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锐;刘晓琳;林勇;胡赟;李伟佐;杨乐平

    目的 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入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超声引导下注入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8例,其中33例用改良法为研究组,25例用常规法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瘤腔较大径线、瘤颈内径.观测改良法凝血酶用量、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与常规法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瘤腔较大径线、瘤颈长度及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血酶用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均未产生不良事件.结论 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以用较少的凝血酶用量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8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阳;尤威;张平阳;杨松;赵艳芳;叶飞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的小剂量凝血酶注射治疗经常规压迫法治疗无效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s,IF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8例经股动脉介入操作后经超声诊断明确为IFAP,常规压迫法治疗失败后,经超声引导行局部小剂量凝血酶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瘤体体积、凝血酶用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随访观察住院期间以及1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结果:平均凝血酶用量为(112.7±24.6)U;注射凝血酶前后IFAP瘤体体积、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远端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的小剂量凝血酶注射法治疗IFAP有效、安全,是常规压迫法治疗失败后的有效补充手段.

  •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晓云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超声引导下加压器压迫治疗,观察组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结果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观察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优于超声引导下加压器压迫(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 超声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东竹;刘学;杜瑛;张梦菲;高红丽;黄丽红;姚延峰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和超声引导加压在治疗IF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通过彩色多普勒确诊为IFAP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GTI)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 h,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B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法(UGCR)对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 h及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对两种方法治疗PSA的成功率、操作时间长短、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观察PSA瘤腔大小、瘤颈长度、瘤颈宽度及瘤口峰值血流速度等因素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 对PSA的治疗,UGTI成功率明显高于UGCR,UGTI操作时间明显短于UGCR,而复发率则显著低于UGCR.患者PSA瘤腔大小、瘤颈宽度对UGCR的影响都显著大于对UGTI的影响,而瘤口峰值血流速度对两种治疗方法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通过UGTI治疗PSA明显优于通过UGCR治疗PSA,UGTI可作为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PSA的首选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