256.5μmol/ L)给予鲁米那、可拉明、地塞米松、葡萄糖、能量合剂、人血白蛋白、中药茵陈汤加减联合蓝光照射.结果 治愈率为90.54%(67/ 74),住院天数短1天,长20天,平均6.77天.结论 光疗联合中西药治疗有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例护理体会

    作者:莫怡芬;韦树梅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问题.方法 对18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92例及对照组91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除作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照组仅按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相似(P>0.05),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而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光疗反应的发生率.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概况

    作者:潘红芬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30%~50%[1].因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引起高胆红素性脑病,危及生命和造成伤残.近年来国内外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等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一简述.

  •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丽珍;王琼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尽管新生儿黄疸经过及时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大多数预后较好,但因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有潜在毒性[1],因此,如病情严重且治疗护理不当,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

  • 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作者:朱汉斌;王兰芬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每日蓝光照射8h组(60例),每日蓝光照射12h组(60例).结果 蓝光照射gh组与蓝光照射12h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蓝光照射8h组明显少于蓝光照射12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P<0.05).结论 每日蓝光照射8h与12h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前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后者,更易被临床医生及患儿家长所接受.

  • 三种方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颜金花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10例,分为甲、乙、丙三组,倒数分别为59、62、63例 甲组采用光疗联合清蛋白、全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乙组采用光疗联合茵栀黄颗粒、金双歧治疗,丙组采用光疗联合清蛋白、茵栀黄颗粒,金双歧治疗,3d后观察皮肤黏膜黄疸程度及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甲、乙、丙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5、13、11例,37、14、11例,46、13、4例,甲、乙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与甲、乙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组治疗方案优于甲、乙治疗方案,光疗联合清蛋白、茵栀黄颗粒、金双歧治疗方案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 新生儿黄疸150例蓝光照射的护理

    作者:李静

    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佳环境,满足新生儿对爱及安全的需要,使之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光疗得以顺利进行.对15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病情采取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患儿经舒适护理蓝光照射治疗后黄疸消退,效果明显,降低了新生儿光疗时的不愉快感,使之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效果明显.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护理体会

    作者:韦进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应用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黄疸采取精心细致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5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其中黄疸在72 h内消退4例,48 h内消退10例,12 h内消退36例.结论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大黄液早期灌肠对早产儿黄疸及血胆汁酸的影响

    作者:张旭铭;刘静;谯明燕

    目的 探讨大黄液早期灌肠对早产儿黄疸及血胆汁酸(TBA)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该科收治的90例单纯早产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治疗,治疗组则每天加用大黄煎液保留灌肠.观察两组光疗次数、黄疸持续时间,检测治疗3、7、10、14 d血清总胆红素(TBIL)、TBA、谷丙转氨酶和胱抑素C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光疗次数和黄疸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10、14 d血清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10、14 d血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液早期灌肠可有效降低早产儿黄疸及TBA水平,减少光疗次数和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准光疗与强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张晓阁;王晓垒;王艳丽

    目的 对比标准光疗与强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强光光疗组与标准光疗组,各42例,分别予以强光光疗治疗和标准光疗治疗.对比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UCB)、皮肤胆红素(TC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强光光疗组患儿血清TCB、TBil、UCB水平均低于标准光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 蓝光联合药物治疗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袁贤诸

    目的探索常规光疗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蒙脱石散对治疗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患者182例,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凝结芽孢菌活菌片、蒙脱石散治疗,对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8 d,对照组患儿治愈38例,总有效率为41.76%(38/91),观察组治愈90例,总有效率为98.90%(90/91),B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疸消退不明显并且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观察组黄疸消退明显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蓝光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很好的效果,适合推广。

  • 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徐学英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1例,按出生日期输入电子表格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101例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1.09%(92/101),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84.0%(84/100),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经皮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该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胆红素下降速度,并且具有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9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在惠;张文艳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病理性黄疸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 治疗组90例中,治愈64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90例中治愈5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治疗组胆红素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病程缩短.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谈银屑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朱军容;曹经江;魏荣;吴斌

    银屑病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据新调查表明,我国目前银屑病患者约650万,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银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该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较大.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未明,治疗方法虽多,但只能达到暂时缓解的目的,易复发,故目前临床上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生儿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Patra K;Storfer-Isser A;Siner B;闵志军;陈会友;田兆嵩

    随着临床应用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胎儿骨髓成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和过去相比,作为换血指标的血清总胆红素界值的提高,使临床需要换血治疗的病例减少,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换血不良反应率上升,如并发感染、心跳停止和死亡等.由于近10年有关新生儿换血不良反应的风险资料缺乏,本研究调查了Clevelandd,Ohio两家新生儿围产期中心近年的新生儿换血治疗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了换血治疗时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222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