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程学莲;程春霞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降压、护心等常规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包括上肢和手功能训练(主动、被动运动):①诱发肌肉及训练伸向物体控制能力;②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③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同时借助于器械进行上肢训练;1次/d,60min/次;或令家属协助自行训练,>2次/d,15min/次.治疗组20例拔罐,中号火罐,选穴肩贞、肩髃、肩髎;大号火罐,选穴天宗;留罐10min,以皮肤潮红为度,1次/d;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d,休息1d,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水肿、疼痛、活动功能、手部小肌肉萎缩、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结论]拔罐联合常规对症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李广尚;刘杰;陈昭

    目的 探讨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观察组给予温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78.05%,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χ2=0.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12,2.95,5.37;P<0.05).结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温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电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相似,但是温针法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且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3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旭慧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 theticdystrophy),是中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等,严重影响中风病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我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很高,其发生率为12.0%-74.1%[1-2].

  •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鞠庆波;王鹏琴

    目的:观察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7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以4周为观察周期,每病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评定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熨烫止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7例

    作者:黄纡寰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为今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9%、82.86%.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各期交感皮肤反应变化

    作者:贾和平;金瑞林;李英杰

    目的:观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AS)各期的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变化.方法: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的范畴,对此类RSD患者28例,按Bonica的RSD诊断标准分为三期(S1,S2和S3),分别测定各期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上肢正中神经的SSR的波幅及潜伏期,进行对比,并将其健侧SSR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S1患者患侧与健侧对比,其SSR的波幅明显下降,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S2患者其患侧SSR的波幅增高(P<0.05),潜伏期无显著改变(P>0.05);S3患者患侧SSR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SHSAS中,其各期的交感活动并非都是亢进的,S1交感神经活动减弱,S2交感活动增强,S3交感活动两侧无显著差异.

  •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作者:王琛琛;闻霞

    目的 探讨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n=30)和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针熨烫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肩三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2例

    作者:刘艳秋

    目的 观察肩三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3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对患者施以侧肩刺针,经络放血,辅以内服补阳还五汤的综合治疗手段.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结论 采取针刺结合中药和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劳动能力.

  •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红玲;薛利琴;王瑞珍;胡德华

    目的 研究不同针灸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温针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温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运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观察

    作者:果志霞

    目的:分析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运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3月~2017年的3月前来我科就诊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加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恢复效果.结果:联合组在治疗后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能起到标本兼顾的良好效果,促进患者疼痛减轻,患者活动能力改善,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杜斌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其中15例使用西医康复疗法,标记为对照组,另外15例使用祖国医学的针刺治疗,标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疗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概况

    作者:姜殷

    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针刺与脉冲电结合,加大刺激,令针感更加显著,大幅度提升疗效;对消除交感神经非正常兴奋、血管痉挛有良好效果,可消除炎症肿胀、减轻痛感,防止陷入“疼痛→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异常痉挛→疼痛”的不良循环;疏密波交替频率,还可有效规避单一波引发的电适应,令针感更明显,对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及营养吸收有不菲疗效;也能刺激运动神经,促进肌肉自主收缩,扩张血管,优化血液循环,加强肌肉活性,规避肌肉废用性萎缩,令肌肉节奏性舒缩,改善血液流通,加强患部机体循环,引导患部炎症产物吸收,消减病痛及降低黏连,遏制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产生恶性循环,终有效帮助患者恢复.

  •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富英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以针刺及常规液体治疗,对照组仅以常规液体治疗,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及疼痛问卷的调查量表.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针推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6例

    作者:赵娇阳;范文天

    本文采用针刺推拿联合补气化痰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SHS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1~69岁;出血性脑中风11例,缺血性脑卒中25例;平均病程31.51±9.40天.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9~71岁;出血性脑中风13例,缺血性脑卒中23例;平均病程32.68±10.11天.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作者:梁月光;孙善斌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常发生于中风后1~3个月,但也可能发病数月后才出现,发生率12.5% ~ 70%[1].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疼痛、手部水肿、血管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及活动后症状及体征加重.本病临床分为Ⅲ期,严重可致活动受限,手指屈曲挛缩,蜡样营养不良样皮肤改变,骨X线片可见严重的骨质脱失,终手指完全挛缩,永久丧失运动功能.肩手综合征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故应早诊断早治疗.

  • 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0例

    作者:崔淑严

    目的:观察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水针配合体针治疗,并与单纯体针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的效果.

  • 加味三生散酊剂治疗肩手综合征48例

    作者:李俊荣

    三生散是庄国康、王广津主编的<疮疡外用本草>所载的经验方,由生南星、生半夏、生乌头组成.主治一般外科急性感染及闭合性外伤所导致的瘀血肿痛等症.在临床上,我们将其加味并制成酊剂,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 透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60例

    作者:刘峰;潘小红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法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8%.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在减轻肿胀、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普通针刺加电针治疗.

  •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作者:赵超蓉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多认为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口服,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冷热浸浴法,向心压缩性缠扎法,微波、红外线照射疗法和针刺、推拿、中药熏洗等众多疗法.

  •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李新启;殷子杰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方药组成:黄芪40 g,桃仁15 g,红花15 g,当归20g,川芎15 g,全蝎6 g,蜈蚣2条,鸡血藤15 g,茯苓15 g,泽泻15 g,防已12 g,桑枝9 g,桂枝9 g甘草5 g)治疗,每日1剂,分2次煎服.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