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融合肾锥体解剖在经皮肾通道建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方优;程帆;余伟民;叶芃;饶婷;阮远;路井校;夏煜琦

    目的 探讨融合肾锥体解剖在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建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选取90个新鲜猪肾,其中10个行血管铸型后对肾动脉进行分级.余80个猪肾由同一名术者模拟行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24操作通道,分别采用经正常肾锥体(A组)、融合肾锥体一侧(B组)、融合肾锥体正中(C组)及正常肾柱(D组)4种路径穿刺,采用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对比4种穿刺路径对肾血管的损伤情况.结果 肾血管铸型结果显示肾动脉分为6级,融合肾锥体内存在Ⅳ级支-叶间动脉分布.融合肾锥体内叶间动脉的平均血管直径为(0.442±0.012) mm,肾柱内叶间动脉为(0.778±0.03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A组穿刺通道基本无血管分布,肾柱结构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6个标本损伤皮质层Ⅴ/Ⅵ级动脉,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体积小,穿刺定位不准确,损伤肾柱内Ⅳ级动脉;B组融合肾椎体内的Ⅳ级动脉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但仍有4个标本出出现损伤,6个标本出现Ⅴ/Ⅵ级动脉损伤,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发生重度融合且锥体体积偏小,损伤肾柱内m级动脉末端和Ⅳ级动脉;C组穿刺通道沿途有白色条状结缔组织显露,14个标本损伤异位Ⅳ级动脉,7个标本损伤Ⅴ/Ⅵ级动脉;D组穿刺通道密布白色脂肪及结缔组织,沿途可见Ⅲ~Ⅵ级动脉均有损伤,Ⅲ、Ⅳ、Ⅴ/Ⅵ级动脉损伤个数分别为4、19、5个.A、B、C、D组动脉损伤程度的秩均值分别为17.0、30.1、33.5、41.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A、B、C组Ⅳ级动脉损伤的比例分别为5% (1/20)、25%(5/20)和70%(14/2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4组穿刺损伤Ⅴ/Ⅵ级动脉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 建立经皮肾通道时,经融合肾锥体穿刺所致的血管损伤不可忽视,应仔细辨别并尽量避开融合肾锥体.如果无法避免,应采用经一侧肾锥体的中心线穿刺较安全.

  • 融合肾锥体的解剖结构

    作者:林方优;余伟民;叶芃;饶婷;阮远;路井校;夏煜琦;程帆

    目的:研究融合肾锥体的发生情况及解剖结构,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精准穿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月,共选取105个新鲜猪肾进行解剖.统计融合肾锥体的发生情况,包括融合肾锥体在上、中、下组肾盏中的发生率,中组肾盏不同程度融合肾锥体的特征及其比例,中组肾盏肾锥体融合的个数及其比例.结合组织切片对比研究融合肾锥体及肾柱内的血管分布.结果:融合肾锥体具有很高的发生比例,肾脏上下极尤为明显.上、下组肾盏的肾锥体常常发生大片状融合.中组肾盏以2个肾锥体融合多见,融合的程度则以重度多见.融合肾锥体内存在叶间动脉走行,但界限不清,且缺乏坚韧的结缔组织保护,常常发生变异.结论:融合肾锥体是肾脏常见的解剖结构,叶间动脉分布于融合肾锥体内.由融合肾小盏引导的常规经皮肾穿刺可能会导致融合肾锥体内异位叶间动脉的严重损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