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成金汉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均联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对照组39例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41例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ee氏心衰积分、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血浆BNP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心功能疗效、Lee氏心衰积分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BNP、E峰、A峰、LVEDd、LVEF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不同射血分数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预后及再住院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洪小娟;陆青竹;曾威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AHFr 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力衰竭(AHFp EF)病人远期预后差异和心力衰竭病人再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其中AHFr EF组35例,AHFp EF组25例,比较两组病人1年全因死亡率及再住院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再住院危险因素.结果 AHFr EF组1年全因死亡率为34.29%,AHFp EF组1年全因死亡率为16.00%,两组1年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HFr EF组1年内再住院率显著高于AHFp EF组(60.00%与32.00%,P<0.05).经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心房颤动、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下腔静脉内径是AHFp EF病人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低钠血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NT-proBNP水平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是AHFr EF病人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HFp EF病人远期预后好于AHFr EF病人,NT-proBNP水平是AHF病人共有的再住院独立危险因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AHFrEF病人预后.

  •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出院用药调查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程中伟;朱孔博;方理刚;张抒扬;严晓伟;朱文玲;方全

    目的 了解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服用指南推荐药物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衰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的患者通过查阅住院、门诊病历和电话随访进行研究.研究出院时服用药物对全因死亡,以及全因死亡或心源性再住院的影响.结果 共187例患者组成研究人群,中位数随访18个月(2 ~41个月),92%患者出院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79%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67%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62%患者服用利尿剂,40%患者服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34%患者服用地高辛.全因死亡率为19%,全因死亡或首次心源性再住院率为41%.LVEF≤0.35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或首次心源性再住院率分别为27%和53%.校正多重因素后全因死亡的预测因子为年龄(HR 1.34/每增加10岁,95%可信区间1.01 ~1.77)、NYHA心功能分级(HR 3.17/NYHA每增加1级,95%可信区间1.94 ~5.19)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HR 1.85/CKD每增加1期,95%可信区间1.12 ~3.05),以及出院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HR0.38,95%可信区间0.15 ~0.93)和他汀类药物(HR 0.44,95%可信区间0.22 ~ 0.88).结论 大多数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出院时服用了指南推荐的药物,但这部分患者预后差,特别是LVEF≤0.35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能改善预后.

  • 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探究

    作者:张伟萍;应海峰;俞玉龙;黄伟剑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保留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5例,按照射血分数降低及射血分数保留将患者分成两组,即AHFrEF组(55例)及AHFpEF组(50例),收集并分析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随访24个月之间的临床资料,以该患者死亡或再次住院为截至时间.结果 :AHFrEF组患者及AHFpEF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COPD患病率、ACS患病率以及BNP水平等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AH-FrEF组及AHFpEF组再次住院原因是脑卒中、ACS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几率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高血压、BNP均是造成ANF的危险因素;AHFrEF组患者中由于心力衰竭引发的再次住院率以及总再次住院率均高于AHFpEF组患者(P<0.05);AHFrEF组患者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18%(54/55)、94.55%(52/55),AHFpEF组患者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00%(49/50)、94.00%(47/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及过高的BNP可能与AHF患者再次住院有关,因此应加强对AHF患者随访工作,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提高对血压的控制.

  • 左西孟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边长勇;李涛;尹宗宪;胡燕华;何丽红;刘新;商丽丽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在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以洋地黄类、ACEI/ARB、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10 d后比较2组心功能分级、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浆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末左室内径(LVDd)等指标.结果 治疗10d后2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血压、心率、LVDd下降、NT-proBNP血浆浓度降低,LVEF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率、NT-proBNP血浆浓度、LVDd降低、LVEF升高更显著(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是安全有效的.

  • 射血分数保留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比较

    作者:边长勇;尹宗宪;李涛;胡燕华;何丽红;刘新;李方都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充血性心力衰竭(HFpEF)与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入选HFpEF及HFrEF患者各40例.入组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率(HR)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大变化率.比较HFpEF及HFrEF患者6个月预后,观测HFpEF患者6个月后LVEF变化.结果 HFpE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HFrEF组(均P<0.05);HFpEF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大于HFrEF组(P<0.05);HFpEF组LVEF在静息及各负荷值较HFrEF组高(P<0.05),但LVEF大变化率与HFrEF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ER大变化率及TPER大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HFpEF组6个月后存活患者有3例LVEF低于50%,发生率为9%.结论 两组左房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HFrEF 组静息LVEF明显低于HFpEF组,但两组左室收缩功能储备基本一致,部分HFpEF患者可演变为HFrEF患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