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臀下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军林;刘立刚;武勇进

    目的研究臀下动脉的走行及变异情况,为临床手术应用该动脉供养的臀大肌肌皮瓣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用10具18侧经红色乳胶液动脉灌注的标本,直视下解剖标本,显露臀下动脉及其周围组织,观察其走行情况.其中男性11侧,女性7侧,左9侧,右9侧.结果臀下动脉通常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沿坐骨神经内侧向下走行,在出骨盆后平均于17.3、33.2及51.8 mm处依次发出髋关节支、坐骨神经支及臀大肌支分别营养其支配区组织.18侧中共有7侧(其中女性5侧)属变异.结论臀下动脉走行相对比较稳定,但变异较多,故术前宜行相关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大致确定动脉走行及分布情况.

  • 梨状肌上下孔血管神经多处变异一例

    作者:司道文;王茜;张宇新;张子明

    在局部解剖学课的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穿经梨状肌上、下孔的血管神经均存在变异,臀上、下神经共干穿过梨状肌;臀下血管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坐骨神经属Ⅱ型变异;股后皮神经由2个神经根汇合而成.现报道如下.男尸,身高约165 cm,年龄约50岁.左侧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肌腹长7.5 cm,宽3.1cm.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共干穿过梨状肌,臀上神经分支进入臀中肌支配该肌,臀下神经分支进入臀大肌支配该肌.臀下血管未经由梨状肌下孔穿出,而由梨状肌上孔穿出,分支进入臀大肌.臀上血管未见异常.坐骨神经属Ⅱ型变异,胫神经穿梨状肌下孔,腓总神经穿梨状肌.股后皮神经由2个神经根汇合而成,1根穿梨状肌,1根穿经梨状肌下孔,2根在距梨状肌下缘0.5cm处汇合成股后皮神经.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未见异常.右侧梨状肌上下孔穿经结构未见异常.

  • 小隐静脉走行和注入变异一例

    作者:王勇;杜赵康;杨开明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下肢小隐静脉走行及注入部位变异,为积累解剖学形态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身高约178 cm.右侧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经外踝后方、跟腱外侧沿小腿背侧中线伴腓肠内侧皮神经走行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的深筋膜内上行,距跟骨粗隆28 cm处与腓肠肌营养血管束呈伴行关系,至腘窝后沿股后正中上行至距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下方约11 cm处穿深筋膜进入臀大肌深面.在臀大肌深面与臀下静脉属支吻合,经梨状肌下孔于坐骨神经内侧入盆腔汇人髂内静脉.小隐静脉从踝尖至梨状肌下孔注入深筋膜处长度为95 cm.起始部血管外径3mm,穿经梨状肌下孔处血管外径3.6mm.左侧小隐静脉未见异常.

  • 针刀治疗梨状肌下孔神经血管卡压症的手术入路研究

    作者:董卫国;吴炳煌;陈跃

    为研究针刀治疗梨状肌下孔神经血管卡压综合症的手术入路,在30侧成年尸体的臀区解剖观测了梨状肌下孔处的神经和血管的横径、矢径及距棘角线的距离及其相互关系,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厚度、上下缘距体表的距离,其上下缘延长线与棘角线交点分别至髂后上棘的距离,结果测得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处的横径为(15.01±3.56)mm,矢径为(4.69±1.75)mm,与棘角线的距离为(53.12±7.72)mm;测得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为(33.03±3.06)mm,厚度为(13.68±3.57)mm,臀下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处的横径为(5.29±0.71)mm,矢径为(2.52±1.01)mm,与棘角线的距离为(43.57±10.43)mm;据此讨论了形成出梨状肌下孔处神经血管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并设计了较合理的针刀治疗此症的手术入路,同时提示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 注射性麻痹

    作者:董振英

    临床上将臀部肌肉注射引起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的下肢弛缓性麻痹称为注射性麻痹。近年来,儿童注射性麻痹病例有不断增加趋势,现对其原因、诊断及防治进行讨论。1 病因1.1 解剖因素正常情况下,坐骨神经由骶丛发出,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斜向下外方沿臀大肌深部,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沿大腿后方正中下行,在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神经。坐骨神经与梨状肌位置关系的变异很常见,根据坐骨神经和梨状肌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Ⅰ型: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占66.3%;Ⅱ型:坐骨神经在盆腔内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穿梨状肌下孔,而腓总神经穿梨状肌下行,占27.3%;Ⅲ型:坐骨神经穿梨状肌下行,占3.4%;Ⅳ型:在盆腔内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穿梨状肌下孔,腓总神经穿梨状肌上孔。因Ⅱ~Ⅳ型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位置较高,即使注射部位选择正确,也可出现注射性损伤。1.2 药物因素注射性麻痹与注射药物种类有密切关系。据报道,复方氨基比林、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氯丙嗪、异丙嗪、安定等药物引起注射性麻痹较多见。有学者应用家兔做实验,在家兔的坐骨神经周围分别注射复方氨基比林、青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异丙嗪、庆大霉素、安定等药物,结果都引起下肢瘫痪。而在同样的部位分别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胎盘组织液等,都未引起下肢瘫痪。说明注射性麻痹与某些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强有密切关系。

  • 超声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颖;何琦;王翔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时26例临床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应用B超对梨状肌和梨状肌下孔厚度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B超结果进行相关性的对比研究.结果: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组梨状肌厚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组梨状肌下孔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小,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可靠、无创优点,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明确病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 超声对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探讨

    作者:杨稀月;陶宗欣;苏芬莲;许杨

    目的 探讨超声在寻找梨状肌综合征病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声对梨状肌、梨状肌下孔及坐骨神经进行形态学上的检查,观察坐骨神经走行及其分支是否正常,测量梨状肌、梨状肌下孔及坐骨神经厚度,研究三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并与对侧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患侧梨状肌形态学发生改变,患侧梨状肌厚度明显大于对侧(P<0.05),梨状肌下孔厚度较对侧明显缩小(P<0.05),坐骨神经较健侧明显变窄(P<0.05),患侧三组测值存在明显负相关(r均>0.65,P<0.05);两例患者患侧坐骨神经走行异常.结论 超声能够清楚地显示梨状肌及其周边组织,为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及排除病因提供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

  • 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的一个并非罕见疾病

    作者:赵顺虎

    坐骨神经痛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临床上一些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疾病尚未被认识,梨状肌综合症就是其中之一.梨状肌是封闭坐骨大孔的一块肌肉,由肌和腱混合组成,构成了梨状肌上、下孔的边界,坐骨神经自梨状肌下孔穿出.当梨状肌肥大、炎症等病变时会刺激走行在其的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多变,其中以坐骨神经以一支或多支穿经梨状肌肌质内,当梨状肌痉挛或持续收缩时,卡压坐骨神经引起疼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