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澎;何川;孙力泳;张鸿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的介入手术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2%~15%)[1].血栓形成原因包括:各种操作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术前动脉瘤内存在的血栓在栓塞过程中脱落,或弹簧图表面新发血栓形成,弹簧圈脱出致邻近动脉狭窄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弹簧圈电解脱时对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血栓还可能来自导管[2],另外支架的使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治疗血栓栓塞的方法包括静脉内输注肝素、阿司匹林,使用尿激酶溶栓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以及机械取栓[3].通过局部或全身使用溶栓药物治疗血栓栓塞需要平衡颅内出血的风险,需要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以替罗非班为代表的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抑制剂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栓塞的治疗,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替罗非班既可用于血栓形成后的补救治疗,也可于术前预防性使用.笔者回顾文献,将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人手术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分析

    作者:郭章;汪伟巍;林瑞生;张智洲

    目的 对比分析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66例,选择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入选夹闭组,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2例患者入选介入组,对比两组栓塞夹闭情况、并发症与住院时间.结果 介入组致密栓塞率低于夹闭组完全栓塞率、介入组动脉瘤稳定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组与夹闭组再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住院时间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更好,住院时间短、对血管损伤小,尽管致密栓塞率低,但不会增加再手术率、复发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