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河

    腺性膀胱炎(CG)是膀胱黏膜上皮的腺性增生样病变,其具体病因未明,推测与感染、结石、梗阻等对膀胱的慢性刺激以及维生素缺乏、有毒代谢物质、内分泌紊乱、接触致癌物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腰酸等非特异性膀胱炎症状[1].国外文献报道腺性膀胱炎发病率约为0.9%-1.9%[2],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变[3].

  • 电针结合刮痧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作者:梁艳

    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的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急,多在一侧面部发病.临床上将病程超过3个月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笔者采用电针结合刮痧方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针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作者:陈贤军;彭敏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加重.临床上有单纯椎动脉型,也有与其他型混合发作.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为主颈椎病,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仁强;李伟华;杨鸣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04年3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电针加液体张力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作者:梁中;刘敏玲;王鸿章

    "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又称"产瘫",是由于分娩时牵拉损伤引起的上肢瘫痪.损伤程度差别很大,极个别臂丛神经完全断裂,大多数是部分损伤,以发生部位分为全臂型、上臂型、前臂型.

  • 电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20例

    作者:郑桂英

    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顾宜宜;陶喜莲

    2000年~2005年,笔者运用电针配合按摩、理疗治疗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肌筋膜综合征97例

    作者:陶喜莲;顾宜宜

    笔者于1996年~2005年间运用综合疗法治疗颈部肌筋膜综合征9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综合疗法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00例

    作者:段玲;杨艳荣

    笔者采用电针、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0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 电针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焱萍

    感染性伤口是外科门诊常见的一种伤口,常规方法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反复换药.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我科于1995年以来采用电针治疗化脓性乳腺炎30例、化脓性甲沟炎10例,并与常规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电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 电针结合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彬;金瑛;曹莉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火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中属内翻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电针对照组31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电针每日1次,火针每5日1次,选穴参照《针灸大成·胜玉歌》中踝跟骨痛治疗处方,电针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20天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优26例,良7例,可0例,差0例;电针对照组优4例,良4例,可19例,差4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损伤疗效理想,且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 综合治疗偏瘫54例临床观察

    作者:戴虎堂

    偏瘫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之一,是脑出血、脑血栓等病的后遗症.如果不及时予以康复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肢体等功能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十几年来,笔者用电针、推拿及中药疗法治疗偏瘫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单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目的:探寻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全部入组9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分别于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并采用改良ODI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观测(共9次).结果: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都可显著改善入组患者腰椎功能,首次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同时间点ODI评分组间比较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总疗效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局部单穴较常规取穴电针对LIDH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作者:邹燃;张红星;黄国付;周利;李璇;刘银妮;魏巍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均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组加用患处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0 d后,A组平均止痛和结痂时间均较B组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52.5%、97.5%与27.5%、87.5%,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 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效应

    作者:余芳;张红星;黄国付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3.1%、100%与28.1%、87.0%,P<0.01).结论: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电针治疗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玉凯;任丽;黄铭娜;龙赤;黄海鹰

    目的 观察急性脑缺血后及电针治疗后大鼠脑组织中电压门控型钠通道亚型Nav1.6表达,探讨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44只健康SD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脑缺血组、电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48只大鼠,另取24只健康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脑缺血后6h、1d、2d、3d四个不同观察时间点取材后,应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av1.6表达,荧光法检测钙离子浓度,氯化三苯四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Joshua评分均为0分,余3组缺血后6h、1d和2d时的Joshua评分均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在缺血3d时的Joshua评分与组内缺血2d时比较均有所降低,且各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电针治疗组Nav1.6表达先上调然后逐渐下调,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离子浓度亦是早期升高,后期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明显,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鼠脑缺血3d时为例,在大鼠脑缺血后相同时间点与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药物治疗组相比,电针治疗组的Joshua评分[(2.55±0.42)分]低,Nav1.6表达[光密度值(0.387 ±0.023)]下调明显,钙离子浓度[(448.4±12.4) nmol/L]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22.27±1.34)%]小,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脑缺血后大鼠可抑制缺血脑组织Navl.6的表达,减少细胞Na+内流,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减轻缺血脑损伤;电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av1.6的表达来实现.

  • 电针治疗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早期尿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程洁;朱毅;张文毅;俞君;岳雨珊;李忠汗;朱黎婷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T10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模型早期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SD雌性大鼠3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1)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建立脊髓全横断尿潴留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暴露T9、T10、T11的横突与棘突,不做任何损伤处理,于5min后直接缝合.电针组大鼠取“关元”、“三阴交”穴,采用连续波持续电刺激15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7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进常规饲养.3组大鼠均于造模成功后第9天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造模成功后第9天,电针组的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分别为(2.79±0.59)ml和(4.60±0.73)ml,明显优于模型组的(5.18±0.61)ml和(6.43±0.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小,分别为(0.09±0.01)ml和(1.21±0.27)ml,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的排尿量和排尿率分别为(1.81±0.15)ml和(39.89±3.18)%,明显优于模型组的(1.26+0.29)ml和(19.56±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排尿率为(92.10±1.52)%,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的漏尿点膀胱压和膀胱顺应性分别为(11.22±1.66)cmH2O(1cmH2O=0.098kPa)和(0.35±0.19)ml/cmH2O,明显优于模型组的(14.00±1.39)cmH2O和(0.45±0.20)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的漏尿点膀胱压和膀胱顺应性低,分别为(5.00±1.00)cmH2O和(0.24±0.14)ml/cmH2O,与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治疗可改善脊髓全横断大鼠早期的膀胱逼尿肌低反射状态和排尿功能.

  •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丽;周霞;杨军;姚丽华;马丽虹;邱振刚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只成年SD雌性大鼠,采用脊髓切割损伤法制作右侧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将制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及模型组.于制模后第3天各组大鼠按既定方案给予相应干预,其中电针组、康复训练组分别给予电针督脉穴位或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于康复训练后辅以电针刺激.每周均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于制模后第4周及第8周时每组分别取12只大鼠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PCR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受损脊髓BDNF及TrkB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BBB评分、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中电针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在制模后第4周、第8周时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也显著优于电针组及康复训练组(P<0.05);电针组及康复训练组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督脉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SCI大鼠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加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受损脊髓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有关.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忠豪;郭毅斌

    我科自2001年以来,应用腰椎牵引、调制中频电及电针疗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电针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56例

    作者:吴洪英

    笔者自2000-01-09~2002-10-16,运用电针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56例,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664 条记录 26/34 页 « 12...23242526272829...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